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与列宁主义的遭遇相似,随着苏联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拓展,西方国家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反对和攻击也不断上升。1991年苏联解体后,抹煞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和彻底否定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也尘嚣至上。
西方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想和言论中,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歪曲、攻击甚至谩骂,有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立场出发的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敌视和否定,有主要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左倾”立场出发的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也有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较为中肯的总结和反思。对这些思想和言论必须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予以鉴别。与西方“列宁学”相联系,也存在着与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相似的所谓西方“苏联学”,后者主导着西方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非议。
在探讨苏联马克思主义问题时,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也受到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影响,在某些领域争论较多,这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苏联马克思主义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
一 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
首先是西方“苏联学”者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或者说不承认苏联是社会主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些“左倾”思想家和学者,这些人的共同理论特征是既不认同苏联官方的意识形态,也不认同苏联社会结构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些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苏联的认识被总结为以下4种基本理论:
第一种理论认为,苏联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认为苏联发生了非暴力的反革命,基于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的官僚阶级成为统治阶级,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则是在实现没有私人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属于俄国布尔什维克“左翼反对派”的加·И.米雅斯尼科夫和所谓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弗里德里希·阿德勒。
第二种理论主要是由托洛茨基提出的,认为苏联是“蜕化的工人国家”。1936年,流亡海外的托洛茨基完成了题为《什么是苏联以及它正向何处去?》手稿,后来以《被背叛的革命》为书名出版。托洛茨基在书中把苏联看作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预备性政权,认为就其保护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权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其以资本主义的价值尺度实行生活资料的分配而言又是资本主义的。
第三种理论是“官僚集体主义理论”,认为苏联已成为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全新的社会类型,官僚阶级成为统治阶级。这一理论的代表作是意大利人布鲁诺·里齐1939年的著作《世界的官僚化》。
第四种理论被概括为“没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阶级的新生产方式诸理论”,主要产生于1968年之后。例如,来自当时民主德国的鲁道夫·巴罗在1977年的著作《东欧的选择》中认为,俄国革命的主要作用是实现非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快速工业化;斯大林时期各种关系的中央集权化、党和国家的融合以及斯大林主义的恐怖的真实意义是将农业专制改造为工业专制,构建工业基础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有西方学者将以上诸种理论中有一定共性的观点总结为以下11条:其一,认为布尔什维克和后来的斯大林主义政权构建了一个现代化专政;其二,认为苏联出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相似物;其三,认为苏联社会是人类主流发展道路之外的一种异化形态和一条死胡同;其四,认为布尔什维主义和斯大林主义都是历史上暂时的现象;其五,认为苏联社会是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其六,认为斯大林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同一社会形式的两个变体;其七,认为在苏联存在着经济对政治的从属性或者说完全自主的国家;其八,认为统治精英的权力建立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的基础上或者说知识成为统治的基础;其九,认为工人在苏联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其十,认为苏联存在时间越长,增长的低效率问题越严重;最后,认为苏联的活力来自于与西方的竞争,即使在和平时期苏联社会也可以看作一种战时经济。
这些所谓的西方“左倾”思想家和学者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右翼学者,他们不认同资本主义,同时也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形态——苏联社会主义。从他们否定列宁主义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早已背离马克思主义,而是代表了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立场。他们的上述种种思想和言论尽管个别的也有可取之处,但总体上都带有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否定苏联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一关键之点上,西方小资产阶级左派学者已经与资产阶级右翼学者同流合污,并且充当了抹黑和攻击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先锋。
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对列宁主义的继承、运用和发展,既有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有一系列问题和教训。从马克思主义的辨证的和历史的观点来看,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不足是次要的。就像巴黎公社虽然时间短暂但历史意义不容低估一样,虽然苏联已经演变和解体,但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并将继续其影响。对苏联马克思主义持彻底否定的态度,不仅不科学,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而且必然导致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否定,因而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