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读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感
王斯恬
作者投稿
2012-07-27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这本书以戏剧类比人生。人就像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虽然我们在舞台上扮演着多种角色,但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场景下也只能扮演特定的角色。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演员们一方面会努力管理自己的印象,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场景的实际情况和满足观众对于自己的期望;另一方面,他也会通过符号来识别观众的印象,反馈和补救自己的表演。表演者的这种管理印象的方式,构成了表演者和观众互动的过程。日常生活里,它则帮助我们从微观的社会交往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人际关系的互动。

 

一、事故现场即剧场

古语有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视角来看待生活,那么一切也皆是一场场的表演,就看人们如何去演,是否想把它演好了。就像在每一次事故发生之时,透过电视机等各种传媒,我们总会了解到现场是如何地被及时抢救。事故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和官员们是如何在一场与死神的博弈中拼尽全力。其实电视机前的救援现场就是戈夫曼所说的前台,所有的人都是演员,在表演和呈现着社会所赋予自己的角色。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就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救援人员身心疲惫依旧坚持搜寻生存者的迹象,医护人员在现场推着救护车来回穿梭,官员们的脸上一直挂着忧虑。当下一场事故发生后,情形又会如出一辙。

一个事故现场就是这样一个大剧场,有前台也有后台。后台是观众看不到的。当我们看戏时,剧班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只是一幕幕早已经设计好的,并被他们不断排练多次的戏剧,而他们在幕后的换装或者就一个问题的争执,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类社会组织的运行更是如此,组织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目的,必须出演这一场众人参与的戏剧,这场戏剧是合谋已久的,是勿需言说的,我们却很少能看到成员间真实的那一面:内心的矛盾和想法。

当我们把视角调整一下,我们会发现,不只是前台的表演在进行着,幕后的所作所为也会成为一种表演,只是相对于前台来说,它更加真实一些。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仅是表演者,也同样是观众;前台和后台与否,也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绝对的台前幕后。通常我们会把镜头前看作是前台,后台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时刻注视着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假如我们把镜头前看作是一完整的剧场呢?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和官员们依旧是表演者,那观众是谁呢?没有观众了吗?观众可是剧场里必不可少的要素。其实,观众还是他们自己。他们彼此注视和监督着彼此的行为。后台,则是他们的内心,我们无法了解。也许,他们每一个人身心疲倦承,想尽快结束救援。

 

二、印象管理和反表演

印象管理实质及类型

在所有的表演中,表演者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这就是戈夫曼所说的“印象管理”。我们总是在用符号、语言和行动来争取让他人知道自己正在做符合社会规范和符合社会标准的事情。只有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自己才能更好地达成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更加轻松地与他人相处和互动。从这一点来看,“印象管理”是那么符合经济理性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实质,也是基于利益交换的目的,通过利益交换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印象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罢了。而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有哪几种类型,戈夫曼则在书中为我们详述了:

1、理想化表演

“表演者会掩盖或部分掩盖与他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此在他人面前呈现出理想化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交警在执勤时,只显示出交警的角色面孔,而掩盖其它角色的面孔。如何表演的理想化,戈夫曼又列举出了以下几种情形:

首先,表演者要摒弃或者隐瞒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的动机和行为。其次,表演者在表演前要掩饰或纠正准备工作中犯下的失误。如,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记忆混乱,却装作镇定,从容不迫地讲下去,以掩饰自己所讲内容的乱序;第三,当个体向他人呈现某种成果时,他往往只呈现最终的结果,而掩饰制造产品的过程。如,某一位球员夺得年度MVP和得分王,但他不会让人知道为取得这些成绩他每天投几千个球来提高命中率;第四,表演者暗地里放弃或者牺牲一些易于掩盖的标准。如,一个家境一般的学生为了获得其他学生所谓的“尊敬”,会把大部分的积蓄用来购买名牌服饰或者时常装饰,而暗地里牺牲伙食方面的开支。

2、神秘化表演
    在交往过程中,为了将其演出神秘化,演员们总会限制表演者和观众们过密地接触。他们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使得观众无法理解演员们的表演,从而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正如无数民间故事和入,会典礼所表明的那样,神秘事物背后的真正秘密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防止观众知道这件事其实这句话基本上是解读许多“秘密”的一把钥匙,只要带有了秘密的特征,如通过仪式才可被告知,或者告示时极其庄严正式的氛围,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秘密。

3、补救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有时因互动双方有意或者无意的行为会造成表演的失败,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和当众吵闹。这些行为会破坏理想化的形象,使得表演前功尽弃。而补救表演就是用来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的。包括防卫性的补救表演如戏剧忠实、戏剧素养和戏剧规则三点措施。

