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教育:社会理想与价值取向
作者投稿
2012-04-13

 

21世纪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一个更加世界化、更加开放的中国。经过30年的社会转型,中国正在从一个革命时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转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时代。在这个还在持续的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中,中国在不断把自已的变化展现给世界看,同时,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接受、感受世界的变化。

这种了解与感受,是一种从器物、制度到理念、心灵的现代性展开过程;是从工业数字、城市外观、消费方式到社会理想、文化惯习、教育观念的反思过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大学怎么办?在中国一直是教育思想界讨论的热议的一个话题,至今还在延续。也许我们也应该研讨一下中国小学应该怎么办?看了廖晓英所写得《小学还能这样上》后,尤其这样想。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时期,是社会个体、社会公民发展社会性、内化价值观念、塑造自我人格、学习知识的早期环境。国民素质的水准、文化认同、社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早年生活与教育决定的。我们拥有怎样的童年,将决定我们将选择、拥有怎样的人生观。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理解人生与社会,长大以后也许会变成一个令人厌恶的人、乏味空虚的人。廖晓英《小学还能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小学教育》一书,打开了一扇小学教育、素质教育分析的世界之窗,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

 

此书的首要特点在于它是国内第一本全景式记录加拿大小学教育的观察笔记式著作。所谓全景,是记录小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每个校园场景,记录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全书的目录就是一种教育的全景式俯瞰!尽管现在国内的教育学著作浩如烟海,本书的独特之处,是作者以母亲的感受、学者的眼光、文化人的细腻与观察,向我们描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过程及小学生的成长。行文犹如教育日记,文字清新,深入浅出,材料翔实,观察敏锐,点点滴滴记录了加拿大的小学教育,给人们以很客观的印象与具体的思考。

其次,本书凸现了一种跨文化教育比较的探索。作者作为母亲,自已成长在中国大陆,所受教育是处在革命时代与转型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已的两个孩子在加拿大上小学,作者以家长的身份参与到孩子、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各个环节中,获得了第一手的感性及理性的认知。作者的跨文化的比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母子之间两代人童年教育的跨文化的时代差异。文中记录的孩子的学校里老师总是夸奖孩子”“老师是孩子的伯乐”“孩子的自我评价很重要”“正面看待与众不同的学生等,涉及到代际之间的童年文化经验的差别。孩子的小学时期是和母亲交流最多的时期,每一个母亲都会自然引起对自已童年的回忆;另一个来自是华人与加拿大人教育的文化差别。全书是以从母亲的角度,来记录加拿大小学教育的一个中国家长的体验。如西方家长把孩子的玩耍,特别是和朋友们的相处,看作必不可少的教育与成长内容,不会对课业有额外的要求;华人父母总是抱怨加拿大的学校教育内容过于简单,常常给孩子外加功课,或参与补习,或者学习中文等等。就像在中国生活的家长一样,往往更看重自已孩子对知识的获取而西方的家长更愿意大量时间和孩子一起踢球、骑车、参加体育活动,向老板请假出来陪孩子

再一个是教育管理上的跨文化差别。如在加拿大,孩子更多受尊重。孩子可选择自已喜欢的朋友,在一个班学习。在大陆中国基本无此一说。另外,每个班会有一两个智障儿一同学习,政府会派专门的护理老师,陪同学习,所有这些费用,都由政府承担。体现了西方教育中对弱者的人文关怀。

在我看来,这些叙述是对西方文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跨文化解读。文字充满从体知到认知的叙事,中国的母亲、父亲们、老师、教育工作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去发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理念与途径会有多个答案,但是,因为可以多元比较,我们可获得如何做父母、如何做老师的跨文化沟通。

