学术思考

2025-06-15
 

作者:张传泉张晋珩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四风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意义。聚焦四风的底层逻辑是因为四风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文章重点分析了四风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四风积习甚深、病原体没有根除以及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巩固四风治理成效的现实路径,既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构建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扫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更要以徙木立信的态度彰显落实八项规定、正风肃纪的决心。

关键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八项规定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06202502-0005-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立规,团结带领全党全社会开启了一场正风肃纪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组织全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正是四风问题的具体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四风重要论述是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其科学内涵集中体现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即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为什么四风屡禁不止?”“整治四风成效怎样巩固发展?,这为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2]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一)四风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风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蚀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动摇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基。

首先,四风是背离人民立场、动摇党的宗旨的根本作风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四风是阻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问题只是表象,根上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3]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检验标准不在言辞宣示,而在行动答卷;不在表态承诺,而在实践成效。唯有务实笃行才能筑牢根基,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振兴大业,唯有勠力躬行才能造福于民。

其次,四风是脱离群众路线、弱化党先锋队性质的现实表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优良传统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就是要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讲了,我们党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吗?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吗?”[4]“四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先锋队的形象。只有每个干部牢记群众路线,在柴米油盐中触摸民生冷暖,在急难愁盼前展现担当作为,才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温暖。

最后,四风是背弃初心使命、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深层隐患。四风与党的初心使命存在根本对立,与长期执政的根基要求形成深刻悖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5]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6]。将纠治四风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初心使命刻进灵魂深处,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四风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四风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了社会风气和公平正义。整治四风,是对人民立场的坚守,更是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深刻实践。

首先,四风直接损害了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四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能否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考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领导干部一开始都是打擦边球,破坏八项规定,最终演变为大问题”[7],在民生大事上不作为、乱作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下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这既是对人民群众期待的回应,更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其次,四风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涉及就业、养老、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8]对此,要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9]。要将作风建设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清单,让每项举措都直指民心所向、回应民生所痛,公平正义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底色。

最后,四风极大败坏了社会风气。党员干部作风好坏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不调研民生实情,弄虚作假必然成风;领导干部不洁身自好,贪污腐败必然成风;领导干部奢靡成风,大讲排场必然盛行。久而久之,社会风气被四风严重污染。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10]“好人主义本质是四风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折射,从而影响着党风、政风,导致群众利益在党员干部的你好我好中受损。群众对四风的深恶痛绝,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

(三)四风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源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四风割裂党群干群的情感纽带、阻塞党群干群的沟通桥梁、动摇党群干群的信任根基,成为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首先,四风割裂党群干群的情感纽带。回溯党的光荣历史,苏区干部好作风广为传唱,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党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11]部分党员干部群体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破坏了党群干群长久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感情,使党群干群关系从鱼水关系退化为油水关系。党员干部唯有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才能真正实现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的治理境界。

其次,四风阻塞党群干群的沟通桥梁。积极有效的党群沟通,既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又是检验干部作风的度量衡。有的党员干部从密切接触群众变为不敢接触群众,久而久之,群众就会不愿对不接地气的干部吐露心声,干部也听不到基层的真实声音,党群干群沟通桥梁自然断裂。党员干部要秉持把群众当亲人的立场,少些会议室里的空谈,多些板凳上的倾听;少些官样文章,多些泥土气息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12]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才能重建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成事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党群干群沟通桥梁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连心桥

最后,四风动摇党群干群的信任根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员干部须让每一次权力行使都经得起民心丈量,每一项政策落地都扛得住民生检验,才能使党的执政根基在党群干群双向奔赴的信任中历久弥坚。

二、为什么四风屡禁不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全党上下始终如一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但是治理四风问题仍面临反弹回潮压力,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久久为功,坚持永远吹冲锋号,确保党的作风纯洁起来,为党的事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四风积习甚深

四风问题由来已久、积习甚深,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顶风违纪仍然不收敛,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没有形成自觉,弱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破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现实状况也得到了根本性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四风积习甚深,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13]坚持党要管党就是要坚持制度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协同发力,以严密的制度体系保障管党治党长效化。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4]确保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起效,以严格的党规党纪打破四风积习。

顶风违纪仍然不收敛。顶风违纪行为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公然挑衅,党中央围绕作风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必须坚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韧劲,对顶风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头雁效应,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职责,构建起党委统筹、纪委监督、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立体监督网络,让顶风违纪的行为无影遁形。

(二)四风病原体没有根除

四风病原体没有根除,折射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腐败治理不够深入、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不正之风看似有所遏制,病原体却依旧潜伏其中。

首先,腐败治理不够深入。党中央之所以要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生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15]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清除体内的病原体,我们将四风问题置于作风建设的显微镜下观察,四风是腐败的培养基;腐败是四风的病原体。深入推进新征程的反腐败斗争,保持高压态势,以猛药去疴的决心,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逢腐必反,除恶务尽,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其次,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是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决定着作风的性质和方向;作风建设是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反映着信念的纯度和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16]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理想信念缺失,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作风上,就是四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所指出的: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什么盛行?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17]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定海神针,理想信念坚定,党员干部才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最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四风蔓延的态势得到遏制。但是,四风整治很多还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让四风投机者有空子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问题,看起来是风气问题,往深处剖析又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18]在作风制度建设上,制度规定繁多,但是狠抓落实不够;制度规定原则性太强,但是刚性约束太弱。解决四风问题,要标本兼治,既治标又治本。”[19]治标就是针对四风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应禁则禁,及时纠正;治本,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要查找问题产生最深层次的原因,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堵住滋长不正之风的漏洞。

