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安全与社会控制

 

《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2)》
唐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
ISBN:978-7-5097-3673-9

 

 

丛书名:形象危机应对蓝皮书

内容简介:《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2)》为政府(分为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官员4大版块共24份报告)、为企业和社会公民构建了实用的形象危机风险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首次将形象危机应对设定为形象落差度(含美誉度和知名度)、形象解释度、形象偏差度、形象风险度四方面的系统工程,为形象危机应对既指明了战略方向,又提供了具体措施;还创新性地引入多元评委关系,为政府和企业分析内外多重评委的格局,并指明应依据评委价值取向开展风险防治。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形象危机研究报告001

 

Ⅱ 公共服务篇

 2 政府网站(含政务微博)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041

 3 交通运输(含铁路运输)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057

 4 民政工作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081

 5 新闻出版行业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099

 6 医疗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154

 7 学校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172

 8 民航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192

 9 银行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14

 

Ⅲ 公共安全篇

 10 自然灾害防治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30

 11 事故灾难处置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49

 12 公共卫生事件监管与处置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68

 13 社会公共安全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81

 

Ⅳ 社会管理篇

 14 打击重大刑事犯罪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01

 15 调处矛盾纠纷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23

 16 社会管理中人员管理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40

 17 食品安全监管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53

 18 环境监管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73

 

Ⅴ 官员篇

 19 官员总体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392

 20 基层官员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414

 21 村干部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436

 22 城管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460

 23 警察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482

 24 医生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509

 25 教师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524

 

Ⅵ 企业篇

 26 企业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538

 

Ⅶ 社会篇

 27 公民素养的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570

 

 28 参考文献594

作者简介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前言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形象危机应对的年度蓝皮书。形象危机是指人们因事物形象方面的问题而对事物整体印象产生负面评价的危机。自2011年以来,突发公共事件、行业负面新闻、官员丑闻等形象危机日益增多,使得形象危机应对(包含危机公共关系、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舆情监测、媒体应对技巧、舆情工作等等)逐渐升温,重要性凸显。

  形象危机应对首先是形象危机的风险识别。课题组依据多年的风险研究积累,根据频发和高危的形象危机事件,汇总出风险地图,既有省份的分布,又有风险项的罗列,还有风险程度的统计。

  形象危机应对其次是形象危机的根源分析。形象危机的根源可从形象落差度、形象解释度、形象偏差度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象落差度是主体的形象状况与评价方预期之间的差异程度,直接反映了形象危机的严重程度;形象解释度是主体针对形象危机涉及的具体风险问题发布解释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形象危机主观感受的问题;形象偏差度则研究社会形象预期与实际职能定位之间的差异程度,从更深层次阐释了形象危机的内在机理。

  形象危机应对再次是形象危机的风险防治。要在妥善处理上级关系、监督关系、利益关系三重评委关系的前提下,减少形象落差度,提高形象解释度,纠正形象偏差度,最终全面降低形象危机的风险度。

  本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协调,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课题组牵头,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担任总负责人,主要成员包括:黄莹莹、王晨光、郑雯、范坤、张越、刘梦韬、刘瞳、张琦、杨玉琴、陈虹、徐一平、王思睿、郑君竹、丁一、李昊城、张潇寒等。其他课题主持人和课题成员:丁冬、刘念、毕东升、张祺(中国人民大学);卢大振、李雪、王哲、刘菲、邱政(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互联网出版监测中心);梁婧捷(北京市民政局);张宏伟、马骊、徐松、郭志宏等(北京乐通律师事务所);莫妮(北京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任俊杰(煤炭总医院);肖振祥(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朱晓松(江西省鹰潭市信访局);韩丹(中央党校);王强(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孙永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进修部);关清(安徽省公安厅);徐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减灾杂志社)等。林洁为全书的摘要做英语翻译。黄莹莹、王晨光、张越、杨玉琴参与了全书的校对工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社会政法分社社长王绯,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知识有限与时间仓促,本书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希望各方批评指正。

 

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风险治理与科学管理网(www 999cn org)

201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