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以统一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调查设计为前提。中印双方均从最基层的田野调查入手,对两个国家农户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开展比较研究。这是中印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主要发现有:中印农民总体社会保护程序较低,普通存在权利失效;农民对基础性社会保障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印在土地制度方面的差异导致两国在农民社会保护上的差异;家庭、土地、的农村社区的功能弱化导致农民权利的失效;政府在农民保护方面均存在失职。
目录
序 言……………………………………………………………………………………………1
前 言……………………………………………………………………………………………1
第一部分 龙象之争还是相互学习
——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研究总报告
一 引言…………………………………………………………………………………………3
二 文献综述……………………………………………………………………………………3
三 研究的内容、框架、中心论点和方法……………………………………………………12
四 中印两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的比较……………………………………………………21
五 基于村庄调查的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研究的主要发现………………………………26
第二部分 中印农村社会保护若干领域的比较研究
引 言……………………………………………………………………………………………46
报告一 中印农民食品安全状况比较研究……………………………………………………47
报告二 中印农民住房安全状况比较研究……………………………………………………73
报告三 中印农村就业保障状况比较研究……………………………………………………84
报告四 中印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状况比较研究………………………………………………119
报告五 中印农民健康保障状况比较研究……………………………………………………141
报告六 中印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状况比较研究………………………………………………164
报告七 中印农民老年保障状况比较研究……………………………………………………193
报告八 中印农村意外事故保障状况比较研究………………………………………………220
专题报告 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江苏、甘肃两地农户的案例调查与分析………250
第三部分 农村社会保护政策及其传导
——中印农村社会保护制度与机构调查
引 言……………………………………………………………………………………………262
一 中国方面调查地区农村社会保护的制度与政策研究……………………………………263
报告1 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演变、现状与特征 …………………………………263
报告2 甘肃省定西市农村社会保护状况调查 …………………………………………278
报告3 江苏省姜堰市梁徐镇坡岭村村情与农民社会保护状况调查 …………………292
报告4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红岘村村情与农民社会保护状况调查 …………………304
报告5 江苏省姜堰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310
报告6 甘肃省渭源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调查 ………………………………318
报告7 江苏省姜堰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调查 …………………………………………327
报告8 甘肃省渭源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调查 …………………………………………336
报告9 姜堰市乡镇卫生院的经费保障情况 ……………………………………………347
报告10 甘肃省渭源县政府卫生投入在县、乡、村卫生机构之间的配置……………352
报告11 对姜堰市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调查报告………………………………………359
报告12 对渭源县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调查报告………………………………………372
二 印度方面农村社会保护的制度与政策调研………………………………………………384
报告1 印度喀拉拉邦塔利库拉姆村社会保护状况调查 ………………………………384
报告2 印度喀拉拉邦基础教育制度考察报告 …………………………………………401
报告3 对印度奥里萨邦农村社会保护情况的调查 ……………………………………411
报告4 印度非政府组织在提供社会保护方面的作用
——印度个体劳动妇女协会(SEWA)开展保险业务的情况…………………422
报告5 印度考察笔录(2005年,2007年) ……………………………………………436
第四部分 数字背后的故事
——中方问卷调查农户的案例访谈精选
引 言……………………………………………………………………………………………444
中方样本村的案例访谈…………………………………………………………………………446
附 录
附录一 中印两国及各自调查地区基本社会经济指标比较…………………………………495
附录二 社会保护指数的说明…………………………………………………………………511
作者简介:张晓山,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序 言
为贫穷和弱势人群提供社会保护的挑战是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有众多农村人口又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当经济发生变革,为穷人提供社区支持的传统社会机制瓦解时,希望政府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保护机制的需求在逐渐增长。不均衡的发展和对城市增长的偏重意味着农村人口经常被甩在发展进程的后面。理解这些进程和识别需求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关键一步。重要的是让决策者理解社会保护的作用:不仅仅是需要为那些遇到问题或在市场上竞争失败的人提供安全网,它自身就是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保护应该被视为是给予穷人基本保障的一种手段,从而使他们能变得更有活力,能抵御冲击,其生存状况能得到改善。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来说,满足他们对食物、住房、就业、卫生、教育机会、土地权利以及老年保障的需求都是社会保护范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关系到穷人的权利和能力建设,使他们能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福特基金会亚洲社会保护项目始于2002年,当时我还是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该项目旨在支持亚洲跨地区的研究,探讨一些共同问题,并交流经验。项目的目标是在社会保护议题的全球讨论中鼓励一个区域发出共同声音。这样,中国和印度的经验对比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中印两国都是有大量农村人口的大国,两国都在进行深刻的经济变革并持续增长。两国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但它们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发展路径又差别很大。由张晓山教授带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团队和科南教授(K.P.Kannan)带领的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喀拉拉邦)的团队开展的合作研究为两个国家的经验比较提供了机会,通过比较和对照,能够更加深对需求的理解,并能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取教益。
