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对辽宁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业产业集群、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惠及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评析,深刻分析了辽宁省目前存在的问题、全国物价上涨以及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势可能给辽宁造成的负面影响,对2011年乃至“十二五”时期辽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录
Ⅰ 总 报 告
1 2010~2011年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张天维 刘 曦/001
Ⅱ 经 济 篇
2 2010年辽宁经济形势分析与判断 ………………………………………………张 晶/020
3 2010~2011年辽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姜健力 韩 毅/030
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张万强 王敏洁 兰晓红/043
5 辽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宋帅官 杜立朋 包艳龙/055
6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对策 …………………纪丽萍 张 欧 张天维/066
7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及走势分析 …………王立岩 付 岩 姜险峰/074
8 2010年辽宁农村经济运行态势及对策分析 …………………………兰晓红 李坤英/085
9 辽宁城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李天舒/098
10 辽宁对外经贸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张国俊 郭 斌/109
11 辽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陈 萍 陈亚文/122
12 2010~2011年辽宁省住房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王淑娟 杨成波/133
13 加强经济金融合作促进辽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谭 静 刘田军/145
14 辽宁沿海经济带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沈 东 孙立新/159
15 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快速推进…………………………………梁启东 姜险峰/170
16 辽西北地区融资环境建设的创新选择…………………………………………杨冬梅/183
Ⅲ 社 会 篇
17 辽宁“十二五”居民收入分配形势分析与预测……………………潘 敏 王 磊/194
18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王 正/206
19 社保改革提速惠民政策增多……………………………………………………张 媛/216
20 关注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元文礼 沈 鑫/228
21 建设文化强省促进全面振兴……………………………………………………王媛媛/238
22 辽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状况分析………………………………………………姜浩然/248
23 喜迎全国运动会开创辽宁体育事业新局面……………………………………陈 岩/258
24 辽宁省社区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建议…………………………………………李志国/270
25 2010~2011年辽宁省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分析………………………李晓南 崔 娟/281
26 辽宁公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张思宁 单联利/292
27 创新廉政法律制度营造清廉的公共道德氛围…………………………………侯小丰/303
Ⅳ 生态环境篇
28 辽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分析及展望……………………………………………王 伟/312
29 辽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任重道远…………………………………毕德利 尹文涛/323
30 加快新能源开发着力可持续发展………………………………………………王 新/335
31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闫 勇 江 楠/344
32 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推进辽宁农村城镇化进程…赵玉红 赵德利 苌 锋 杜 芃/355
Ⅴ 附 录
33 2010年辽宁大事记………………………………………………………王敏洁 整理/364
34 2010年1~9月基本数据和图例…………………………………………王敏洁 整理/369
中文摘要
本报告以辽宁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省情研究的学者为主,邀请了辽宁省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的。
本报告客观描述了2010年辽宁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巨大成效,特别是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业产业集群、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惠及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评析;深刻分析了辽宁省目前存在的问题、全国物价上涨以及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势可能给辽宁造成的负面影响;对2011年乃至“十二五”时期辽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报告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十二五”将是辽宁经济的追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生态恢复的突破期,人民生活水平更快的提高期。只要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辽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初步预计,2011年全省经济总量将突破2万亿元大关,增长13%以上,实现高于全国和东部各省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000美元,迈进工业化后期阶段。从生产看,第二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作用将继续巩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增强。从需求看,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会减缓;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出口由恢复性的高速增长速度转为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将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上半年将面临较强的通货膨胀压力。从收入看,地方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有望提高增长速度。
前 言
2010年是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经济社会发展新一轮周期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十一五规划”的各项重要指标可望完成或超额完成。通过“十一五规划”时期的努力,辽宁已基本上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基本上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辽宁经济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呈现出追赶型的特点;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效果日益明显,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的局面已经形成;结构调整的成效日益显现,对外开放的丰值已经来到辽宁;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兴产业亮点频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提升,社会更趋和谐稳定。所有这些,都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规划”时期辽宁实现更加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辽宁蓝皮书)将从上述实际情况出发,客观描述2010年乃至“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巩固和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巨大成效。特别是对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业产业集群、推进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水平以及惠及民生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评析。同时,还深刻分析了辽宁省目前存在的经济总量偏低、大企业偏少、民营企业比重不高、节能减排和劳动就业压力大,人民生活水平亟须进一步提高,以及全国物价上涨和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势特别是美国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并对2011年乃至“十二五”时期如何保证我省经济增长连续实现“两个不低于”(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速度)的目标、辽宁沿海经济带如何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沈阳经济区如何更快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辽西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尽快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江河治理和生态建设上如何取得新突破、如何加快建设十几个超千亿的工业产业群、如何提高县域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如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如何能更上一个新台阶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2011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仍以辽宁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省情研究的学者为主,并邀请了省统计局、省信息中心等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各篇作者提供的报告,均属学术研究成果,均为作者个人意见,既不代表所在单位,也不代表整个课题组。
对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形势进行分析预测,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水平所限,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这就大大增加了预测的困难,因此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很难做到。特别是读者的期望值已经越来越高,尽管我们作了很大努力,也难免有失偏颇之处,恳请诸位领导、专家和广大读者斧正。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辽宁省政府和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给予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统计局以及省直各委、办、厅、局和省人大省政协给予了具体帮助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社会学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给予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特别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领导和有关编辑尤其是范广伟编审给予了热情帮助和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