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其他

 

《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
[英]亨利•伯恩斯坦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ISBN:978-7-5097-2755-3

 

 

丛书名:农政与发展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以简练的笔触、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分析能力,为读者展现了清晰的农政变迁历史。

目录

中译者序…………………………………………………………………………………………1

前 言……………………………………………………………………………………………1

致 谢……………………………………………………………………………………………1

引 言 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1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19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起源与早期发展…………………………………………………………37

第三章 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57

第四章 农耕与农业:从本土到全球…………………………………………………………91

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世界农业………………………………………………………117

第六章 资本主义农业与非资本主义农民?…………………………………………………133

第七章 农村的阶级形成………………………………………………………………………153

第八章 阶级的复杂性…………………………………………………………………………173

重要词汇…………………………………………………………………………………………187

参考文献…………………………………………………………………………………………194

术语表……………………………………………………………………………………………204

人名表……………………………………………………………………………………………212

作者简介:亨利·伯恩斯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发展研究系著名教授。

中译者序

                     叶敬忠

 

  作为学者,通过读书与古今中外素昧平生的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交流,已属幸事,若能与志同道合的学人于当世相遇,则更为莫大的殊荣。2009年5月3日,我在首都机场等候未曾谋面的萨图尼诺·博拉斯教授。我们都期待对方是满头白发、戴着眼镜的儒雅学者,但同为运动短衫和双肩背包的一身装束,令我们均未能在第一时间辨识出彼此。几番接触下来,我们深感志同道合:虽已入不惑之年却倍觉人世诸多困惑。博拉斯教授极富学术想象力,“农政与发展研究丛书”便是他许多宏伟计划中的一个。在中国社会,包括学术界,一切以“大”为“正统”叙事的背景下,“小书”系列的思想令我振奋不已;首先推出的亨利·伯恩斯坦教授的《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更令我重拾“久违”之快乐。

  亨利·伯恩斯坦教授讲课声音洪亮、风趣幽默,而他的数篇关于商品拜物教方面的论文却晦涩难啃。因此,尽管我与他相遇已有近10年的历史,对翻译他的著作始终心存忧虑。随着翻译和译校工作的推进,此前的担心逐渐散去,我越发领略到本书简约而深邃、质朴而意蕴悠长的阐述风格。也许,只有伯恩斯坦这样的学者,才能在学术的巅峰时期实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本书以阶级分析的视角,讨论了农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权力、财产、动力与社会关系。作者从农业耕作的大背景出发,询问了一系列貌似简单的问题:谁是农民?农民在历史上如何演化?与农民有关的其他群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系如何嬗变?这些变化发生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维度之下?对于这些疑问,伯恩斯坦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与敏锐的分析能力,带领读者从容地徜徉于农业与农民的历史长河之中。他以简洁的笔触,解读了资本主义前、中、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内,资本主义社会的农政变迁。对学者而言,能够把握好世界历史、世界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并非易事,倘若要从中勾勒出农民和农业的变迁,更是难上加难:这不仅要求作者通晓相关知识,更需要杰出的归纳和解析能力。伯恩斯坦教授为我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件事。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小规模的家庭农民在实现农业再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向他人支付报酬(地租、税款、欠账等)。统治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前者并不会储存剥夺而来的产品进行投资,也没有以系统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论及资本主义起源,不管是英格兰式、普鲁士式还是美国式道路,资本主义地主阶级和农业资产阶级,都基于不同的历史原因逐渐出现,他们投资土地以获利,并形成资本积累。资本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也表现出多种形式,在殖民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点尤其明显。但是,“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最终取代了殖民主义在政治与法律上的完全掌控。尽管如此,经济上的掠夺与财富的增长,并不足以催生资本主义:只有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才会显露端倪。