(三)四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纠治四风不能止步,要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作风建设成果,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绝不让四风卷土重来,不断推动作风建设从不敢不想纵深。

首先,四风是顽瘴痼疾。四风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0]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思想淬炼尚未完全转化为行动自觉,从严治党压力在纵向传导中仍存在层层衰减。要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民风和社风好转,通过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作风转变从量变走向质变,使四风的顽瘴痼疾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其次,四风顽固不化。四风的顽固性主要体现在四风长期存在,难以根除。党中央坚持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态度落实八项规定、持续纠治四风四风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但是仍有一些干部身上的顽疾尚未根除,认为只是风头紧,风头过了依然涛声依旧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现在压下去了,但如果不较真,如果不防微杜渐,还是会卷土重来的”[21]。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硬规矩,紧盯作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对不正之风露头就打,让作风建设要求落地生根,真正打破四风顽疾。

最后,四风回潮反复。四风的反复性是说四风呈现出抓一抓就会成效显著,松一松就会出现反弹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抓作风建设入手,制定并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四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22]但是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究其原因,是因为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难以扎根落地。纠治四风如果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要落实落细中央八项规定,以长效的制度建设为主线,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三、整治四风成效怎样巩固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以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好,四风问题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整治四风,巩固成效,贵在坚持不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23]决不能半途而废,要彻底扫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起到徙木立信的作用。

(一)关键是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整治作风不能止步于阶段性成效。巩固四风取得的成效,要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严在经常,从细微处切入;要有常抓的韧劲、细抓的恒心和长抓的耐心,真正让好作风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

首先,四风建设要有常抓的韧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24]各级班子要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季度听作风汇报、月度查整改进展、每周看干部状态,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四风建设抓常,要在三个延伸上下功夫,一是向八小时外延伸,看看干部是否人前公仆样、人后老爷派;二是向基层末梢延伸,防止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三是向四风新形态延伸,紧盯云接待等隐形问题。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25]要把平常功夫下足,行胜于言,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取信于党。

其次,四风建设要有细抓的恒心。整治四风,要见微知著做好治理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26]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作风要落小落微,把治理作风的视角由宏观微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27]抓细作风,从细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始,精准纠治群众身边天大的小事,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制度养成大规矩,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最后,四风建设要有长抓的耐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

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28]作风净化要如滴水穿石,久久浸润;党风建设应如铁杵磨针,绵绵用劲。四风顽疾,原因在于突击检查、运动式整治多、长效性机制少。风化俗成需要时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29]纠治四风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松懈,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

(二)扫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扫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必须坚持集中整治、源头治理,坚决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破除潜规则积弊、净化政治生态土壤。以毫不松懈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党风廉政建设新胜利。

破除潜规则积弊。官场潜规则,即在官场暗行的摆不到桌面上的沉疴流弊。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还存几分忌惮,但在没有写成条文的规矩上大做文章、随意曲解。破除潜规则积弊,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中央政治局带头立规矩作示范: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央要带头。”[30]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今已成惯例。领导干部打头阵,做先锋,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逐条对标落实,全面精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带头树立起明规则,让四风失去根基、难寻市场。要坚持在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潜规则的破冰之功,引领党向着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目标迈进。

净化政治生态土壤。政治生态土壤是党风政风的孕育之所,铲除四风土壤,亟需先净化政治生态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反对四风、查处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31]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一是要依规治党,要把纪律和

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二是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信念为魂,立人格为骨,立实干为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来。三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旗帜鲜明地拥护和加强党的领导。净化政治生态非一日之功,唯有持之以恒,将当下改长久立结合,才能让政治生态重回山清水秀

(三)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徙木立信的政治魄力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彰显了言出必行、执纪如山的治党决心。徙木立信,首要树立公信,贵在落实有力,最终赢得民心,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期待。

首先,整治四风首要树立公信。所谓徙木立信,源于商鞅变法前,以徙木赏金之举向民众昭示政府法令必行、赏罚必信。于当下整治四风而言,同样是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对作风问题动真格、绝不手软的坚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32]彻底打破风头一过,一切照旧的怪圈。在作风问题上,纠治越彻底,党的公信力就越坚如磐石。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张闪亮的金色名片,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其次,整治四风贵在落实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作风问题的战略性举措。”[3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严守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严查高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又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头一严到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让制度与监督真正落地生效。

最后,整治四风最终赢得民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滋养的是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整治四风是党紧扣民心的关键部署。四风整治走向深入,干部作风焕然一新,能扑下身子、扎根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切实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在实处。202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是人民群众投下的信任票。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并实施,让人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严肃认真,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执政根基。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谱写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