想要达到戏剧忠实,就需要在剧班内部塑造高度的忠诚和团结,也要防止成员和观众建立起相互认同的联系;戏剧素养则要求演员们要具有专业素养,以使自己“装出理智和情感都摄入他正在呈现的活动之中的摸样,但又必须提防自己真的被自己的表演冲昏头脑”,以免破坏演出的效果。戏剧规则是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筹划。

观众和局外人也可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这样的措施我们称之为保护性措施。例如观众和局外人不要进入后台、对表演者的表演疏忽视而不见、对新手的宽容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表演者摆脱尴尬的境地。

如上所说,印象管理是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尽力展示一个合乎规范和期许的社会化的自我。可当我们联系一下当下的大众传媒时,有些人会反其道而行之,有人称这种表演是“反表演的表演”。你看,无论天涯猫扑,还是腾讯新浪,又或是凤凰网;各种帖子博文都在试图将后台搬到前台,好多人称其为“暴露癖”。上面提到,印象管理的实质是基于利益交换的。这种拿后台的私密进行炒作的方式,无疑是赤裸裸地交换:一方满足的是新奇,一方获得是关注度。这些炒作之人可谓是精通印象管理艺术。他们也许就是戈夫曼所说的那些“不协调角色”。剧场,本该是大家共谋和忠实的结果;可是被他们这么利用和出卖:将剧班的表演破坏,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其实,无论表演的形式如何出格,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也无非又是另一种表演,即反表演的表演。

 

三、表演无处不在、“真诚”何去何从

在社会的表演舞台上,有时可能不只是涉及到资源等物质性的利益,更有可能是些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寄托。不管是哪一种表演,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交换。例如,两个很好的朋友在一个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景里聊天,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后台,但是相对于那两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他们的前台。一方可能在聊天时会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和想法尽力地说给另一个听。看似和谐温暖的画面,根据上面所说,那竟然是一种表演,是相互在表演。一个人说出真实想法是想抒发下自己的情绪,另一个人耐心的听着则是为了获得倾诉者更多的信任。他可能不希望听另一个人的唠叨,但是作为朋友,社会角色早已经赋予了他任务:耐心倾听。这是角色内容内化的作用,是社会化的结果。

我们总是闭口不谈情感生活中有太多经济学常识的侵入,我们也不愿意承认经济学的帝国主义色彩已侵入到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当我们从某种程度某种范围上来理解它时,其实是合理的。如此,我们则不难理解那些情感和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了:甜蜜的一段恋情修成正果后,为何会再离婚?之前的他不是这样,他变了!诸如此类的疑问和不解。戈夫曼的拟剧论则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前台,是给别人看的;后台,则是自己实际的状况。谈恋爱时,双方都在向对方展露前台,可一旦结婚,各自后台暴露无遗了,于是便产生一些小矛盾,当这些矛盾扩大化之后,超过了双方的忍耐度,分手和离婚自然也就被提上日程。故而,为了维持情感和婚姻家庭生活,婚姻中就不可不做一些“前台表演”了。悲观地讲:此刻,情感生活又沦落成了下一个剧场,我们照样还是被设定好的主角。

人人都在表演,无处又不表演,那我们现在是谁?是自己吗?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每时每刻,不同的现场,我们都要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使是与朋友之间,理解了戈夫曼拟剧理论的我明知道对方在演戏,而我还是要演好朋友这一角色。当我读完《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后知晓了这一切,我该如何面对自己呢?我又该如何面对他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词,真诚:真诚存不存在?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们,经济理性的原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会被重用的。戈夫曼用“剧场”一词揭示了人际关系的互动,给我们呈现了“人人皆演员”的画面,也只是一个分析的假设,而不是一个经验的事实。当然,人不能完全按着本性活着,也不能完全违背自己的本性。但为了让生活变得美好,我们也不得不接受社会构建的事实,不得不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我们在某一互动中头脑里计算着得失时,表演便成形了;而当我们在互动中,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否计算过得失,是一厢情愿地参与某些互动时,还是表演吗?我想后一种情况是存在的。在一些情况下,我们的确没有运用过加减运算,没有计算过得与失,互动的真诚性依旧是存在的。生活本身是杂乱无序的,我们要在这样一种无序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你是秉持经济学到处殖民的立场,那你尽可以挥动着算盘走完一生;如果你不承认经济理性的魔力,那就在你认为需要坚持“真诚”二字的地方坚持着真诚。哪怕是在需要表演的地方,也请尽可能真诚地表演。因为你的表演对面,或许是别人的真诚。

 

参考文献:

[1]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 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启凤, 吴广丽,“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戏剧论思想解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