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社会学所第三党支部:发力精准扶贫 共建共享全面小康

2021-05-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20日于宁夏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第三党支部与院科研局部分青年党员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克斌带队,赴宁夏地区进行调研,并赴将台堡和六盘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人文女监”与特殊群体大数据治理创新 

  在宁夏监狱局领导和狱警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规划严明的监区、整洁有序的监房、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还有心理咨询室、书画室、电脑室和技能培训室等完备的软硬件环境。其间,监狱长和工作人员不时介绍女子监狱的考勤制度、作息安排以及在押女犯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改造情况。除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制以外,宁夏女子监狱更加注重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与心灵感化,为此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大家感到宁夏女子监狱的狱政管理规范严谨而不失人文关怀,教育改造丰富深刻且成效显著。

  最后,调研组来到“中国特殊群体社会治理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项目成果展室参观,该实验室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宁夏监狱局、山东大学、国家图书馆、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旨在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推进对特殊群体(对社会文明和国计民生造成实际或具有潜在危害的人群)的分析和研究。社会学所学者在长达一年时间里,对宁夏监狱及服刑人员进行跟踪考察与深度调研,并通过模型建构与大数据技术对提出的设想进行反复验证,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不断探索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社会治理和管理的方向、重点和策略,为预防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产业扶贫铸就的“闽宁模式” 

  位于银川市南段的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是“十二五”生态移民新村,共搬迁安置原州区、隆德县13个乡镇村民1998户10578人,全村共有土地7000亩,全部流转企业运营,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产业。

  在永宁县人民政府马金祥副县长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村民海国宝的家,但见居室整洁,家具齐全。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宁夏考察时与他们全家人亲切交谈的照片。海国宝是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人,那里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通信难,全年收入仅有一两千元。自2012年全家搬迁至闽宁镇原隆村,日子越过越好。

  在参观考察“五大产业”的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农业大棚。这是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该村流转移民土地实施的集温室设施农业种植与光伏太阳能发、售电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一期项目。现有大棚588栋,解决就业350人,确保1998户村民每户扶持1套光伏电站,每人每年劳务收入超过2.5万元。

  在花卉香菇种植棚和芦荟蚯蚓养殖大棚中,经过与干部和村民的深入交流,调研组对特色种植的产业布局和“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有了全面认识。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模式既发挥了资本的效能,又尊重了劳动的价值,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创业平台,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离开光伏大棚,大家来到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这家“银川市龙头企业”,与当地政府联合打造了肉牛托管扶贫新模式。既增加了市场肉牛供应,更解决了原隆村80多人的就业问题,务工人员户均增收2.2万元。该托管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宁夏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企业与贫困户合作共赢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宁夏立兰酒庄有限公司采用有机种植模式和先进酿制工艺,打造了览翠、贺兰石等知名品牌。它将旅游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在积极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形成了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在闽宁镇扶贫展示馆中,调研组成员们认真观看了闽宁镇发展历史与改革成就的生动展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闽宁镇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并总结新经验,经过不懈努力和拼搏,打造出东西部扶贫协作、生态移民等多重样板,实现了农民年收入的逐年增长和率先提前全面脱贫的可喜成就,业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闽宁模式”。

  整村推进的“脱贫销号”样板 

  从银川驱车近5个小时,调研组来到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套子湾村。由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这个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村落,五年前还是一片贫弱面貌:低矮的土坯房、黄沙漫天飞。如今,村中的公路整洁宽阔,山坳里崭新的民房排布有致。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们走进几户农家院落,屋里屋外都干净整洁,彩电、太阳能热水器等一应俱全。陪同我们一道调研的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他在这个调研点的田野发现。去年,套子湾村创新开展“13594”精准扶贫新模式,整合资金1020万元,组建村集体控股的套子湾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5个合作社,确保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

  近年来,这里通过整合项目、捆绑资金,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科技培训等一系列强农惠农举措。脱贫攻坚让更多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心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致敬将台堡  重上六盘山 

  此次宁夏之行,除了进行精准扶贫调研以外,主题党日活动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离开套子湾村,大家来到红军长征会师的伟大纪念地——将台堡。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经过艰难跋涉、浴血奋战,在西吉县将台堡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实现了胜利会师。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他第一站就来到将台堡,冒雨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

  社会学研究所第三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与科研局青年党员,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庄严合影,并参观了将台堡老城遗址。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努力排除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党员同志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观看展陈。该展览采用多媒体方式,通过“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三军过后尽开颜”等多个单元系统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重点介绍了中央红军经过六盘山区,西方野战军西征宁夏以及甘肃迎接二、四方面军实现胜利会师等历史事件,反映了六盘山回汉群众发扬长征精神,在建设美丽家园中所取得的成就。参观结束后,大家聚拢在展馆门口的巨幅油画与大型群雕前,展开党旗,合影宣誓。“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当年革命领袖于山巅遥望胜利曙光,抒发豪情壮志。今天我们重上胜利之山,怀着崇敬的心情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

  我们相信,宁夏各族人民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下,一定能够夺取精准扶贫这项伟大战役的全面胜利,探索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更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也一定能够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完成改革发展大局的长远目标,顺利迈向共建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从昨日的胜利走向明日的辉煌。(李乐2017年08月18日 来 源:《社科院专刊》2017年8月18日总第4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