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其他

 

《反思“中国模式”》
何迪 鲁利玲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
ISBN:978-7-5097-2908-3

 

 

丛书名: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

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特别是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应对,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一批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本书收录了许纪霖、秦晖、资中筠、章百家、乔纳森?安德森的中外学者及其他关心这一问题的人士的文章,对当下引发热议的“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论”予以了客观、理性的审视,并侧重以质疑者的姿态对“中国模式”所蕴藏的诸多问题作了深刻反思,见解不凡,令人深思。

目录

 

前言:“中国模式”,还是过渡体制吴敬琏 …………………………………………………/ 001

 

                第一部分 主题

 

普世文明,还是中国价值?

——近十年中国历史主义思潮之批判许纪霖 …………………………………………………/ 013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秦晖 …………………………………………………/ 044

也谈“中国模式”资中筠 ………………………………………………………………………/ 077

中国如何搭上全球化列车?陈志武 ……………………………………………………………/ 086

“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黄亚生 …………………………………………………………/ 113

危机隐现裴敏欣 …………………………………………………………………………………/ 118

“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和“亚洲模式”

乔纳森·安德森 …………………………………………………………………………………/ 128

重启“改革议程”秦晓 …………………………………………………………………………/ 136

 

                第二部分 专题讨论

 

丁学良 辩论“中国模式” ……………………………………………………………………/ 147

马立诚 海内外激辩“中国模式” ……………………………………………………………/ 154

王毅  所谓“中国模式”自秦制以来就有 …………………………………………………/ 163

雷颐  统制经济在中国具有思想渊源 ………………………………………………………/ 166

章百家 讲“中国模式”为时尚早 ……………………………………………………………/ 168

贾康  我看“中国模式”问题 ………………………………………………………………/ 173

何怀宏 改革开放是摆脱“中国模式”的历史过程 …………………………………………/ 177

汪涛  “中国模式”主要是经济发展模式 …………………………………………………/ 179

马晓河 要客观地对待“中国模式” …………………………………………………………/ 184

史正富 从政府竞争到思想竞争 ………………………………………………………………/ 188

许小年 不能将竞争理论套用在政府身上 ……………………………………………………/ 191

资中筠 “中国模式”是要对抗普世价值 ……………………………………………………/ 194

何迪  从好生活到好社会 ……………………………………………………………………/ 197

秦晓  “中国模式”与“中国模式论” ……………………………………………………/ 203

 

参考文献 …………………………………………………………………………………………/ 207

编后记 ……………………………………………………………………………………………/ 220

 
您好!今天是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登录/注册 您还没有登录购物车中有你的购物车上已有0件商品!: 0 件商品   合计 0 元 首页  本社概览  新闻中心  网上书城  书摘书评  数字出版  学术期刊  经销商专区  图书馆服务  读者服务  作者服务  搜索: 书名书名图书作者ISBN丛书名关键字 书名 图书作者 ISBN 丛书名 关键字    关键字: 经济蓝皮书 环境竞争力绿皮书 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 您的位置:首页 >> 网上书城 >> 社会学 >> 社会学 热销同类图书新书推荐 经济学词典

图书作者:[法]克...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这部词典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理论的总结。在当代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思想中体现了经济学起源的欧洲源流和人文精神,突出反映了欧盟经济学发展的现状,是欧盟学者经济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词典第一部分包括338个词条,内容涵盖经济学所有领域,不仅有理论、概念和学派等解释,还附录了相关的参考文献;第二部分是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理论与学术概况介绍,荟萃了2000年...[详细查看]重磅图书 社会学之思(第二版)

图书作者:[英]齐...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本书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和蒂姆·梅富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为原书第二版。原书第一版由鲍曼撰写,第二版增加了蒂姆·梅的内容。在本书中,鲍曼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从而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与他人的交往经验,并启发人们思考,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最大魅力所在。 [详细查看]您最近浏览历史哲学视野:法治与德治... 当代中国民生 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 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 超越人口红利 反思“中国模式” Reflecting the Chinese Model 丛书名: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点击放大 图书作者 何迪 鲁利玲编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 版  次 2012年1月第一次印刷
I S B N 978-7-5097-2908-3 页  数 236
开  本 20 印  张 11.8
赠光盘/卡 否 字  数 177
浏览人数  装  帧 平装
所属分类 社会学 关 键 字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论
阅读人群 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记者,外国驻华商社及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以及喜欢中国社会“中国模式”的各界人士,各大图书馆、学术单位资料室收藏。
注册会员购书:8.5折 VIP会员购书:8折 SVIP会员购书:7.5折
定价:¥29.00 我的价格:¥24.65 折扣: 8.5折 节省:¥4.35
 放入暂存 
促销方案买一赠一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特别是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应对,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一批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本书收录了许纪霖、秦晖、资中筠、章百家、乔纳森?安德森的中外学者及其他关心这一问题的人士的文章,对当下引发热议的“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论”予以了客观、理性的审视,并侧重以质疑者的姿态对“中国模式”所蕴藏的诸多问题作了深刻反思,见解不凡,令人深思。作者简介暂无作者简介编辑推荐中文目录

                  目  录

 

 

前言:“中国模式”,还是过渡体制吴敬琏 …………………………………………………/ 001

 

                第一部分 主题

 

普世文明,还是中国价值?

