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藏高原的婚姻和土地》:一个书评
胡鸿保 林达
社会学视野网 2014年4月3日
2014-10-23

“艽野东南的民族”丛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人类学佳作。主编何国强教授(藏名“坚赞才旦”)领导的学术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南三江并流地区走基层、接地气,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对当地藏族、纳西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制度、民俗、宗教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前期已经有不少论文、译文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和《中山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目前这套丛书是长期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以下我们仅以《青藏高原的婚姻和土地:引入兄弟共妻制的分析》为代表,做一个简短的点评。

《婚姻和土地》研究的主题是青藏高原的兄弟共妻制,基调定在婚姻与土地的交互关系上。坚赞才旦与许韶明师徒两位作者立足于长期的(前后长达17)田野调查,以贴切的理论方法来透视这一古老的婚制,对相关因素作结构性的分析,通过大量田野研究和对各种材料深入分析,证明或补充了外国学者提出的若干假说,填补了某些观点固有的空白,有不少值得圈点之处。

西藏的生产类型主要是半农半牧和纯牧,前者最普遍,没有纯农,因此选点注意到兼顾各种生产类型,半农半牧调查点为多,纯牧和农牧加制盐各有1个,克服了孤证式调查的不足。他们的多个田野点分布在川、青、滇、藏四省区交界处的五县八乡。

《婚姻和土地》通篇贯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的理论。在这个隐性框架指引下,作者运用较大的篇幅来描述生产,几乎每一章都讲述了家庭面临的环境和应对的生计,导出兄弟共妻家庭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上和生育及养育后代上的分工协作,以说明较之于其他家庭,这种家庭在两种生产方面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如此,两种生产在此类家庭中是统一的,而不是二元的,它们互相决定,互相影响。

在和国外前沿研究对话的过程中,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基于调查得出的新见解。如对学术权威人士、美国藏学家戈尔斯坦(Melvyn C. Goldstein)进行商榷。戈尔斯坦直到晚年才有机会来到西藏,以前他提出的一妻多夫制紧密地围绕社会分层体系主要基于西藏以外地区的调查,那些地区与西藏的文化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提出兄弟共妻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分布而存在,但并未有多少西藏的田野材料支撑,戈氏的研究也没有把几种婚制联系起来做比较。《婚姻和土地》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在阐述每一个调查点时,都讲清社区中存在几种婚姻家庭形式,以突出兄弟共妻制的方式说明各种婚姻家庭形式利用资源程度(包括教育资源)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的婚姻家庭像马赛克一样契合在一起、彼此相维(参见第6364页的图及有关文字说明)。

作者证明了戈尔斯坦提出的一妻多夫制紧密地围绕社会分层体系,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地位的分布而存在,并且强调指出施行该婚制之目的,与其是对恶劣的自然生态和明显的社会分工的机械反应,毋宁是对藏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其中应包含相当程度的牧业)的有效适应。又揭示了一妻多夫制控制社区人口的秘密,证实了达拉谟假说(参见第359361页图及文字)的有效性,而且从社会结构上补充了该假说纯粹以生物关系为立脚点的不足。

亲属称谓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论题。摩尔根曾指出人类在“普那路亚婚”状态下,一个血缘亲属群内部可能存在十种基本的亲属关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Gerald D. Berreman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西段的Janusar Bawar山区找到了保留着类似婚俗的群体,他们的核心家庭保持着十种亲属关系,从而证明了摩尔根观点的正确。本书分辨了Berreman研究的婚制和中国境内藏区兄弟共妻制的联系与区别,借鉴前人成果,指出青藏高原行多偶婚(兄弟共妻和姊妹共夫)的核心家庭共有九种亲属关系,为深入分析家庭成员的关系,特别是妇女的地位指出了一条途径(参见第371页)。这在国内外均有开创性。

或可认为,《婚姻和土地》某些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前沿。该著作探索前人未曾涉及或涉及较少的领域,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例如,用田野个案揭示一妻多夫制中妻子在性生活方面以平均同房为手段来平衡诸夫关系,从而起到稳定家庭的重要作用。以往的同类研究对一妻多夫制下的夫妻生活缺乏实证材料,本书作者采取“卧底”方法亲自观察,并创造良好气氛询问当事人,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力图从主位出发,用充足而鲜活的个案铺垫,注意手段与目的交互递进,做出周到的解释。

又如,探讨了实行一妻多夫制社会里入赘婚情况下的财产继承问题。以往的同类研究不太关注入赘婚,没有将其看成共妻家庭的结构性事件。本项研究在说明兄弟数目较多的家庭时,紧紧抓住这个环节从两方面剖析:一方面指出兄弟不分家合娶一妻是以个别兄弟离家做上门女婿(不是出家入寺)为代价的,并且他们以放弃家产继承权为代价,从而交换到获取另一个家庭(岳父家庭)的家产继承权;另一方面肯定这一环节必须依靠妻子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妇女在家产的传递上起到关键的作用,本质上是她们把自己的财产继承权让渡给丈夫。

书里的许多观点是作者在之前的论文中提出过的。在谈到藏传佛教时较为注意分析佛教为兄弟共妻制的存在和延续提供的条件,而较少从反面探讨兄弟共妻制也是支持佛教兴盛的社会基础之一;提到卫星家庭是多余妇女的储存器,尚未深入分析多余妇女的构成。此书揭示了多余妇女的构成,特别是卫星家庭中觉嫫和扎巴的比例,从而说明了兄弟共妻制也是支持佛教兴盛的社会基础之一。

作者对兄弟共妻制做了动态描述,揭示了婚姻形态在家庭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代际传递会有垂直、水平和倾斜三型(参见第326页的表91),二是对某一个确定的家庭而言,婚姻形态并非一成不变,在家庭发展的周期中,存在着多偶制和单偶制的相对运动,作者探讨了各自的动力因素。

总之,《婚姻和土地》对一妻多夫这种特殊婚制(对某一民族而言又是普通而常见的)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图、文、表配备得当,内容丰富,参考书目全面,篇幅凝重,属于历尽艰辛调查取材,深思熟虑的产品,是本套丛书中学术水准最高的一部。

诚然,该著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历史维度不深,藏文文献史料采用不够;田野作业在地域方面有些局限,未能到藏北和阿里地区进行调研。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作者们对于此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成果。

 

中国人类学南派的创建者杨成志先生认为,民族学家应该用脚(通过实地调查)来做研究,而且民族学应该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异文化”、而非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何国强教授为首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组成的这个团队承继了这份学术遗产,并且能够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因此,这套丛书无论是在思想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何国强教授当年的指导教师黄淑娉教授为丛书写了“总序”。她指出,这套丛书坚持了民族学研究偏远之地的优良传统,同时强调多维视角,突出科研的前沿性、创新性及应用性,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研究具有弥足珍贵的作用,同时给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民族学提供了参考价值;在抢救和整理濒临绝境的原生态文化方面,体现了学术研究在增进国民福祉及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的作用,在为西部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并带动民族文化的保护性研究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注:《艽野东南的民族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成果,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底出版。丛书一套由7本著作组成,即《青藏高原的婚姻和土地:引入兄弟共妻制的分析》(坚赞才旦、许韶明著)、《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生计模式》(李何春、李亚锋著)、《独龙江文化史纲:俅人及其邻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张劲夫、罗波著)、《整体稀缺与文化适应:三岩的帕措、红教和民俗》(许韶明、何国强著)、《妇女何在?三江并流诸峡谷区的性别政治》(王天玉著)、《滇藏澜沧江谷地的教派冲突》(王晓、高薇茗、魏乐平著)、《青藏高原东部的丧葬制度研究》(叶远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