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将行动研究与社工具体情境相结合的著作,书中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出发,依据大量鲜活的前线社工实践案例,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了中国式的本土诠释,提出在灾害发生后不同时段与社会背景下,灾害社会工作可能遵循的一条发展路径:如何从“灾害救助”过渡到“可持续生计/城乡合作”,从而回应灾后民众最迫切的需要,实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终极理念。
目录
第一部分 灾害社会工作及其定位
第一章 灾害社会工作与社区重建……………………………………………………………3
一 前言……………………………………………………………………………………3
二 社会工作与灾害介入…………………………………………………………………5
三 汶川地震与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起步和发展………………………………………11
四 城乡合作作为一种灾后重建和永续发展的模式……………………………………21
五 小结……………………………………………………………………………………24
第二章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26
一 从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26
二 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33
三 几点思考………………………………………………………………………………42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45
一 导论……………………………………………………………………………………46
二 文献回顾与理论视角…………………………………………………………………50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61
四 “映秀母亲”刺绣小组的发展过程…………………………………………………63
五 结论……………………………………………………………………………………73
第二部分 社区重建中的妇女充权
第四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小组领袖的充权………………………………………………81
一 研究背景………………………………………………………………………………81
二 研究问题………………………………………………………………………………83
三 文献回顾与理论探讨…………………………………………………………………83
四 研究方法………………………………………………………………………………90
五 研究发现………………………………………………………………………………93
六 总结与反思……………………………………………………………………………105
第五章 小组领袖信任关系的运作与社会工作介入反思……………………………………108
一 关于信任关系与小组动力的研究……………………………………………………110
二 小组信任关系的运作与小组动力……………………………………………………114
三 社会工作再介入及其反思……………………………………………………………124
第六章 发展主义背景下羌绣文化变迁研究…………………………………………………130
一 文献回顾、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131
二 研究方法………………………………………………………………………………138
三 研究结果分析…………………………………………………………………………139
第七章 小组介入与金坡妇女地位的变化……………………………………………………151
一 前言……………………………………………………………………………………151
二 研究背景………………………………………………………………………………152
三 研究问题………………………………………………………………………………154
四 文献回顾………………………………………………………………………………154
五 研究对象………………………………………………………………………………157
六 研究方法………………………………………………………………………………158
七 研究发现………………………………………………………………………………160
八 原因分析………………………………………………………………………………171
九 反思……………………………………………………………………………………174
十 结语……………………………………………………………………………………175
第三部分 城乡合作与可持续生计
第八章 “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的再思…………………179
一 起步……………………………………………………………………………………179
二 城乡合作的核心价值…………………………………………………………………189
三 城乡合作的关键………………………………………………………………………192
四 城乡合作与灾害社会工作……………………………………………………………196
五 结论……………………………………………………………………………………196
第九章 金坡种植养殖小组与民宿小组的发育………………………………………………198
一 种植养殖小组的发育…………………………………………………………………198
二 民宿小组的发育………………………………………………………………………205
第十章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216
一 活动背景………………………………………………………………………………216
二 总结经验,确定工作方向……………………………………………………………217
三 成都—金坡城乡交流活动实录………………………………………………………218
附录一 社工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调研报告………………………………………230
一 研究背景………………………………………………………………………………230
二 社工服务效果评估(量化)…………………………………………………………231
三 个案服务效果评估(访谈)…………………………………………………………240
四 调研结论………………………………………………………………………………257
附录二 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汶川地震三周年工作纪实…………………263
一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5·12’” …………………………………………………264
二 “映秀母亲”绣坊与食堂……………………………………………………………265
三 培训、参观、刺绣大赛………………………………………………………………267
四 成都工作站,让本地妇女做工作员…………………………………………………268
五 北京路开业,前店后村………………………………………………………………269
六 金坡乡村体验游………………………………………………………………………270