  殖民主义终结之后,全球农业企业进行了快速扩张。小农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强制商品化的情势下逐渐破产。农业成为同时拥有上游与下游企业的“部门”。世界范围内,劳动分工初现,专业生产开始形成,贸易壁垒被打破。第一个国际粮食体制建立于19世纪70年代,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崩溃。第二个国际粮食体制以保护主义为特征,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的高额补贴和优惠的粮食援助方案,使很多原本自给自足的国家成为粮食进口国。第三个国际粮食体制以多边贸易和跨国粮食企业为特征,新自由主义主导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思潮。我们发现,一方面,尽管世异时移,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主导型发展”这一发展主义话语的鼓动下,仍然试图重走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发展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和农民不会简单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农业”尚且可以满足资本的诉求,多国曾发生的自上而下的土地改革就是例证;农民则将通过社会斗争存活下来。但是,农民并非毫发无伤。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因为生活资料的商品化而出现了阶级分化,这种分化使传统的“工人”、“农民”、“商贩”等概念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阶级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其一,资本正寻求着自身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合法性;其二,劳工阶级还未形成明确的阶级意识。农村地区的阶级斗争既有日常的反抗,也有组织性的跨国农民运动。因此,从社会现实转变为政治现实的过程是偶发的。

  本书的迻译,对思考和研究中国近30年来的发展与农政变迁,极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政策的背后,隐藏着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蕴含的逻辑是,社会发展包括农村发展,必然要走西方工商业发展的道路,工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其结果是,改革开放之初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由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逐步“强制商品化”,他们不得不被“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锁入”商品生产之中,被“鼓励”加入到货币经济体系之中。一度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农民,只能越来越依赖市场的商品交换,以进行他们的再生产。随着商品关系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之后,农民在世界商品经济体系中泥足深陷。今天,农民的生活已经为商品化全面控制,让无处不在的商品彻底包围。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空间都时刻闪现着商品和资本的魂灵。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活资料被强制商品化后,很多农民因为无法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来维持生计,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目前,来自农村的劳工群体(阶级)已达2.2亿人,并由此产生了1.5亿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这一庞大的劳工群体在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出售了自己的劳动力,得到的却是极低的劳动报酬,甚至不足以完全支付家庭再生产。所以,家庭再生产费用的另一部分,还需通过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甚至儿童的农耕活动来满足。对大多数农民劳工群体而言,“强制商品化”令他们离弃了得心应手的农业生产与共享天伦的合家幸福,目睹了城市横流的物欲和农村遍布的伪劣商品,却丝毫不能减轻他们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一些暴富者时刻沉溺于饕餮盛宴之中,他们的后辈们为不知如何炫富而机关算尽;与此同时,对另一些人来说,忍饥挨饿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宿命。尽管农村劳动力被加以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的冠冕,然而,如果他们“选择”不外出务工以换取劳动报酬会怎样?他们的家庭生计、子女教育又能怎样?这种自由的实质无非是“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下的“非如此不可”,即要么外出谋生,要么全家挨饿!

  在膜拜市场的经济体制下,我们还看到了贪婪的资本对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觊觎。在“公司农业”、“现代农业”、“工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伪善标签的光环下,是数以千万计的失地农民。当然,这些失地农民和大量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都是资本和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最好的劳动力储备。2008开始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新一轮的资本吞噬农民土地运动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导致了大量农民“被上楼”。这一切被冠以亲善市场的实践,都遵循着“自愿”的原则。

  上述列举的中国近30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都能在伯恩斯坦教授的这本著作中找到理论解释或历史上的“似曾相识”。作者提示我们,在分析农政变迁与发展时,时刻不要忘记四个问题,即谁拥有什么?谁从事什么?谁得到了什么?他们用获得物做了什么?政治经济学原本是极具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学科。可惜的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始终在不断钝化,其反思精神逐渐式微,批判精神也被抹杀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弄懂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世界,便不再轻松。

  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去农业化”或“去小农化”的现象,然而,世界各地的农民抵抗运动从未停歇,特别是以“土地上的人们”为理念的“农民反向运动”。这一“全球非正式工人阶级”正如任何普通人一样,将参与创造我们的历史。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因为资本、既得利益集团和权力集团,也在千方百计地切割普通人民的生活困境和压力,使其看似无伤大雅。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农民运动颇为突出。尽管如此,我们仍要谨防历史文本中的“去农民化”趋势,在这些方面,本书所发出的“重返阶级分析”和“重拾农民研究”的呼声,也许为时未晚。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如何对一些英文术语给出合适的中文翻译的问题,为此参考了国内的一些通行翻译,特别是《资本论》。但是,目前对“agrarian”的翻译主要有“农业”和“土地”,二者均无法表达出作者的“农业耕作的实践和社会关系、农耕社会以及农耕的变化过程”的含义,最终,我们借用了《农政全书》的“农政”二字,作为中文翻译。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译法之前,也许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的支持。在人名翻译、文字检查等方面,刘娟、陈世栋、王为径、丁宝寅、李华、务伊琼、林杜娟等给予了支持,我与译者深表感谢!