——近十年中国历史主义思潮之批判许纪霖 …………………………………………………/ 013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秦晖 …………………………………………………/ 044

也谈“中国模式”资中筠 ………………………………………………………………………/ 077

中国如何搭上全球化列车?陈志武 ……………………………………………………………/ 086

“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黄亚生 …………………………………………………………/ 113

危机隐现裴敏欣 …………………………………………………………………………………/ 118

“中国模式”、“华盛顿共识”和“亚洲模式”

乔纳森·安德森 …………………………………………………………………………………/ 128

重启“改革议程”秦晓 …………………………………………………………………………/ 136

 

                第二部分 专题讨论

 

丁学良 辩论“中国模式” ……………………………………………………………………/ 147

马立诚 海内外激辩“中国模式” ……………………………………………………………/ 154

王毅  所谓“中国模式”自秦制以来就有 …………………………………………………/ 163

雷颐  统制经济在中国具有思想渊源 ………………………………………………………/ 166

章百家 讲“中国模式”为时尚早 ……………………………………………………………/ 168

贾康  我看“中国模式”问题 ………………………………………………………………/ 173

何怀宏 改革开放是摆脱“中国模式”的历史过程 …………………………………………/ 177

汪涛  “中国模式”主要是经济发展模式 …………………………………………………/ 179

马晓河 要客观地对待“中国模式” …………………………………………………………/ 184

史正富 从政府竞争到思想竞争 ………………………………………………………………/ 188

许小年 不能将竞争理论套用在政府身上 ……………………………………………………/ 191

资中筠 “中国模式”是要对抗普世价值 ……………………………………………………/ 194

何迪  从好生活到好社会 ……………………………………………………………………/ 197

秦晓  “中国模式”与“中国模式论” ……………………………………………………/ 203

 

参考文献 …………………………………………………………………………………………/ 207

编后记 ……………………………………………………………………………………………/ 220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序   言

                编者的话

 

 

 

  中国自以巨大的落差遭遇现代性以来,至今已逾160年。在这160多年中,中国人经历了各种持续的动荡和断裂,以及持续的革命和后来极端的社会整合,直到中国经济突然爆发的最近20年。然而,经济突然的大规模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现代性转型的完成,恰恰相反,它反而会加速地暴露其在政治上需要发展完善之处,这正是马克斯·韦伯在100多年前对德国精英和知识阶层的警告。在我们看来,这个警告也适合于今天的中国。

  30年前,正值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者开始进行反思,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思想启蒙。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和《二十世纪文库》等丛书。这些丛书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项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寻求社会共识,是博源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而《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就是上述研究和讨论的成果。我们认为,讨论中国的现代性方案,必须面对世界难局,重建我们的知识体系,这就形成了丛书的如下主题:现代性从何而来?中国是如何遭遇现代性的?当前中国为什么要提现代性转型?中国现代性转型的状况及其约束条件是什么?现代性在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它是否还是一项绝对价值?是否存在“另类现代性”?各类国家现代性转型比较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如何选择适合中国现代性转型的路径和模式?等等。

  为了更好地体现相关学科领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先后组织了不同学科的领军人物进行深入讨论;伴随着每一次讨论,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直接拷问中国的现代性转型问题。实际上,这些学术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丛书的边界,是不同学科对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思想认知、碰撞与交融,从而使丛书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让大家发抒各自的专业研究成果与识见,以期从不同角度勾勒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基本轮廓。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系博源基金会之“博源文库”的一个系列。本套丛书总序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撰写。

 

                                博源基金会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编辑小组

 

 

 

 

                  总  序

                              金耀基

 

 

 

 

  博源基金会是由秦晓与何迪两位先生倡议成立的一个学术性团体,着眼于当代问题的研究,秉持开放、理性、包容的精神,志在建立一个学术的平台。秦晓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一文中说:“‘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这一转型自晚清始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哈贝马斯语)。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呼唤。”

  为此,博源基金会在2008年提出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课题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的理事会上又提出了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的构思,指出:“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社会共识,应该成为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很认同博源基金会诸君的看法与价值理念。百年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国族求生存、发展而起的各种变革运动中,从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自强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包括清代“废科举,设学校”),到民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1911年国民党共和革命,1949年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建构,一直到1978年开放改革所展开的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这一连串的变革运动背后,确有一股强烈的动力,那就是求国家之富强,求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但无可讳言,这一连串变革运动,不论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都在向“现代的西方”借鉴学习,向西方取经(应指出,社会主义也是西方的,它是“反西方的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启蒙的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等)都一一进入中国。故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乃至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造成的。百年来一系列变革运动实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中国现代化。整体上,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历史过程,即是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变,亦即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我们应该强调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绝不仅是求国家的富强(经济现代化是而且仅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性,不多也不少,是指一个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中国前现代社会的传统的文明秩序(一个主要以儒学三纲六纪为规范的帝国秩序)已倾圮解体,而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还远远没有完全建立,今天仍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其意涵实远不止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也不仅是像美国反殖民的独立革命,还是涉及器物、制度和价值系统的文明形态的转型。

