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惊悉陆学艺先生于2013年5月13日9时8分在北京逝世,接到电话的一刹那,是感到突然、惊愕和不相信。他虽然年近八十,但一向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甚至连年轻人都很羡慕。今年春节前,由樊平兄召集师兄弟们举家到昌平凤山度假村,共同给陆老师拜年,陆老师谈学问、谈社会、谈见闻,询问学生们各自的情况,大家相见甚欢,商量着今年要为陆老师举办80大寿庆典。春节后我从老家返回,又去登门看望陆老师,一直聊了大半天,他谈研究计划,谈他准备出版的新著,直到天晚,临走时又送我了几本书。陆老师去世前两天5月11日,他还去参加吴敬琏文集首发式暨中国改革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我从网上看到他很精神的照片和发言全文。怎么也没有想到,两天后就传来了噩耗。
陆老师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感到伤心和难过。他真可以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走得突然,去得潇洒,没有痛苦,无留片语,只是把深深的哀痛和思念留给了我们,这会伴随着我们直到永远。
为了表达对陆学艺先生的悼念之情,我找出了曾经为庆祝陆老师七十岁生日而写的一篇未公开的文章,本来准备有时间再续写新的内容,可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已经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倍加伤感。而今在陆老师的灵前献上未曾让他看到的文章,以寄托不尽的哀思,愿他的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刘应杰
2013年5月17日
陆学艺先生的人品、学问和事业
——为庆祝陆学艺先生七十华诞而作
刘 应 杰
(2003年8月31日)
今天是陆学艺先生七十华诞。我们作为学子门生,在这里为先生祝寿,祝先生健康长寿,青春不老!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七十岁,达到了随心所欲也不会超出规矩的境界,就像一个人的功夫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部《论语》,大都是孔子七十岁以后的言论。这里我们也希望先生学问精进,再创事业辉煌!
借此机会,我们在这里学习先生的为人处事,总结先生的治学成就,探讨先生的学术思想,光大先生的研究事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十多年前,我作为一个渴望新知的后生,有幸投奔到先生门下。在研究生院的三年时光,可以说是我人生最愉快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已过而立之年,能够潜心向学,机会难得,我对此倍加珍惜。先生对我说:“你们能够来这里学三年不容易,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认认真真学些东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为人宽厚朴实,待人诚恳热情,脾气随和,处事周全。我们当时都为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而自豪。
在后来的师从岁月里,先生从学习到生活、从研究到做人,都给我以许多教诲、指点。他敏锐的学术眼光,对现实社会问题鞭辟入里、言简意赅的透彻分析,勤奋的治学精神和宽厚朴实的人品,都使我受益良多、感怀至深。这里有我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一是每与导师交谈,他总是随口说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准确数字,特别是对农村社会经济更是了如指掌,这使我惊讶他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和良好的记忆力。他总是说:“研究社会,心里始终要有一本账,要了解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这真是经验之谈。我一直以此为训,在自己的专业之内掌握基本的数据,并熟悉和明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好做到如数家珍。二是随导师一起到福建晋江调查,在经过一周多调查之后市委举行的座谈会上,他做了两个来小时的总结发言,这个发言高屋建瓴,对症下药,极有见地。我当时以为导师只是写了个发言提纲,因为调查天天连轴转,紧张劳累,我们年轻人晚上也懒于动笔。可后来我见到他写的讲话稿后才知道,整整二三十页的大稿纸,并经过再三斟酌和修改,而这都是在调查空闲的白天和晚上写出的。这使我感到惊讶,佩服导师这种认真、勤奋、严格的治学精神。三是在生活上对我们的关心。他知道我们都是只身一人在北京学习,每月只发助学金,生活俭朴,难得开荤解馋,所以逢年过节甚至在平时也邀请我们到家里去聚餐,当然我们是乐意前往,欣然成行。但因此也给导师和师母增添了许多麻烦,这使我们感到不安。后来毕业留在了北京工作,常常到先生家里去看望请教,他每次都盛情款待,谈论学问,话说见闻,关心我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其对学生的厚爱溢于言表,这使我们倍感先生的盛情和温暖。
要总结先生的学术成就,殊感不易。一则我近些年在政府机关工作,对学术事业可望而不可及,常常有抱憾之感;二则先生的研究领域宽广,在很多方面有真知灼见。陆学艺先生向被称为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去年底出版了一本《三农论》,汇集了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陆学艺先生是一个著名社会学家,在社会学领域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他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担任了许多社会兼职,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重要见解。
这里以我的有限了解,就先生的学术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特别是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研究。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社会科学迎来了一个春天。陆学艺先生的研究潜力一下子焕发出来,他从原先的哲学研究转到对现实农村问题的研究。当时中国农村正酝酿着一场变革,但长期形成的定势还难以改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陆学艺先生发表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采纳。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了研究“三农”问题的道路。他是中国最早研究并高度评价农村包产到户的专家之一,这可以看出他的先见之明。当时包产到户还不被官方和多数人认可,还是一个禁区,这方面的研究还要冒很大的风险。他先后写了《部分调整农村所有制关系有利于农业发展》、《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包产到户的由来和发展》等重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他出版的《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两本书中。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研究包产到户进而研究农业问题的专家,受到政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第二,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这可以说是陆学艺先生研究的看家宝。他从农业问题研究起步,写了许多有影响的重要文章。从1979年所写的《当前农村形势和农业调整的几个问题》,到后来80年代的《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关于棉花政策的若干问题》等,便可以看出陆学艺先生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和棉花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独到见解。1986年他提出要警惕农业出问题的意见,受到邓小平的重视。邓小平说:“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低,中国农业将要进入一个徘徊期。这是值得注意的。”90年代以来,他更写下了大量研究农业问题的文章,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要为形成新的粮食增长高峰准备条件,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这些见解都发人深省。他多次参与中央有关农业政策文件的起草和专家咨询,对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第三,农民分化问题研究。陆学艺先生始终以深厚的感情,研究农民,关注着农民的命运。他常说,出身于农家,在农村的生活和工作,使他与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这使他一生有深厚的农民情结,身居学术高堂,而成为中国最底层广大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以他的学术声望和影响,振聋发聩地发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的呼喊,表达了他为农民鼓与呼的赤子之心。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命运是与中国农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社会分化就是农民的分化。他深入调查研究了农民分化以后所形成的阶层结构,提出中国农民已分化为8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他并且提出,农村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所占的数量多少,决定着农民分化程度和农村发展趋势。
