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社会管理的宗旨是为了获得一种理想的秩序,然而,到底何种秩序为理想?以及如何可能?这是人类社会管理漫长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本书在不同国家的比较中不断追寻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秩序的溯源,本书认为,合作秩序可能是人类各种文明殊途同归的一种结果。在一种超越“控制”和“吸纳”的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构建中,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进行深层次多侧面的透视,尽管是复杂而困难的,但是对中国未来的社会管理来说,又极富深远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6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12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8
第二章 合作秩序与社会管理:一种分析框架………………………………………………32
一 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的历史梳理………………………………………………………32
二 合作秩序与社会管理…………………………………………………………………54
三 社会管理合作秩序达成的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66
第三章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和现实审视…………………………………………81
一 中国历史上的一元统摄传统与基层社会自主性的共存……………………………81
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总体性社会”特征和
社会管理“行政性整合”的日趋强化………………………………………………86
三 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总体特征:“控制—吸纳—协作”模式……………93
第四章 中国社会管理的核心困境及原因探析………………………………………………111
一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核心困境:有效合作治理机制的缺失………………………111
二 中国社会管理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现实考察维度之一
——资源依赖的视角…………………………………………………………………113
三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分析维度之二
——组织自主性分析…………………………………………………………………135
四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中有效合作机制缺失的分析维度之三
——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分析………………………………………………………138
五 我国历史上公共领域保证权责对等机制的长期缺失………………………………154
第五章 比较与行动视野中的合作秩序建构…………………………………………………157
一 从政府层面看,各国在达成合作秩序方面主要是
构建了一些制度化的合作机制………………………………………………………157
二 从非政府组织层面来看,达成合作秩序的主要
做法是围绕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问题构建如下几种机制………………………161
第六章 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理念及演进路径………………………181
一 转型期中国社会管理的理念:超越自治与控制张力的合作………………………181
二 转型期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路径构想之一:
释放和拓展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空间………………………………………………184
三 转型期中国“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路径构想之二:
构建非政府组织责任机制……………………………………………………………196
第七章 结语……………………………………………………………………………………232
主要参考文献……………………………………………………………………………………238
后 记……………………………………………………………………………………………251
作者简介:陈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序
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执政党、政府和知识界逐步认识到了构建和管理社会领域的重要性。在一个已经出现深度社会分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中,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
在西方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中,尚缺少与“社会管理”完全对应的词语,与社会管理相近的词语主要有社会秩序、社会规制等,而这些词语都无法单独完整地表达中国语境下社会管理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管理的内涵可谓深远,范围可谓宏大,它犹如一个多棱柱,具有丰富多样的侧面。在这样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学术生态中,作者颇具独创性地选取了社会组织这样一个特别需要给予学术关注的侧面。作者强调,这是由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特殊性所致,其特殊性在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客体主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从而,以社会组织主要是非政府组织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管理的切入点,把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管理巧妙地联系起来,从社会组织的视角探讨当前社会管理模式的重构问题,该选题显示了浓郁的学术价值和作者贯穿于理性研究中强烈的现实关怀。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莱斯利·李普森(Leslie Lipson)曾经说过,“不探究过去,就不能准确地把握现在,更无法描绘未来的行动过程。”现实的政治固然意蕴着对未来理想的诉求,却同样无法避免接受历史逻辑的修剪。本书以社会组织作为观察和分析的中轴,通过翔实缜密的资料,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历史轴卷。作者在中西方历史文明的比较中清晰地展示出中国社会管理的特性,即:西方文明的核心是“契约”,西方历史上往往呈现因分裂而竞争,因竞争而契约的现象,充溢着公平交易与合作的精神;而中华文明的关键词则是“稳定”和“统一”;而中国历史上尽管朝代更叠生生不息,有一点总是不变,即权力总是资源配置的终极决定者,是纵向的权力而不是横向的契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资源配置方法,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步完成了对社会的控制和异化。在这两种存在较大差异的文明背景中,社会管理特性同样形态各异。由此,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是大一统与社会自主性兼具,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性却很奇特地交织在一起。然而,权力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却使中国现实的社会管理呈现出“控制—吸纳—协作”的复杂、多重性特征。
政治学和行政学研究从来不回避制度构想,几乎是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开始,讨论行为与制度设计,寻找一种至善的统治方式,始终占据着政治学的核心地位,成为政治学研究永恒不衰的核心主题。政治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总是要面对人类的一些共同的基本问题,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权力配置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本书并不仅仅止于对历史的简单叙事和现实的描述,而是在充分展示了社会管理精彩纷呈的历史和现实之后,将结论奠基于可靠的资料和细致的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管理模式的重构进行了有深度的学术想象。本书进一步提出要在控制与自治下构建一种有张力的平衡机制,即有效的合作机制。值得特别提及的是,作者强调,构建有效合作的社会管理模式不仅仅止于技术及程序上的完美,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对公共精神的期待,包括传统公共精神的弘扬和现代公共精神的重建等,这一点我很认同。
如果说“治理就是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那么,在对同样问题不断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替代性选择方案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的出版同样无疑为人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文本,而且论著阐述的设想本身也是可供选择的治理思路之一。
总而言之,本书视角独特,研究路径清晰,运用方法得当;资料挖掘深入,分析缜密周详,并在细致深入分析基础上形成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反映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然而,学无止境,希望陈华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严 强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