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安全与社会控制

 

《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
赵永茂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
ISBN:978-7-5097-2438-5

 

 

丛书名: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两岸学术合作丛书  

内容简介: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活动的集聚,全球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灾害规模亦屡创新高,给人们造成的损害极大,进行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长期以来有关灾害防救议题的探讨偏重防灾科技与工程技术面,相对忽视人文、社会与心理层次相关议题的深度关怀,也成为更好应对灾害防救的障碍。为此,中国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就“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议题进行研讨,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讨灾害防救的制度建设及危机有效管理。

目录                             
导论………………………………………………………………………………张四明 / 1
          台湾灾害防救组织、灾难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

台湾灾害防救体系之变革分析
  …………………………………………………………熊光华 吴秀光 叶俊兴 / 3
灾害防救:中央与地方职能与角色之分析
 ——以八八水灾为例……………………………………章光明 吴秀光 洪文玲
                邓子正 张渊菘 詹立暐 郑阳锡 陈敬华 / 31
台湾灾害管理机制之探讨
 ——以莫拉克台风事件为例………………………………………邱志淳 杨俊煌 / 55
台湾红十字会发展灾变服务整合平台之经验分析
 ………………………………………………………………………张四明 王瑞夆 / 92
协调合作网络在跨越边界救灾的角色:台湾与新加坡
 红十字组织个案之比较………………………………………………………赖育宏 / 121
          媒体的角色与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
公共危机管理中主流媒体社会角色的系统分析
 ………………………………………………………………………王 骚 苏 芳 / 153
灾害管理2.0—社会媒体在灾害管理上的应用与现况
 …………………………………………………………………………………洪绫君 / 176
两岸城市防救灾系统中社会参与之比较分析
 ——以台北市与北京市为例………………………………………赵永茂 左宜恩 / 197
从社会经济脆弱因子探讨建立社会或公民参与
 危机管理的机制………………………………………………………………李宗勋 / 226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冲突治理的功能、作用与条件
 ………………………………………………………………………常 健 赵伯艳 / 249
          中国大陆危机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
中国大陆应急管理评估…………………………………………………………燕继荣 / 269
整体政府的理论及其实践
 ——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例………………………………………………谢庆奎 / 290
应急救险的民防体制研究
 ——以杭州民防为例………………………………………………余潇枫 廖丹子 / 303
中国城市危机管理发展的若干趋势……………………………………………孙 兵 / 321

作者简介:
赵永茂,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政治学系教授
谢庆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导、教授
张四明,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系主任、教授
徐斯勤,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执行长与政治学系副教授。


导论 
  1999年,台湾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重创台湾中、北部分地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亦造成严重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次年(2009)莫拉克台风带来极端的降雨量,造成台湾南部山区满目疮痍、小林村被掩埋及屏东林边严重淹水;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连动引发大海啸与福岛核灾一连串事故,更是显露大型复合式灾难无坚不摧的惊人威力。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灾害规模亦屡创新高,投入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研究越显得有其迫切性与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灾害防救议题的探讨向来偏重防灾科技与工程技术面,相对忽视人文、社会与心理层次有关议题的深度关怀。科技至上的思维与政府预算分配模式,虽然让一些国家在防灾科技与硬件工程建设获得日新月异的进展,但诚如“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广告语的启示,以及日本3•11大地震粉碎人定胜天的神话,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的研究终究不能忽略人为因素、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分析,特别是从公共行政观点切入的研究更有其必要。 
  有鉴于此,2010年8月,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偕同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大陆研究中心,假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举办“两岸公共治理论坛: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就两岸共同面临天然灾害威胁之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议题进行两天的研讨,成果至为丰硕。本专书精心挑选研讨会中发表的14篇论文,经由原作者参考点评人提出之建议与会中交流意见再次润笔修改,最后集结成《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专书。依照探讨议题的属性及研究对象,本书内容区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台湾灾害防救组织、灾难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共计有5篇论文。熊光华、吴秀光及叶俊兴尝试从“全灾害管理模式”(All Hazards Approach),探讨台湾灾害防救体系之变革分析,以便强化政府整体灾害防救之效能;其次,章光明等人以台湾八八水灾为例,分析在投入灾害防救过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再次,邱志淳及杨俊煌也从八八水灾个案,深入检视台湾灾害管理机制的运作缺失,并探讨他国的运作机制及学者专家意见,期能建构出适合台湾情境发展应用之灾害管理机制;又次,张四明及王瑞夆从组织间协调合作及网络治理观点,深入剖析台湾红十字会发展灾变服务整合平台的历程经验,发现网络开拓者(network spanners)的联结角色、共同理念与互信、资源与信息分享,都是历次灾变服务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另外,赖育宏从跨部门协调合作模式的观点,比较台湾红十字总会参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及新加坡红十字组织参与2004年南亚海啸的救灾行动,对于救灾资源的管理与动员机制,以及如何善用组织创新机制让救灾资源获得合理的配置运用。 
  第二部分:媒体的角色与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亦包含5篇论文。首先,王骚及苏芳认为主流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多种类型的社会角色,从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过程出发,主流媒体不仅是危机讯息的传播者及社会沟通平台,而且是社会动员者及实战参与者;其次,洪绫君有系统检视以Web20为名的社会媒体,如部落格(blog)、噗浪(plurk)、脸书(facebook)等,近年来广泛地被网络公民大量使用于灾害讯息的传播现况;赵永茂及左宜恩从公民参与、公私合伙、政府与民间互动关系等理论观点,比较台北市与北京市何以在城市防灾系统的设计与运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并主张藉由扩大社会参与来发展出更具民主性与响应性的公民社会防救灾体系;另外,李宗勋从社会经济脆弱因子分析,探讨如何建立社会或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机制;常健及赵伯艳认为,社会组织在公共冲突治理过程中可以扮演多重角色,为实现社会组织化解公共冲突的正向功能,需要政府为社会组织提供其发展的制度条件与资源支持,并赋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权威和机会。 
  第三部分:中国大陆危机管理机制与个案研究,包括4篇论文。首先,燕继荣描述和考察大陆应急管理和救助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大陆针对社会非常事件的危机管理存在更多问题”,现行由上而下、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没有发挥作用,而且在既定框架下所形成的特定政策可能成为危机的根源;其次,谢庆奎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例,主张借鉴整体政府(WOG,whole of government)理论观点,强调政府组织通过联合、协调和跨界的方式实现功能整合,并克服公共组织整并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再次,余潇枫及廖丹子以杭州市“平时分工、灾时联动”的民防应急救险模式为例,认为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路径;最后,孙兵分析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现状的基础,并探讨影响未来城市危机管理发展的若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