第四,城乡关系研究。陆学艺先生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三农”问题本身,他深入“三农”问题之中又跳出“三农”问题之外,这使他对“三农”问题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把握。他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来考虑和研究“三农”问题,认为要富裕农民,就必须不断减少农民;要减轻农民负担,就必须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改变长期以来在城乡关系上的倾斜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改变中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他提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要用反弹琵琶的方法,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给农民以平等待遇,解放农民,进而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第五,农村现代化研究。他认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发展乡镇企业,再到建设小城镇,直到实现城乡一体的区域现代化。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始点,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独特道路,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模式,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现代化。这一理论划分,非常清楚地描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图景。
第六,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研究。陆学艺先生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迅速而广泛的社会变迁,社会学家正逢其时,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纪录和研究这一变迁的使命。以陆学艺先生为首的课题组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提出了被学术界广泛接纳和采用的“社会转型”的概念,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时期”,这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关于社会转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也为社会学观察和解释中国社会现象设定了一个理论整合的合理框架。与此同时,他从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勾画出中国未来社会结构变迁的轮廓。他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发展”的概念,以社会学家的视野和观点提出,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滞后于经济政策,必须调整中国的社会结构,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方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是一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成果。以陆学艺先生为首的课题组,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十个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并且认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在不断扩大。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滞后,需要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创新。为此,提出了许多社会政策建议。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各方面的热烈反响。
第八,国情研究与社会形势分析。社会学关注和研究中国国情和现实社会问题,体现了社会学的优良传统和强烈实用性格。陆学艺先生参与并主持了大型国情调查研究,从1988年到1998年历时十年,在全国组织科研队伍,共调查了100多个县市,出版了一套100多卷的丛书:《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这一大型调研成果,详细纪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非常丰富而详实的研究资料,完成了一项社会学的基本建设工程。从1993年开始,陆学艺先生组织社会学所研究人员,每年撰写一本《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这已经成为权威性的关于中国社会的年度报告,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成为各界了解社会形势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工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上这几个方面只是择要述及,很可能挂一漏万,不及要义。
除了这些研究之外,我想还应该提到的是,陆学艺先生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社会学事业,履行社会学参与社会的职能,发挥特有的社会影响。他是一个很有人望的科研组织者,指挥了许多重大的团体作战,推出了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成果。他担任社会学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还要负责全所的科研组织和行政管理工作,联系全国社会学界,协调科研课题和科研力量,在这些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些年社会学所的发展和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严以虑己,宽以待人,开诚布公,虚怀若谷,以他的人品、威望和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赖,形成了社会学研究的团队精神。他担任研究生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十多年来共招收了二十多位博士,为社会学界和各方面培养了人才。作为一个老师,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传道、授业、解惑,在治学、为人、做事方面都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赢得了每一个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陆学艺先生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学的学科特色,他不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而是一个“社会医生”,诊疗社会的疾病,促进社会的健康。他是一个社会实践家。1983年他到山东陵县蹲点兼任县委副书记三年,从实地社会调查起步,把他的社会研究紧紧扎根在现实的土地上,直接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这成为他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他每年都要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第一手的调查研究,发现鲜活的材料,保持学术研究超前的生命力。他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得益于大量实地调查,另一方面来自于宏观分析。这使他不仅准确了解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能够从宏观的高度加以把握,具有开阔的视野。自然见解独到,高人一筹。
他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政策的积极参与者。他两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很好地发挥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由于他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他还常常应邀参加中央领导人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特别是就农业问题发表见解,并作为中央有关文件起草组成员,直接参与一些重大政策的制定。由于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突出工作成绩,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一个人能将以上这些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实是不容易的。这反映了陆学艺先生的才智、人品和能力。因此,我们这里更感到陆学艺先生的不凡与高大。
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陆学艺先生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可谓当之无愧。今天,我们可以说,陆学艺先生著作等身,学术辉煌,桃李满园,盛誉在人。他在治学、为人、做事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总结,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后学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