  中国的现代性或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的建立,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是以欧美的文明形态为参照系统的。150年前,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化,脱亚入欧,可说是第一个非西方国家以西方的现代性为范本而成为东方第一个现代国家。但值得特别指出者,日本的现代性之建立虽是以西方为范本,但是仍有强烈的日本文化的性格,故是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现代性。日本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有“共相”,也有“异相”。无可否认,欧洲依启蒙运动建构的新文明形态是现代性的最早的个案。19世纪以后,欧洲一直被视为世界先进的文明范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由世界的“兵工厂”而转为资本主义“自由之堡垒”,亦自然而成为“西方现代性”之表率。但不能忘记,1917年俄国共产党革命之后,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已在资本主义之外提供另一条社会发展的道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挑战资本主义的世界力量。以俄国为领袖的苏维埃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更构成了冷战时代东、西对垒的两大阵营。依马克思原本的理论讲,社会主义社会应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但在长期的冷战时代,在意识形态上,社会主义却是作为一种更优越的“现代性”(或曰“超现代性”)向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挑战的,亦即社会主义是以拥有更优越的制度、价值的文明性向世界宣称的。诚然,社会主义所描绘之彼岸的自由王国的理想是无比浪漫动人的。恰恰因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比资本主义的也更大。列(宁)斯(大林)路线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程度不同地出现问题或异化,而“文化大革命”乌托邦式的冒进路线,更把中国推向亡党亡国的边缘,幸因1978年的开放、改革而转危为机。1991年,苏联社会主义的瓦解,不啻宣告了社会主义的“现代性”计划的顿挫。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福山(Francis Fukuyama)名噪一时的“历史的终结”这样的看法。他说那些可以代替西方自由主义的可行的系统方案,已经彻底穷尽了,他说世界可能已到达人类意识形态演进过程的终点。西方自由民主体制得到了普遍化,成为人类最后的政体形式。诚然,福山的论断具有浓厚的西方自由主义者的偏执性,须知,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并不因社会主义的“现代性”计划的“失败”而理所当然地取得终极的正当性。其实,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深刻地暴露了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美国先后涉足与发动的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以维护自由与民主自居,却充分显露了霸道的政治性格,实不足以言为缔造全球政治秩序提供了范本。2008年10月爆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其殃源正在美国的华尔街,更透显了资本主义之经济秩序有深层的结构问题与道德性缺陷。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欧美思想界出现了一场激烈的“现代性论辩”,西方知识人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诚然,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即已指出作为西方现代性思想根源的启蒙运动的遗产,不是理性(Reason)的实现,而是“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胜利,它不能导向启蒙思想家的希望(即普世的自由)的实现,而提出“铁箍”的警告。80年代的“现代性论辩”,循韦伯之思维,集中地表现为“理性的论辩”。哈贝马斯提出“沟通理性”以济工具理性的不足,他是西方现代性的维护者,但他承认启蒙方案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我们可见到的是,西方的现代性依然在自身反思中逐步修正。我同意波兰哲学家科拉科夫斯基(LKolakowski)的看法,现代性方案是“处于永无止境的试验中”。

  中国于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大破坏的废墟中,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发出改革开放的巨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力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过去有人说,“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现今看来,应该是“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主义”了。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史无前见的成就。中国的崛起已是世界的事实。的确,中国扭转了16世纪以来西方日踞世界支配性地位的格局,在今日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从边陲走向中心,中国很大程度上已实现百年来追求的富强之梦。但是,我们要问,中国上升之路会一帆风顺吗?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在21世纪步向强国之路上,将无可避免地面临种种外在与内在的挑战与考验。在今日全球多元格局下,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绝不止是军事力量,甚至不止是经济力量,毋宁更是知识力、文化力,特别是它拥抱一套现代的核心价值(包括自由、民主、人权、公义、多元、王道、环保等),说到底,它必须有一个现代的文明范式。中国百年之现代化运动的真正愿景,如前所述,是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我们今天距离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秩序之建立还很远,即使就中国今天最有成就的经济领域而言,贫富的差距,城乡之间的落差,市场规范的缺失,实在还未能完成一个经济的文明秩序。我们上面已指出,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中,但社会转型并不会自动地成功地转向一个现代文明秩序。这一项巨大的文明转型的工程,它建构的主要资源来自社会主义,来自资本主义,也应该并必然有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所建构的是一个有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文明秩序。一点不夸张,它需要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当代的知识人,以理性、批判的反思精神,贡献各自的心力与智力,来与国人共谱中国的历史新章。

  博源基金会,着眼于当代问题的研究,并志在为知识界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这个《现代性与社会转型丛书》正有幸得到多位知识界杰出学者的参与支持,各自独立地发抒其专业的研究成果与识见,欣赏敬佩之余,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