 

 

                    前  言

 

  《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是国际农政研究会(ICAS)组织出版的“农政与发展研究丛书”的第一部。本丛书首先推出亨利·伯恩斯坦的著作,缘由有二。其一,它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进行农政研究,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二,该书具有世界级大师的水准。它为整套丛书设定了基调并提高了门槛。在本书之后,其他各部必然也需兼具政治的关怀与科学的严谨。编者在此对丛书略作介绍,并说明这本著作与国际农政研究会的学术与政治计划的联系。

  今天,全球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占世界总贫困人口的3/4。因此,消除全球贫困这一多维度的问题(这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别和环境等多方面)就与农村劳动人民的反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反抗的是不断制造和再生产农村贫困现状的体制。尽管关注农村的贫困对于思考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城市的贫困现象弃之不顾。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因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和主流的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发展机构为农村人口所铺设的脱贫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将农村的贫困置换为城市的贫困罢了。

  诸多类似的机构(如世界银行)传播了有关农政问题的主流思想。这些机构资金雄厚,足以对该领域的研究颐指气使。它们编写了大量政策导向性的出版物并四处宣扬。一些批判思想家正以多种方式与之抗衡,但他们的著述大多囿于学术圈之内,普通大众甚少阅读,影响力有限。因此,非常有必要为南方与北方的学术界(学生、教师和研究者)以及社会运动活动家和发展实践者创作关于农政批判研究的好书。这些书除了应当具有科学的严谨和政治的关怀之外,还应该紧扣政策,而且要既易懂又便宜。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际农政研究会以“农政与发展研究丛书”形式推出一系列前沿性的著作。这些著作将围绕特定发展主题,研究和讨论与之相关的一些主要问题。

  “农政与发展研究丛书”将以多种语言出版。除英文版外,首先将以中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出版。本书的中文版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教授负责翻译出版。西班牙文版由墨西哥萨卡特卡斯自治大学发展研究所的劳尔·德尔加多·怀斯(Raúl Delgado Wise)教授负责。葡萄牙文版由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贝尔纳多·曼卡诺·费尔南德斯(Bernardo Manano Fernandes)教授负责。

  鉴于本丛书的背景及目标,编者欣然首先推出亨利·伯恩斯坦的著作。它切合丛书的主题,可读性强,观点中肯,而且行文严谨。编者欢欣满溢,对本丛书的前景充满信心。

 

                                      萨图尼诺·M.博拉斯

                                      马克斯·斯波尔

                                      亨利·费尔特迈尔

                                      2010年8月

 

 

                    致  谢

 

  首先,我要感谢萨图尼诺·M.博拉斯,感谢他构想了关于农政变迁的“小书大思想”系列丛书,并费心使之实现,感谢他邀请我创作其中的第一部。我期待本书能够激发本丛书中的其他著作进行卓有成效的论战。

  我诚挚地感谢与我长期合作的同事特伦斯·J.拜尔斯(Terence J.Byres)。从1985年到2000年,我和他同为《农民研究》(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的主编。从2001年开始,我们又共同创办了《农政变迁》(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期刊。这两本期刊都致力于探索历史与当代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

  本书的撰写经过了长期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我受益于众多学者的著述。其中一些人的名字已经出现在正文或参考文献中,恕不在此一一列举。在写作过程中,我面临着筛选素材、归纳总结以及确立行文风格等问题,而如果没有阅读本书初稿的各位同志的建议,本书绝不会呈现如今的面貌,这些同志有:埃莱娜·巴廖尼(Elena Baglioni)、亚伊勒斯·巴纳吉(Jairus Banaji)、特伦斯·J.拜尔斯、延斯·莱尔歇(Jens Lerche)和托尼·魏斯(Tony Weis)。当然,他们也不会完全认同本书的观点致谢,容我在此声明,本书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