七 从金坡到从化…………………………………………………………………………271
八 广州、成都、昆明……一个立体网络的形成………………………………………272
参考文献…………………………………………………………………………………………275
后 记……………………………………………………………………………………………293
作者简介:
张和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硕士、博士。
裴谕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博士。
古学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类学博士。
杨锡聪,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老师,高级社工督导。
序言 社会工作在公共灾害中的社会责任
2008年“5·12”以来,中国似乎进入公共灾害频发期。三年间,有太多的灾难袭击国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余波未平,青海玉树便遭遇强震,其间西南干旱持续大半年;2010年夏秋甘肃舟曲、四川映秀、广东茂名等地接连遭遇特大泥石流侵害;2010年冬季南方凝冻与2011年春季北方干旱又使国人祸不单行……汶川大地震“国殇日”的长鸣警钟,促使中国社会科学界不得不深刻反省学科的社会责任。
笔者既参与了汶川灾后重建,又扎根云南干旱山区从事农村社会工作,还亲赴青海玉树和广东茂名调研社工介入灾后重建的情况。作为这些大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社工学人,有责任立足亲身经验深刻反思中国社会工作在公共灾害中的社会责任。
凡是进入灾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震,豆腐渣工程里的普通百姓何其脆弱;面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久旱的村民“近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望水兴叹;面对“紫金矿业”尾矿溃坝,河流下游的民众突遭灭顶之灾……许多人感叹:人祸猛于虎!记得2008年5~8月间在四川灾区听得最多的说法是: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估才能重建家园!但印象中从9月份开始各地的民房已经无序开建,当“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变成地方政府的共识后,新城新村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此时几乎没有人再谈论灾害评估和预防了。如此“大跃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2010年盛夏花费数亿元建起的震中新城(部分)因泥石流致岷江改道而被浸泡在洪水中。众所周知,2009年夏秋至2010年春夏,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对老百姓所造成的危害,既与天气因素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大兴水电,失修水利”有关。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我们所在村庄有的水利设施竟然是民国时期的“滚水坝”,看着它还在“抱病工作”,我们的内心感到非常沉痛。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也与滥砍滥伐森林、过度修建水坝发电、挡泥坝常年失修、预警机制缺失等有关(见2010年8月12日《南方周末》)。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研究者和行动者,所肩负的学科的社会责任召唤我们既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深入探索公共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又要与灾区民众一路同行,突破“灾难—重建—灾难”的恶性循环。
从2008年6月24日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站(前身为“广州社工站”)扎根映秀至今,我们实现了最初“与灾区民众同行三年”的诺言。三年中,我们既深层思考了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也深刻反思了社工实践的局限性。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恐惧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见图1),也目睹了过度资源开发导致生态难民的案例。
当底层民众遭遇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极度脆弱与无助的一面,也目睹了他们极其坚强与不屈(自助与互助)的一面,这使我们在心痛并立志改变不合理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从优势视角看到了“希望的社会工作”。可喜的是,最近广东省委、省纪委向全社会公开了“紫金矿业溃坝事件调查始末”,省政府承诺“揪出溃坝事故背后的腐败”(见2011年2月24日《南方日报》)。
除此之外,我们深知社会工作实践的两难困境是“好心办坏事”。社工如果对自己的行动没有足够的反省,实践的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例如,当社工忽视民众最迫切的生计需求而一味地展开个案辅导时,一定会遭遇“防火、防盗、防心理辅导”的尴尬处境;当社工不断开小组、举办社区活动而忽视小组及社区工作的社会目标时,一定会被民众误以为“社工就是做游戏的”;面对持续的干旱,社工除了向民众送矿泉水外,似乎没有任何社会想象力……
基于学科的社会责任与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社工站灾后三年的实践反思,我们将自己行动研究的结晶出版。本书由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第一部分“灾害社会工作及其定位”、第二部分“社区重建中的妇女充权”、第三部分“城乡合作与可持续生计”、第四部分“附录”)组成,既涉及我们对灾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境的分析和判断,也有从民众迫切需求出发的社工实践过程的展现、对社工理论本土实践的反思……总之,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相比较,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最突出的特色是学人们(实践者)必须往返于学院与田野(社区)之间,在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承担责任、内化知识。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言:“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