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黑龙江蓝皮书点击放大 图书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从人民生活、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阶层、社会舆论、社会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治安、人口与环境等诸多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热点、焦点问题。书中围绕回顾“十一五”与展望“十二五”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态势,提出2010年及“十二五”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建议。
目录
Ⅰ 总 报 告
1 增进人民福祉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2010~2011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王爱丽/001
Ⅱ 调 查 篇
2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专家调查报告 ………………………………田 雨/014
3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民意调查报告 ………………………………邢晓明/024
4 黑龙江省2010~2011年社会形势党政干部调查报告 ………………韩建鹏 王 磊/034
Ⅲ 发 展 篇
5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分析及预测 ……………………………林松娟 周雪林/044
6 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及对策 …………………………………………张 岩/055
7 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徐晓伟 张友全/065
8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回顾与前瞻 ……………………………………………王欣剑/074
9 黑龙江省教育形势分析与预测 ………………………………………张慧宵 张雪霞/085
10 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态势分析………………………………盛 昕 宋 莉/094
11 黑龙江省人口状况分析与预测………………………………………罗丹丹 李德滨/105
12 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状况分析与展望……………………………………………王建武/114
13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魏晓丽 刘 伟/124
14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城市社区建设回顾与展望………………曲文勇 邢晓明/136
15 黑龙江省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于晓萍 王朗玲/143
Ⅳ 阶 层 篇
16 黑龙江省阶层关系跟踪研究报告………………………………………………赵瑞政/151
17 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生活取向调查……………………………………尹海洁 张践祚/163
18 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妇女发展状况………………………………………郭 砾/176
19 黑龙江省退休年龄性别差异调查………………………………………………邓 红/187
Ⅴ 专 题 篇
20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董静爽 杨晓光 董鸿扬/200
21 黑龙江省生育关怀行动评估报告…………………………………………李德滨 等/211
22 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策研究…………………………………朱 瑛/222
23 黑龙江省就业问题研究……………………………………………………鲁 锐 等/232
24 关于黑龙江省发展精神动力问题的研究报告……………………………朱 宇 等/243
25 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与对策思考…………………………………杜 丹/259
26 “90后”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研究报告…………宋国力 孔祥龙 曾晓宇/266
27 黑龙江省中小学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史晓杰/280
Ⅵ 治 理 篇
28 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的进程与展望………………………………………高勇泽/290
29 解决基层信访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孙元君/300
30 黑龙江省互联网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马立智/309
31 黑龙江省社会团体发展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巩村磊 李 峰/318
32 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分析及对策建议…………………………………初智勇/331
33 从具体事实看黑龙江省司法公正发展趋势…………………………朱南平 孙冬鹤/340
34 后 记……………………………………………………………………………………/352
中文摘要
本报告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11年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撰写成员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研究人员为主,并邀请了省内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参加。
报告利用了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统计数据及相关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理论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进程,深刻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对2011年和“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大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全省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呈现如下特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就业新政”配套措施系统全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已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统筹和完善,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大幅提高,廉租房受益家庭稳步增长;社会治安状况总体稳定,命案大幅度下降具有标志性意义。
对于黑龙江省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报告认为:虽然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持续走高,全省恩格尔系数上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次前移十分艰难;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失业率反弹明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十一五”期间,虽然黑龙江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但参保受保者增幅与全国比差距明显,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亟待提速;另外,还存在着群体性事件呈迅速多发态势,民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不畅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应加速社会体制改革,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努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两个同步”的实现;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向服务型转变等对策建议。
除了总报告《增进人民福祉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以外,本报告共分为调查篇、发展篇、专题篇、阶层篇、治理篇5个部分。
调查篇由3个报告组成。资料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进行的调查。报告分别从专家、百姓和党政干部的视角对2010~2011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发展篇全方位对2010年和“十一五” 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内容涵盖了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教育、住房、医疗、就业、治安、环保旅游、人口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专题篇共有8个报告。主要包含了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生育关怀、社会救助、中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等内容。
阶层篇有4个报告。对黑龙江省农民工、妇女等阶层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
治理篇有6个报告。分别对黑龙江省反腐败制度建设、信访问题、司法公正问题和社会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序
艾书琴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惠及民生摆在突出的位置,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全省社会发展,并全力推进其向高标准提升,向大范围覆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的2010年,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精神,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2012年较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目标,全力改善民生、惠及民众,大步迈向“十二五”加速全省社会发展的民生改善快车道。在这个基础上黑龙江省社科院对于本省的社会发展以及民生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首次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1)》。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1)》一书,从专家视角,系统地回顾了“十一五”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对2010年社会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不仅关注黑龙江省历年发展的纵向比较,也关注本省与全国尤其是东北三省一区的横向比较;不仅关注量的发展,更关注质的提升。本书以对社会舆论、社会事业、社会阶层、社会治理的学理分析框架为主干,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客观、主观指标数据资料为依据,全面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民生改善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研究发现,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呈现如下特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就业新政”配套措施系统全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已形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统筹和完善,覆盖面不同程度地扩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大幅提高,廉租房受益家庭数量稳步增长;社会治安状况总体稳定,命案大幅度下降具有标志性意义。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民生工作方面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恩格尔系数未降反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位次前移艰难;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较小,收入差距问题依然突出;失业率有所反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参保受保者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明显,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有待提速;群体性事件有上升态势,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待拓宽;等等。
本书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精神,结合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加速社会体制改革的思路、路径与目标,对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并就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加速社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福利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每年用于民生福利部分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国家是3~5个百分点)。二是改进最低工资制度,确保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按照国际惯例,将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平均工资标准40%~50%的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确保劳动者与雇主共同分享利益和双赢目标的实现。四是制订提高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措施和刚性增长指标,并将其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
——努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保“两个同步”的实现。一是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全国水平,即每年增幅应不低于1%。二是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基尼系数力争降到0.45~0.46或以下。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城镇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城乡收入比降至2.16∶1。
——深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向服务型转变。一是要积极推进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改革,为民间组织走上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舞台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社区自治功能,为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关系民生的社会服务逐步进入社区搭建平台。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建立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四是改革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扩大政府向社会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使政府角色逐步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转向服务的规范者、购买者、服务供给的促进者和服务成效的监督者。
这些建议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委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目标,力争通过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来惠及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地解决好民生问题,使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使人民群众能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其合理的利益需求得到保障,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好发展和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保民生就是保增长,只有民生改善,人们有比较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够放心大胆地消费,才能够扩大内需,促使经济稳步回升。要让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过得很幸福、活得有尊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形成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大提速,社会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社会学工作者必须承担起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重视社会学价值关怀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并非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指标,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多重需要将得到不断满足、人的精神世界将更加丰富、人的自由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学工作者要把作出富有成效和前瞻性的制度安排作为社会学充分展示自身社会功能的根本着力点。在社会运行规则和机制方面提出自己的更切合实际的主张和建议;还要探索有利于塑造这种机制的文化和精神氛围,解决好文化层面的问题,进行文化创新、心理变革,完成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重建,为有关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在发展,探索无穷尽。面对“十二五”,为落实好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的社科院,将坚持科学发展、客观研究、服务社会的理念,力争拿出最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