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结构与分层

 

《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
李强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
ISBN:978-7-5097-2550-4

 

 

丛书名:清华社会学讲义

内容简介:作者系国内著名的分层研究学者,此书不进对国外分层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而且还结合中国分层实际进行了分析,对于分层研究的学者以及希望了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

  第二节 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意义……………………………………………………5

  第三节 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7

  第四节 怎样看待各类社会分层标准……………………………………………………11

第二讲 传统社会分层理论……………………………………………………………………25

  第一节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25

  第二节 韦伯的分层思想…………………………………………………………………32

  第三节 涂尔干的分层理论………………………………………………………………41

第三讲 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49

  第一节 达伦多夫的社会分层理论………………………………………………………50

  第二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67

  第三节 布雷弗曼与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变迁的理论………………………………78

  第四节 普兰查斯的阶级理论……………………………………………………………86

第四讲 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95

  第一节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95

  第二节 帕金的社会分层理论……………………………………………………………109

  第三节 洛克伍德的分层思想……………………………………………………………121

第五讲 新涂尔干主义与中国的社会整合……………………………………………………135

  第一节 新涂尔干主义的分层理论………………………………………………………135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失范、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整合……………………………………142

  第三节 职业共同体与今日中国的社会整合……………………………………………151

第六讲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157

  第一节 美国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来源…………………………………………………157

  第二节 功能主义分层原则及其批判与修正……………………………………………167

  第三节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与中国改革以后的收入分配政策…………………………176

第七讲 阶级结构的测量:赖特模型与戈德索普模型………………………………………188

  第一节 赖特的社会分层理论……………………………………………………………189

  第二节 赖特阶级分类模型的应用………………………………………………………204

  第三节 戈德索普的阶级结构测量模型…………………………………………………217

第八讲 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测量……………………………………………………………231

  第一节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231

  第二节 倒丁字形社会结构………………………………………………………………240

第九讲 社会分层理论的新流派………………………………………………………………265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分层观点……………………………………………………265

  第二节 关于阶级死亡与没有死亡的争论………………………………………………274

  第三节 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281

第十讲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299

  第一节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特征…………………………………………………29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变……………………………………309

  第三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化………………………………………317

  第四节 政策变量对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影响…………………………………………328

附 录……………………………………………………………………………………………348

作者简介: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序

 

  本教材是笔者整理多年来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程讲稿的一点成果。“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门课程,虽然笔者已讲授多年,但是,一旦要见诸文字,还是颇费精力。整理这部教材的工作,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虽然经笔者的学生们的帮助,对笔者的讲课进行了录音,再誊写成文字,但由于涉及的文献很多,为求准确,都要一一核对原文,再加上整理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和观点,所以,基本上还是重新撰写了。

  现在,稿子终于完成,借此写序的机会,特别回顾一下笔者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程的经历。笔者接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2~1985年,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已改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研究生,所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关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白领阶层”。为准备论文,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阶级阶层的英文文献。当年,外文资料藏书最多的当属“北京图书馆”(现已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的“北京图书馆”还没有搬到京城西郊白石桥附近的新址,而是坐落在北海公园南门文津街,文津街的名字听起来就那么有文化感。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笔者成为“北图”的常客,日复一日地读遍了所有可以找到的有关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英文著作。这对笔者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学训练。也可能正是这一时期的阅读,促使笔者后来走上社会学的道路。

  1985年暑期,笔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后,在人民大学留校任教,但并没有继续原来的专业,而是“改行”踏入社会学领域。在社会学方面,笔者最初讲授的课程,也并不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记得当时讲过的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指标体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美国社会问题等。笔者最初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课程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最开始是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开设专业课,后来也为社会学系的本科生讲这门课。这一阶段的部分讲稿,后来结集出版,就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1993)一书。这本书更多侧重实证研究,分层的基础理论都集中在前两章,后面的十章主要是对中国阶级阶层的实证分析。自90年代初开设这门课以后,一直到笔者离开人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由笔者承担。讲授该课程的次数究竟有多少,笔者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是,讲课虽然多,却没有专门撰写供学生用的教材。倒不是不想写,主要还是由于课题、调研,以及撰写其他论文的事情太多,来不及写教材。1999年,笔者离开中国人民大学,加盟清华大学,与同仁在清华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在招收社会学研究生后,笔者即开始开设“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课程,在大约七八年的时间里,也是多次讲授这门课程。

  掐指算来,笔者讲授这门课程也有16年以上的历史。按道理,讲了这么多年,早就应该有专门的教材。但笔者的习惯,是并不安于用一种固定的讲稿来讲课。古希腊先贤赫拉克里特讲得有道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回顾笔者多年来的讲授,也是每次都有所变化,有时候着重讲收入分配,有时候则着重讲声望分层或权力分层。起先的讲授,比较偏重对中国社会分层的实证分析。如果看1993年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一书 ,就会发现,该书比较多的是分析中国阶级阶层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问题。该书特别对中国社会的六个主要社会群体进行分析。这六个群体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干部、个体户与私营业主,以及社会贫困层。所以,如果与1993年的书相比较,本书的侧重点则完全不一样了。

  本书侧重介绍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将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理论流派都涵括在内。这样就遇到一个问题,即这些源于欧美社会的理论,究竟如何与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实践相接轨,换言之,怎样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的阶级、阶层的实际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同意特雷曼(D.Treiman)的观点:人类社会在结构上是具有相似性的。因此,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理论也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在阐释各个流派的理论和代表人物之后,总是要联系中国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分析。比如,运用达伦多夫调节社会冲突的思想分析今日中国的和谐社会;运用涂尔干和新涂尔干主义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分析中国的社会整合;运用帕金的“文化缓冲带”思想剖析中国的“社会缓冲带”现象;等等。总之,本书介绍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目的还是为了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实践。

  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体系极为庞大,而本书只有十讲,这样就必须有所取舍。那么,究竟应该讲哪些,不讲哪些呢?本十讲的内容都是社会学社会分层的最主要理论,包括传统分层理论的最主要流派,以及从传统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新韦伯主义流派、新涂尔干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流派、新自由主义分层流派、后现代文化分层流派等。本书还特别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介绍了社会结构测量的方法,包括定性的测量方法和定量的测量方法,并探索了用这样的测量方法,怎样测量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那么,舍掉的内容有哪些呢?首先是舍掉了社会流动方面。本书第七讲在介绍戈德索普的观点时,虽然也涉及社会流动的理论,但社会流动不是本书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本书书名强调的是“社会分层”,而不是“分层与流动”。如果对社会做简单分层的话,可以分为:社会上层、社会中间层和社会下层。所以,在社会分层的讲课中,笔者过去也分别讲授过有关社会上层或社会精英的理论、社会中间阶级或中产阶级的理论以及社会下层阶级的理论。此次由于篇幅所限,整理讲稿时间又紧迫,这一部分没有包括,以后再版时争取能够囊括进来。

  本书成书过程中笔者的学生叶鹏飞等帮助录音笔者的讲课和誊写文字;另一位学生李卓蒙帮助笔者做了本书附录三个量表的整理工作。另外,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清华大学毕业的童根兴编辑做了很多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所有帮助笔者完成本书的学生、友人,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笔者深知,成就一部书稿而又没有任何错误,实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本书稿虽然经笔者本人和童根兴阅读多次,但每读一次还是能够发现错误,这着实也令笔者心惊胆战、诚惶诚恐。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给予指正,不吝赐教。

 

                                      李 强

                                      2008年4月15日

                                      于清华园蓝旗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