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结构与分层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
李强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
ISBN:978-7-5097-3092-8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农民工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特征、社会地位与社会功能、该群体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关系、农民工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难题、发展的前景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具体研究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家庭模式、汇款现象、社会保障、与市民的关系、流动人口的内部结构以及中国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提出了三元社会结构的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概述/1

第二章 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18

第三章 影响我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28

第四章 农民、农民工的社会融入/53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农民工的就业/81

第六章 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96

第七章 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116

第八章 农民工的初次与再次职业流动/131

第九章 农民工的家庭模式/145

第十章 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160

第十一章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179

第十二章 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关系/187

第十三章 城市农民工的被剥夺问题/205

第十四章 扩大中产阶层战略与农民工地位上升之途径/231

第十五章 农民工的两种分化模式/254

第十六章 城市外来人口两大社会群体的差别及其管理对策/269

第十七章 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279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293

第十九章 我国城市布局与人口高密度社会/312

第二十章 三元社会结构与城市农民工/326

第二十一章 关于流入城市农民研究的一些理论/345

作者简介: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  言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一书探讨农民工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特征,社会地位与社会功能,该群体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关系,农民工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难题、发展的前景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笔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2004年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本书的第一版。在第一版前言中,笔者曾经总结了当时该研究试图验证的十五个主要观点。

  《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一版)于2004年12月出版后,有幸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11月),这是该次评奖“社会学学科组”唯一的一等奖,评审过程是通过网上打分完成的,评审后又登报公示,应该具有公开公正性。在此,笔者对于评奖委员会、评奖专家和公众给予的肯定表示谢意。

  承蒙读者厚爱,第一版的所有书已经售罄。在编辑本书第二版的时候,笔者首先考虑到的是增删的问题。哪些在今天看来还是有意义的,哪些由于时代的变化已经不能解释现实了,哪些是新的研究应该补充的。这样,笔者借此机会谈谈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所有的调查数据都会迅速变旧、老化,那么,我们怎样使得实证研究的学术之树常青呢?

  社会学的实证数据调查研究确实是件非常艰苦的工作,我们不断地进行新的调研,但是,飞速的时光又不断地将我们的新数据变为陈旧的数据。那么,我们研究的意义究竟何在?笔者以为,社会学学术的研究结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宏观学术结论、中距学术结论和微观学术结论。宏观学术结论不是很容易得出的,主要的宏观理论如功能理论、冲突理论、进化理论、结构理论、文化理论等,知识渊博的老一代社会学家已经做出了很多的论证,在这方面,后来的学者要想做出重要的宏观理论流派的创新具有较大的难度。再者,宏观理论与具体的实证数据联系不是那么紧密,所以,其生命力往往要长久些。而微观学术结论是与实证数据联系最为紧密的,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比如针对当前的收入分配政策、住房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社会问题做出的研究,时效性很强,时过境迁,数据陈旧了,对策的现实意义也就失去了。然而,在宏观和微观两者之间的“中距学术结论”,亦称“中距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却最具社会学的学术特征,一方面它依据实证数据,另一方面,它所得出的又常常是涵括较宽领域、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结论。由于中距理论揭示的社会规律是普遍的,所以,它们往往不会因为没有更新数据而失去效力。

  而本书的很多研究恰恰符合“中距理论”的特征,即依据实证的数据、个案等调研成果,得出了能够涵括较宽区域、较大范围的理论观点。比如,本书在研究农民工汇款中提出的“边际心理效益”的观点,尽管数据不是最新的,但是,得出的结论是有持久解释力的。又如,本书通过分析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发现农民工比市民更频繁地换工作,但是,农民工换工作没有“地位继承”和“地位积累”,相比之下市民的地位上升有“档案资料”、“职称评定”做后盾,所以,农民工显然处在地位上升的弱势位置上。此外,第四章关于“不融入”与“半融入”的观点,第七章关于农民工底层精英的证明,第九章关于农民工五种家庭模式的分析,第十三章关于“多阶剥夺”、“剥夺链”、剥夺与社会稳定关系的观点,第十九章关于巨型人口高密度社会的分析等等,都属于社会学“中距理论”的研究。因此,此次再版中,笔者仍然保留了这些研究的原数据资料,因为结论就是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得出的。

  此次再版,更新的是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些数据。删去了原第二章,即关于流动人口状况的一章,由于今天的流动人口数据与当年的已有很大变化。增加了社会融入(第四章)和扩大中产阶层战略与农民工地位上升途径(第十四章)两章。笔者以为,第十四章,对于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的关系具有结论性或总结性的意义。笔者在这一章提出的问题是:怎样让“农民工”进入中间阶层或中产阶层的队伍中来?笔者给出的办法是通过“技术地位上升”的途径,笔者的研究证明,我国农民工的大多数是有“技术”、有“手艺”的,他们中很多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在任何国家都可以达到“高级技术工人”的水平,但是,数据调研证明,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为农民工创立切实可行的实现技术地位上升的社会阶梯,所以,作为结论,笔者提出了“恢复八级工制度”的观点。此外,对于其他各章也都作了或多或少的修正。

在此,笔者也特别感谢本书一版和二版写作中很多友人、同事、学生给予的协助、帮助,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的细心校订工作。笔者也敬希读者对于本书的疏漏、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李强

2011年12月20日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