该项研究进行了数年。首先确立了共同的研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两国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互访并深入到基层。他们制定了共同的问卷并在选定的村庄开展调查。所进行的研究涉及一些特定领域,如食物保障、土地保障、住房、就业、教育、卫生、妇女权益、老年保障以及对灾难的应对等。该项目所特有的丰富和多样的内容使得在研究进程中就已产出许多独特成果,现在所有的重要成果又荟萃到这本书中。尽管存在许多地区差异,研究者们清楚地识别出了一些共同的需求和教训。在中印两国,为农民提供的社会保护都很薄弱,但农民对社会保护的需求却很迫切并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和地方社区的保护机制已经衰落,但政府尚未发育出有效的体系来取代它们。在政策的执行上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当政策通过不同的政府层级传导到基层时,政策的扭曲也就随之产生。在动员社会力量方面也有经验可对照,印度要比中国更多地依赖于非政府的投入。本书的研究深度体现于多层次的分析,研究广度则体现在所探讨的问题涉及的多个领域。
该项研究将共同的方法论和坚实的经验基础相结合,为两国的比较研究闯出了一条新路。它使来自于两国的学者团队能在农村基层开展共同研究;它把丰富的经验基础和对经济、治理和政策环境清醒而成熟的思考结合在了一起。它建立了学术及研究的联系,这将提升未来的交流水平。它使我们加深了对这两国农村发展面临挑战的理解,并使我们更明确了能够从中汲取的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我向研究团队在这样一项复杂研究中的献身精神以及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我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广为传播并能为中印两国之外的人们所知晓,这样我们大家将都能从中受益。
华安德
阿得雷德大学荣誉教授
2011年3月
(翻译:张晓山)
前 言
这部关于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研究的近60万字的书稿即将与读者见面。此项研究自2003年启动,2007年完成问卷分析和成果的汇总,此后又经过多次研讨,吸取各方面意见,开展后续研究,对成果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结集出版。多年的艰辛终于拨云见日,此中的甘苦,唯有亲身经历者才能领略。
本书的内容是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亚洲社会保护大项目中的一个项目,名为“中印农村社会保护的比较研究”。这是所有项目中唯一的两个不同国家的研究机构进行紧密型和实质性合作的比较研究项目,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中方的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负责人是张晓山研究员;印度方面的研究机构是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喀拉拉邦),课题组负责人是科南教授(Professor KP Kannan)。所说的紧密型和实质性合作是指双方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总体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都基本相似,在既定的中印两国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背景下,对相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课题的中印比较研究的内容正是当前的热门题目,但现有的中印比较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通过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来进行比较。本项研究以统一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调查设计为前提,从最基层的田野调查入手,对两个国家农户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开展比较研究。
这种紧密型的合作比较研究需要通过双方课题组成员充分的交流、研讨和互动,建立起合作研究所需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达成研究进程和技术路线的共识,形成比较研究所需的基本相同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所有这些工作需要双方的资金投入、精心培育和时间的积累。
从2003年到2005年,中方课题组成员崔红志、刘建进、陈前恒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先后参加了荷兰社会发展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ISS )举办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培训班,系统学习社会保护的理论,并到印度进行实地考察1个半月,了解印度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向穷人提供社会保护的做法和经验。
2004年5月,印度课题组负责人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Dr.Pillai)赴中国访问。期间,在中方课题组负责人张晓山研究员和崔红志副研究员的陪同下,印度专家在安徽霍山环境扶贫发展中心进行了调研、考察,与霍山县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县妇联等单位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具体考察了霍山的农村,对社区基金、妇女活动小组、农村合作医疗、竹农协会、茶叶协会、农村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有了实感。
在霍山县考察结束后,中方课题组成员和印度专家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举行了关于执行该合作研究项目的研讨会,双方在研究框架、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等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2004年6月,中方课题组张晓山研究员和刘建进研究员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洲社会保护项目讨论会。期间,与出席会议的印方课题组负责人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就开展合作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形成了项目进展和执行的路线图。
2004年12月,中方课题组张晓山研究员和杜吟棠副研究员访问了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喀拉拉邦)。期间,他们与印方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进行了探讨,对调查问卷的框架和基本内容达成了共识;他们在印方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的陪同下,参观、访问了印度喀拉拉邦的农村社区,增加了对印度农村调查地区的实感。
2005年4月,中方课题组成员先后在河北省青县和江苏省姜堰市就设计好的村问卷和农户问卷进行了试调查。
2005年5月9—30日,中方课题组在江苏省姜堰市进行调研。参加此次调研的有课题组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17人。调研人员在该市的梁徐镇坡岭村和沈高镇夏朱村完成了农户501份问卷调查;并对村、乡(镇)、县(市)和县(市)以上四个层面的公共服务机构做了相关调查。
