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其他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研究》
李小尉著
出版社: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
ISBN:978-7-5097-3167-3

 

 

丛书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丛书点击放大 图书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专注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研究,从社会救助的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探讨新中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开创、探索、过渡、转型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对社会救助事业在实际工作中绩效的对比,总结出该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成效、局限、教训,为今天建设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目录

 

绪论/1

  一 概念厘清/1

  二 研究旨趣/5

  三 史料及学术史回顾/13

  四 研究思路/26

 

第一章 中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基础/30

  一 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30

  二 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44

  三 小结/67

 

第二章 社会救助管理体系的建设/88

  一 社会背景/89

  二 社会救助管理体系的构建/94

  三 基层救助单位的整合/116

  四 小结/133

 

第三章 社会救助实践考察之一

——以救助方式为视角/136

  一 灾害救助136

  二 失业救助/168

  三 贫困救助/213

  四 住房与医疗救助/238

  五 小结/243

 

第四章 社会救助实践考察之二

——以救助对象为视角248

  一 儿童救助248

  二 老弱人员救助/261

  三 游民救助/270

  四 妓女救助/287

  五 农民工救助/295

  六 小结/304

 

结语310

  一 基本评价/311

  二 社会救助与国家、社会的关系/315

  三 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320

主要参考文献/326

作者简介:李小尉,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是小尉博士在其毕业论文《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研究》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社会救助这一概念,其实是一“舶来品”。其源于西方自由、平等的公民权利观,并随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普及,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救助,不等同于传统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但不可否认,传统社会的慈善、救济思想,蕴涵着很多现代社会救助的美好精神内核。近代以来,社会对传统的救济与慈善事业逐渐生发出新的需求,因而,救济与慈善事业也开始走上了现代化之路。社会救助是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崇高事业。它不仅对需要救助的弱势人群给予救济,还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被救助对象摆脱困境,救助的内容除提供必要的生活援助外,还涉及对被救助者生存能力的扶助,如教育、技能的培养,生产环境的改善,以及劳动条件的提供等。一方面要注重对社会救助发展历史的探讨,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力弘扬这种扶危济困、热心公益的救助精神,这也是今日我们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社会所要建设的精神财富。由此来看,研究历史上的社会救助,既有史学研究价值,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论及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大体时间范围是1949年至1956年前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从社会制度角度来看,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制度大体经历了两次转折:一是由中华民国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转换;二是在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社会制度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向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转换。与此相应的,社会的各方面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迁。因此,研究这一过渡时期的社会救助事业的建设历史,是极具意义的。

  从本书论述的内容来看,该书把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救助事业条分缕析,从社会救助思想、社会救助的制度建设、社会救助的实践工作及成效等几个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讨论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救助事业的总体状况及其转型过程,细致地分析了这一过程的社会环境、具体表现和基本特征,并且,力求从宏观视野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制度与实践进行客观的认识与评价。作者既充分肯定了这一时期社会救助事业建设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不回避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背景而给救助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历史局限性。

  研究当代社会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首要的难题。这部书中引用了较为丰富的档案、文献、方志、私人著述、报刊及各种社会调查等资料。从书中印证的文献,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作者作为年轻的学者,这种对于学术认真努力的执著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期望她继续努力,不断推出新的成果。

是为序。

 

朱汉国

201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