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先在与政治先机
冯同庆         2015-01-05

载《中华读书报》 2014123123

 

社会先在与政治先机

——读王向民《准官僚组织的自主性:义乌工会研究》

 

冯同庆/

 

    涉及社会-政治互动的事件,往往聚焦矛盾、冲突,因而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王向民所著《准官僚组织的自主性:义乌工会研究》,以工人、工会为主题,深入地方经验,论证了基于社会先在的政治先机策略,为化解社会冲突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欧美学者研究此一问题,近年维度有所变化,政治机会结构越来越成为核心概念。学者们曾经关注群体心理不安,包括集体磨合(milling)、集体兴奋(collective excitement)和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此后,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及与其相关联的反抗、造反,结构性紧张导致的怨恨等等,一度占据讨论舞台。再后来,随着议题焦点指向当事者可利用的资源的增多,新的政治过程模型出现,其要素包括政治变机、内生组织强度增长、集体特性和其他组织反应的变化,“政治机会结构”这一分析概念亦由此诞生。借助这套理路,王向民考察过诸多当代中国的社会冲突事件,洞悉政府治理中的裂隙、碎片,怎样成为诱致性机会或条件,激化社会矛盾。洞察之上提出政策性建议,其用意在于汲取教训。

而《义乌工会研究》的旨趣则相反,试图归纳化解社会矛盾的成功经验,取建设性视角,政府可以把握政治社会的变动机会,积极变通,使公共政策反身,顺乎工人、工会权利意识和观念的成长,实现国家治理即政府治理,向治理国家即与社会共治的转型。

王向民细致考察了义乌的历史,其中的事功哲学、经营意识、商业文化、产权观念,如何孕育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合作理性传统。在义乌打工的安徽“定远帮”、衢州“开化帮”,作为同乡原生组织,曾经对协调雇佣关系发挥积极作用,但其封闭性和排他性也愈益明显,存在着蜕变为黑社会组织的可能。义乌工会主席运用领袖动员和政策创新,借助有为政府的合作理性,在农民工同乡组织中进行整合,不是简单消解而是有效吸纳了自发行为和自发组织,创造了工会社会化维权的范例,得到几任中央领导的首肯,更得到企业的理解和农民工的信任。

研究义乌经验的著述不少,这部作品的独到之处是,将工会界定为“准官僚组织”,将义乌工会的成绩概括为“组织自主性”,从而独辟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就后者而言,其自主性虽不及欧美工会的独立性,却改变了自身的从属性,呈现自我选择的取向。

通常,自主性概念假设主体呈对抗性或竞争态势,行为主体被其他主体覆盖而依附他者、失去自我。准官僚组织是现代中国的独特社会团体,既有社会组织的属性,又在政治结构上从属于政府,被称为“准政府组织”,是历史的产物。中国工会的这种属性,具有一定的历史效用,但确有重大缺陷。在社会服务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时代,工会远离了原本作为群众组织、维权组织的社会角色,丧失了其初始功能。

而在王向民看来,自主性(autonomy),又是行为主体自我能动性的产物,指行为主体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发挥能动性的动机、能力或特性。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准官僚组织的自主性,取决于以组织为核心的系统的内外情势,其外部因素包括权力裂隙与受众状况,其内部变量包括组织领袖的能动性、政策创新与利益激励。由此,义乌工会的“主动突围”和“理性突破”,活动空间中的“借风、借力、借理”,工作效能中的“灭火器”、“老娘舅”、“妈妈怀抱”、“代表性”、“代理人”、“共生共益”等,都基于应时应势而生的内外部动力。

若干年中,义乌工会经验得到普遍宣传,还获得过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按照本书的论述,这是一个运用治理策略的成功经验,是基于社会先在的政治先机策略的成功。作者认为,国家权力与社会组织各有其职能范围,应当合作分治而不应重叠或替代。社会组织有其先在性,尽管公共权力在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甚至个体之间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最切近个人的是社会而不是国家。国家的管理职能应当顺应社会的功能自洽,而不应代行管理之权。而义乌工会经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实现政府治理向与社会共治的转型,其中工会及其领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政府治理的裂隙、变机、机会中,化危为机或把握先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甚至冲突。

然而,在现实中,管理者习惯于消极或事后应对。就义乌工会经验而言,在其传播最火爆的几年里,参观者络绎不绝,而实行者为数寥寥。据调查,义乌经验在自己所在的金华地区(义乌属于金华市的县级市),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一度该市政策研究部门,发出了“当前农民工维权的一些异化行为值得关注”的警示。笔者也曾多次到义乌调查和参加相关研讨,当时就忧心这一经验的寿命——全国性工会经验为数不少,几乎都遭遇了影响衰减甚至销声匿迹的命运,让人甚以为憾。关于联合制、代表制的常州经验、潍坊经验,工会选举的深圳经验,改变企业工会主席安排的宝安经验,处理突发事件的葫芦岛经验,工会群众化、民主化的梨树经验,诸如此类,有的在工会内部就没有达成共识,有的无法与政府、社会、工人达成共识。而从总体上说,这些经验直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其中缘由十分复杂,不过,在认识上不懂社会先在,在策略上不擅政治先机,恐怕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到20世纪,劳工组织一般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一个固有特征,一个全国性的有效的劳工联盟对于国家尊严,就同军队、航空事业和外交一样重要。王向民希望义乌工会的经验,不要成为“独舞”、“螺蛳壳里做道场”、“人在政兴、人走政息”,前提是相关治理主体、社会主体,要认识到社会先在的意义,尝试政治先机的策略。或许,这样可以创造中国工会建设的升级版,乃至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的升级版。

 

《准官僚组织的自主性:义乌工会研究》

王向民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