其三,本书强调了教育是一种环境教育是培养一种生活态度的思想。通过介绍了许多加拿大小学教育的教育过程细节,让我们体会到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熏陶、塑造。如教育——意味着良好的阅读环境。拥有35万人口的加拿大的维多利来市,有四处图书馆,其间的主馆都有上千平方米,并设有专门的儿童图书区。孩子养成了周末借书、还书的习惯。妈妈(作者)、加两个孩子,共3张图书证,共可借180本。为了培养阅读习惯中,孩子都能拿到订书单,发行商会给老师一些积分。学校还举办书市,可以便宜30%,这些做法很有意思。另外,让笔者感兴趣的是,加拿大的学校里,募捐从小做起。孩子从小就要懂贡献公益是什么?从小就参与各种对他人、社会的募捐,就连订文具也是为学校捐款。原来加拿大慈善文化是这样被嵌入童年的社会化过程的。在交往语言上,同学们会称女老师、班主任为亲爱的某某太太;会用相拥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老师和家长、同学之间相互接受的情感。学校将感恩贯穿教育过程,孩子们会用歌声欢送退休老师,每个同学要用写小卡片方式向老师表达感激送别。令笔者感动的还有,对孩子的成绩考核的内容,不仅仅是记录分数,而且包括了社会责任、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科学、审美和艺术发展、体育发展等八个部分,既展示了一种社会的主流文化对孩子(未来的公民)的成长期待,又有对孩子个性成长、身心素质发展的呈述与关怀。这种呈述非常具体表述解决问题的模式(走开、不理、谈论此事、寻求帮助表达对自已或他人的特征、技能和成绩的赞赏表现出的行为对学校的安全与健康有益,等等,从小引导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思考。家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老师与家长的有很好的沟通,每周都有家长的例会,家长成为学校的无冕之王。加拿大小学的教室一角,都有洗手池子,这个不经意的细节,是一种为孩子老师服务的周到,并让孩子养成卫生的习惯。

书中的很多例子与故事,都是在表达教育的塑造是文化细节、生活细节。这些都让人想起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之的观点: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全书描述了加拿大的小学教育的环境,是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的良好互动。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过程,是统一的,而不应该是分裂的。

 

教育,是一种社会理想与文化价值。这是笔者在读完此书后会思考的东西。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经认为:教育是发扬那些纯粹属于人和人性的品质的必要途径。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育都是一种文化传承、选择的过程。教育关注人性与美德的选择,代表了社会理想。教育的功能,就是内化社会理想与人格品质。而教育的社会理想,不应是遥不可及的,它是当下正在实践与追求的。

吴伟平先生在看了此书后认为,家庭是亚洲社会的细胞,个人是西方社会的细胞。在西方,每个人的小学教育就是细胞形成的过程。读懂了这个过程,就基本上读懂了这个社会

这个评论启迪我们向后、向前再多看一层:我们为什么需要借鉴当今发达国家教育的有益经验呢?因为亚洲社会曾经是一个封闭的、以家庭为主导的社会;因为中国在在走向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以家庭为主导的社会。如今日益开放中国社会,也存在着个人成为社会细胞个体意识不断被强化的趋向。它表现为随着市场竞争的进程,个人的主体意识、自我选择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发展,网民越来越多,在线生活越来越丰富,颠覆了原先青少年的成长模式;适应流动、变化、选择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年轻一代的特征;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从原来的代际传承中、从家庭中不断分离出来;多元生活方式在中国亦出现了。

然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并不清楚在重视个体化多元化社会中,它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在这个过程中的教育的新问题?!

在全球化及社会转型带来的跨文化比较、冲击下,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中国教育怎样了?转型期如何做教育?!有哪些好东西可以塑造一个人呢?有哪些好东西能帮助中国儿童、年轻一代成为适应民族未来发展?有哪些必要的素质是成为公民、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呢?在这一点上,我们正重新面对教育转型,即从革命者素质,转向公民素质时代的教育转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特色的认同,也将和这个转型整合在一起。

其书通过对以加拿大小学教育的质性描述与分析,展示了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重视个体的社会教育景观与价值观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价值的引导)与教育的方法(培养的路径)。如书中在介绍加拿大小学孩子的成绩报告单时,第一项是社会责任,包括了体谅与尊重他人、表现出正面的自我观念、表现出对他人的友情、接受学习中的各种挑战、懂得对自已的行为负责任、爱护自身、当需要时能独立学习,爱护个人的财产等,共14条,很详尽。在第五项,社会科学的要求中,强调表现出对学习其他民族、地方和某他国家历史的兴趣;表现出思考能力等。这些要求都体现出一种现时代公民的人格素质。特别是强调了个体在成长中,强调要表现出正面的自我观念,这是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引导方面。

全书还通过一个个教育过程的分切镜头,展示了科学素质、艺术素质、公益素质、交往素质、风险意识,作为公民的社会性之必需。。

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的描述。比如六十一学区的心理学顾问文迪·文布什女士给所有小朋友选了一本叫栅栏上的洞的教科书,这是一本故事书。