2005年7月11—31日,中方课题组在甘肃省渭源县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进行。参加调研的有课题组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甘肃省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共15人。调研人员在该县清源镇红岘村和会川镇西关村做了505份农户问卷,并对村、乡(镇)、县(市)和县(市)以上四个层面的公共服务机构做了相关调查。
在2005年初,印方课题组也对喀拉拉邦的塔利库拉姆村(Talikulam)和奥里萨邦的萨森村(Sasan)1064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调查。
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再次访问中国。10月30日,科南教授、皮莱博士和中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双方各自介绍了农户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结果。
10月31日至11月5日,张晓山研究员、崔红志副研究员、博士生梁怡以及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的王晓芳研究员陪同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赴中方调查地区甘肃省考察。期间,中印专家与甘肃省社科院的范鹏院长等进行了交流。在渭源县考察期间,与渭源县政府以及县财政局、教育局、农业局、卫生局、扶贫办、民政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土地局等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分别在渭源县的会川镇和清源镇参观了会川镇中心小学、会川镇卫生院、西关村卫生所、清源镇卫生院、红岘村小学;走访了一些农户,对课题的比较研究对象——中方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社会保护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07年1月底,张晓山研究员和崔红志副研究员对印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科南教授和皮莱博士的全程陪同下,考察了印方调查地区奥里萨邦的萨森村。在考察期间,中方研究人员听取了村官员的介绍,走访了农户、学校、卫生所和公共工程工地。对课题的比较研究对象——印方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社会保护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后中印双方借助在中国、印度或第三方国家参加研讨会的机会,相互交流问卷分析、研究成果汇总等,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仅中方研究人员就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10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此次出版的书稿应该说是中方研究成果的最终集萃。
这项研究不是基于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而是以样本村庄整体为单位的案例研究。通过深度的住户调查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和了解村和农户的社会与经济状况。这种研究的特色是:(1)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从国家之间、省与省、邦与邦、省与邦之间的比较到农户的比较。(2)从最底层农户的角度来看宏观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的效果。以宏观制度的比较作为视野和框架,把最基层的农村、农户的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作为比较的基础。(3)在各个专题与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案例研究与统计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将对农村住户的问卷调查和基于深度访谈的案例研究相结合。由于对中国四个样本村的问卷调查都是课题组成员和社科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自己来做的,在做问卷调查的同时,他们也就了解到的所调查农户的许多其他情况,顺便做了近百个有代表性农户的案例研究。可以说,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户)都是一个故事,一个个个体对问卷的回答组成了数据,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勾勒出一定群体的状况,但数据分析却不能反映出组成数据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及他们的故事。案例研究可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这样就能从各个角度对农村不同家庭的情况进行全景式扫描,最终村所有调查农户的问卷及一些深度访谈的案例就能反映出在转型期(市场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村的农户在从传统向现代、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的分化,他们对社会保护的不同需求以及享受社会保护的现状。(4)研究公共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央的政策在一级一级往下走时,有些政策就逐渐走样变形。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了解最基层农户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政策,及他们对政策的评价。如果政策扭曲变形了,那么在传导过程中是如何变异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书稿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文献综述、 研究的方法论、中印两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以及基于村庄调查的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研究的主要发现等几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中印农村社会保护若干领域的比较研究,共涉及食品、住房、就业、义务教育、健康、妇女权益、老年以及意外事故等八个领域。鉴于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在第二部分还附上了专题报告“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第三部分是与中印农村社会保护相关的制度与机构调查,包括中方课题调查地区农村社会保护的制度与政策研究和印度方面农村社会保护的制度与政策研究。第四部分是中方问卷调查农户的案例访谈精选。为了便于读者查找和参阅,本书的参考文献没有统一放在全书最后,而是分别附在每个部分的各章之后。最后是附录,附录一为中印两国及各自调查地区基本的社会经济指标;附录二为社会保护指数的说明。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得不忍痛割舍第二部分的两个附件(崔红志副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农民食物保障的历史回顾》和龚晶博士所著的《中印农村商业人身保险的比较分析——基于对中国江苏省和甘肃省的调查及与印度的比较》)以及第三部分的三个调查报告(龚晶博士所著的《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姜堰支公司的调查》和《从商业保险管窥农村社会保护——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渭源县支公司为例》以及陈前恒和梁信志两位博士所著的《对姜堰、渭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在此谨向作者们致以深切的歉意!
