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诚意的研究者,正直的表达者
曾颖
凤凰网2013年5月18日
2013-05-18

我们在吊祭和怀念陆学艺先生的时候,更要警觉他所担忧的问题,而我们最好的怀念,莫过于坚守他“做学问就是要解决问题,注重调研,爱真理铁骨铮铮”的品质和原则,对困扰和阻碍社会发展的真问题,进行诚意的研究和正直的表达。

 

201351398分,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对于他的辞世,学界和媒体,深表惋惜和悲痛,对他做出极高的评价。从发讣闻的标题上,我们能感知一二——“中国社会学泰斗陆学艺逝世”“贡献比肩费孝通”、终其一生“为社会问题开药方”……

 

对于公众来说,陆学艺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曾经享受过他的学术成就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他的众多研究成果,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最高决策层的参考和依据,直接影响着中国近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进程。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撰文为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1982年,陆学艺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他开启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一度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考。

 

作为一名“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和对策,较早地指出“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体制在中国农村行不通,应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并认为中国农村必须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一些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改革”,其学术思想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晚年,他又提出:“中国改革走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那么简单了,政府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社会问题,包括农民工、城乡一体化、收入分配、社会稳定问题。如果忽略社会问题,经济改革必将受到阻碍,可持续发展将可能遇到不可逾越的瓶颈”。他认为: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不可扭转的历史大趋势。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没有乡村的和谐,就没有城乡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

 

这些见解和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正当我们社会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需要更多他的洞见与真知时,他却令人遗憾地走了。

 

我们在吊祭和怀念他的时候,更要警觉他所担忧的问题,而我们最好的怀念,莫过于坚守他“做学问就是要解决问题,注重调研,爱真理铁骨铮铮”的品质和原则,对困扰和阻碍社会发展的真问题,进行诚意的研究和正直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