通过故事讲述,和小朋友讨论一些重要的人生价值问题。如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一般的朋友?什么是信任?什么是欺骗和撒谎,其后果是什么?如何接受自已?如何看待不同的家庭?生活不总是公平的?尊重他人的感受?如何面以自已的感情被伤害?什么是偏见与歧视,如何为权利辩护?感情表达的重要性?成人也会犯错误,等等。这些成人社会、公民社会将遇到的基本人生问题,都进入了孩子成长过程。书中的回答简单、具体、清晰,几乎包含着这个时代人际间所会碰到的价值选择问题,在轻轻松松的故事中,清晰地表达了主流文化对价值选择的看法,告诉孩子记住:幸福是基于一种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在中国,我们在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是否忘记了真正告诉孩子幸福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忽视了成熟的教育,在当下一定是要培育出公民品格、责任感与担当。另一个方面,是书中介绍的价值观灌输的途径,通常是在心理学顾问参与下,通过孩子们听得懂的故事,引导孩子思考的方式,让他们了解现代文明秩序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编织的。它让我们思考,所有教育口号、目标,都会有一个心理学效果上的设计与考量。相比之下,我们目前国内教育存在的口号过大、过空、过于政治化的说教,不能帮助青少年建构起美德的细节与体验。

21世纪的教育,其实是既重视个体意识、又强调社会责任的教育。这在加拿大小学教育体现出来。它们很重视对个人才艺的综合训练。突出体现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维多利来亚交响乐团专门为五到八岁的孩子演出了教学性音乐会,让孩子懂得什么是音乐,什么是交响乐?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与想象力。把音乐放在美育启迪的重要方面。此外,很重视交往能力的培养。这种交往能力是在公众面前表达与展示,去掉羞怯、开发潜质、展示自信的培养。在学校的音乐会中,人人是观众、人人是演员,让孩子在艺术的学习中,学会表达自已,参与、分享、面对自已的同伴。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很注意社会意识、社会责任的培养。一些全球化时代新的教育课题,进入了校园人格塑造过程。如从小学阶段,开始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庭;了解身体,为青春期做准备;从蘑菇的故事,引导出对吸毒的自我保护与识别。帮助、捐赠生癌症的小朋友。在养殖三文鱼中,学习生物学,学习环境保护,通过体育,培养团队精神等。

中国现今承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一定要形成好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有嵌入教育细节与过程的人文性。

 

在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国是否存在着教育的转型?在阅读了女士情理交融的这本教育学著作,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即将面对的教育转型。教育转型,是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转型、适应全球化要求的教育思路、教育模式;是迎接全球文明下民族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理念挑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方向,不应该只是指执政党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它还应该有自已文化教育方面的导向与目标。这个以人为本的  是以为对象的文明与教育活动。 没有教育,就没有文明。这是教育转型所必须的学习。

当然,中国的国情比加拿大要复杂得多。虽然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但他们的人口只有3361万人。而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型的人口大国,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地区的巨大差异。义务教育的公共资源的供给极不平衡。中国有世界上独特的农民工语境下的子女上学问题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一个班上的学生有的达60多人。加拿大的小学校里班级人数才25人左右。所以,博士的这本书,又把我们带入某种栽植出理想化果子的教育模式的情境中,深感中国在教育上,依然是一个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

法国教育家雅克·德洛尔在一篇题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的讲演中提出在一个世界性社会将在阵痛中诞生的时候,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人和社区发展的关键位置。教育是使人类朝向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   

转型中的中国教育界,需要理想主义的创新者、开拓者,需要有与全球文明的基本认同相吻合的、与民族优秀文化相接轨的教育设计、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关键是能建构起教育实践中新的认同细节。很多共识与习惯,一定是要童年播种的,一定是在社会环境中被反复强化的。它不是能够等到成年以后才去明白。所以,教育,是个整体工程,并且永远是包含着理想主义追求、旨在未来的整体工程。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从一种教育哲学与教育制度来看,孩子们并不和别人比谁更优秀,重要的是发挥他们自已与生俱来的品格特点,学习成为人类全球村的一个合格公民。笔者认为,中国也处在走向这样的教育的转型中,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更加世界化,就是更加民族化。因为教育理念与实践,视角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片面的。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统,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要通过教育,来整合出新的价值传承。教育观点不能飘浮在上面。

女性问题研究专家冯媛教授说,读了廖晓英的这本书会,将带你体验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使读者在轻松而不断感悟的阅读中,弥补所受教育的缺陷,经历成长。这也是一种教育者、管理者的成长。期待着更多的学者、教育管理者、教育思想家投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教育转型的思考、创新与改革实践中。不为学术功名,不为业绩考核,只为着中华民族持久复兴与持续繁荣;只为着提升现时代中华青少年的美德、判断力与综合素养。这是教育的期待、文化的期待。

 

原载:加拿大《文化中国》杂志2011年第四期

 

作者为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