本书第四部分的案例是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我们的博士生们同时进行的深度访谈,原来有近百个,但遗憾的是,同样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得不割舍大部分的案例,我对这些当年带着感情、辛辛苦苦做访谈的学生们深感歉疚。我希望今后两年内我们能对当初调查地区的访谈农户做一次回访,了解几年后他们经济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出一本完整的案例报告文集。
本项比较研究的主要发现在本书第一部分有详细论述,现仅在此点一下题。
(1)中印两国所调查村庄的农民总体上享受社会保护的程度较低,普遍存在权利失效的情况。
(2)中印两国所调查村庄农民对基础性社会保障的需求更加迫切,并由此直接影响对意外事故社会保障的需求。
(3)中印两国在土地制度方面的差异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两国在农民社会保护一些方面的不同现状和采取的不同政策措施。
(4)家庭、土地和农村社区等传统社会保护手段的功能弱化甚至失灵导致农民资源禀赋权利和交换权利的失效。
(5)在社会保护方面,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从中方和印方课题组2005年对各自国家样本村的调查看,中国和印度在这个问题上都存在政府的失职,消除社会保护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还很艰巨。
(6)中国与印度政府向农民提供社会保护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政府失职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他社会力量来弥补社会保护方面的缺口,在这方面,印度的做法可资借鉴。
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对中印两国农村社会保护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印两国农民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需求,了解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处状态,更深入地认识乡村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和公共政策体系对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影响。这些问题与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社会经济转型,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紧密相连,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本报告所有的发现和结论只限于所调查地区的样本村庄和农户,没有论及我们2005年调查之后这五年中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的状况。同时,这次的中印比较研究,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但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希望能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开拓前进。
本书中对印度村庄调查的数据分析都基于印方课题组为我们提供的研究报告,我们并未能对印方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在此一并说明。
这部沉甸甸的书稿凝聚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也体现了许多人士对该课题研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该项课题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此一并致谢!
本项研究得到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华安德(Andrew Watson)教授、费约翰(John Fitzgerald)教授、莎琳(Sarah Cook)博士、贺康玲(Kathleen Hartford)博士和白爱莲(Irene Bain)博士对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印度发展研究中心(喀拉拉邦)的柯南教授和皮莱博士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印比较研究中与我们通力合作,并为我们的中印比较提供了印方课题组的调查研究成果,使我们的比较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荷兰社会发展研究所的Ashwani Saith 教授一直倡导中印的合作研究,并从始至终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参加江苏省姜堰市坡岭村和夏朱村农户问卷调查和姜堰市机构调查的共有17人。其中6人为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张晓山研究员、刘建进研究员、杜吟棠副研究员、崔红志副研究员、齐莉梅博士和陈前恒博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杜旻、宋茂华、梁信志、龚晶、梁吉娜、李文、于宇、蒋静浩、杜妍妍、李军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张斌同志参与调查的协调和日常管理,付出了大量心血。
甘肃省渭源县的调查采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的方式进行,参与人员共有16人。其中5人为课题组农发所的研究人员(张晓山、刘建进、杜吟棠、崔红志和陈前恒);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杜旻、宋茂华、梁信志、龚晶和于宇。甘肃省社科院委派参加调研的研究人员为:王晓芳、高永敏、沈冯娟、马宁、许振民、温波。
时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的于利中同志和甘肃省社科院的范鹏院长对我们在这两个地区的调查给予了大力支持。江苏农业厅的王永作研究员为江苏省调研点的选取和协调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甘肃省社科院的王晓芳研究员负责甘肃省调研的选点和协调工作,并主持完成了定西市的调研工作。甘肃省社科院参加定西调研的人员还有:高永敏、马大晋、霍晋涛。
在书稿的撰写过程中,崔红志、陈前恒、刘长全、杜旻、龚晶、宋茂华、梁信志、李文和梁吉娜完成了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相关领域的中印比较、相关机构和制度的调查报告以及部分案例。杜吟棠完成了两个调查村的社会保护情况调查,并撰写了《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专题报告。刘建进和齐莉梅对书稿的撰写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张晓山和崔红志协调组织了整个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本书稿最后的编撰和定稿工作由张晓山、崔红志和刘长全完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谢寿光社长一直关注本书的出版,并从书的题目、内容到体例等方面都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的邓泳红主任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责任编辑任文武工作认真负责,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书稿的编校工作,使本书得以按计划出版。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在此谨致谢忱!
我们还应感谢社科规划办在本书纳入社科成果文库后的一系列程序性工作中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对江苏和甘肃两个调查地区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我们调查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这部书稿的问世与他们的努力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如果说这部书稿在学术上还是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中印比较研究有了一些发现,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他们。
张晓山 写于辛卯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