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发展

 

《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No.3(2010~2011)》
董昭礼 主编 盛志刚 王开玉执行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
ISBN:978-7-5097-2133-9

 

 

 内容简介:本书分析了合肥经济圈“十一五”以来的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合肥速度”领跑全国,合肥经济圈增长速度三年来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提出从“合肥力度”这个纵深方向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对“十二五”时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有了新的定位和展望。

目  录

 

                 Ⅰ 总 报 告

1 合肥经济圈——发展型的创新区、创新极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001

 

                 Ⅱ 分 报 告

2 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预测 ……………………………………高晓光 吴 明/033

3 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预测 …………………………六安市政协研究室课题组/055

4 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预测 ………………………………………………高家国/079

5 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预测 ……………………………………储兆庆 朱晓宇/093

6 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和预测 ……………………………………王 权 高志本/110

 

                Ⅲ 经济圈是创新区

7 与“圈”共舞谋求“核变”

  ——关于加快推进合巢同城共建的思考………………………………………陈 强/131

8 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影响全国

  ——合肥、合肥经济圈龙头作用的实证研究…………………………………盛志刚/139

9 建设合肥经济圈南部门户城市的研究报告

  ——兼论桐城在圈内的文化特色………………………………………………王 强/154

10 合肥经济圈空间演化的结构特征分析…………………………………………吕露光/159

11 实施合肥经济圈区域创新工程,推动五市联动发展…………………………范海洲/170

 

               Ⅳ 经济圈的合作共赢

12 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思考……………………………………………………董昭礼/182

13 推进深度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刘庆德/190

14 推进合巢同城化是构建合肥经济圈的重大战略………………………………张传才/194

15 依托合肥经济圈优势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高德金/203

16 主动融入,促进桐城快速跨越发展……………………………………………吴三九/209

 

               Ⅴ 经济圈的承接转移

17 推动“圈”、“带”共舞引领跨越崛起………………………………………汤林祥/214

18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合肥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吴存荣/219

19 推进共建共享实现同城同赢……………………………………………………张飞飞/228

20 倾力打造合肥经济圈的能源城市、宜居城市…………………………………曹 勇/234

21 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王开玉 司海云 王文燕/241

 

               Ⅵ 经济圈的社会建设

22 构建“两型城市”推动淮南可持续发展………………………………………杨振超/248

23 打造桐城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宋传明/255

24 合肥经济圈社会建设的分析和展望……………………………………………殷民娥/261

25 社会建设中的“合肥力度”……………………………………………………黄佳豪/268

26 合肥经济圈县域社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霍山县为例…王开玉 吴 丹/284

 

               Ⅶ 经济圈的统筹发展

27 双轮驱动圈区融合——加快推进合六一体化进程……………………………张韶春/296

28 合肥经济圈的精品工程是引领安徽城乡发展的高地…………………………王开玉/301

29 全力打造合六工业走廊………………………………………………赵士厚 潘 源/307

30 合肥经济圈的统筹发展分析……………………………………………………周 艳/313

31 合淮同城化与合肥经济圈………………………………………………………储兆庆/320

 

             Ⅷ 经济圈的“十二五”展望

32 合肥经济圈“十二五”发展优势条件分析……………………………………王厚亮/332

33 合肥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走势分析………………………………钟 敏 沈松林/342

 

34 后 记……………………………………………………………………………………/358


 中文摘要

 

  《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No.3 (2010~2011)》是继《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No.1 2007》和《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发展报告No.2 2008~2009》之后的中国省会经济圈系列蓝皮书的第三本成果。2006年以来,合肥经济圈五市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发展性的创新区、创新极,合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安徽全省的38.7%。

  合肥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它的区域创新,它是一块改革开放的高地,坚持全方位开放,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建设,加快了由增长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步伐。合肥在发展中努力使经济GDP和社会GDP同步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工资收入不断增加,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此外,合肥开展了为时一年多的“大拆违”,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38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零补偿、零事故、零冲突”,被建设部誉为“合肥模式”。合肥经济圈不仅实现了经济融合,其社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被誉为“合肥力度”。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合肥绿地”也成为了一个享誉中部乃至全国的新品牌。合肥经济圈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合肥经济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经济圈。

 

 

           合肥经济圈要在合作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

 

  作为省会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核”,合肥还需进一步做大体量、提升质量。要在科学发展中树立更高标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要在自主创新上争取更大作为,以体制改革、政策推进为保障,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让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要在统筹城乡上迈出更大步伐,做大城市规模,增强人口承载力,实现产业和人口同步扩张,促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在合作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以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影响全国为目标,主动担起责任,切实做好服务,推动合肥经济圈发展与繁荣。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摘自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同志

                      2010年6月7日在合肥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的讲话 )

 

 

              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区域竞争新高地

 

  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是安徽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取向,是我省特殊发展方位上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区域竞争新特点,进一步聚焦重点、整合力量,抱团出击、争取主动,构建跨越发展新平台,打造区域竞争新高地。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作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紧迫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坚决有力推进。

 

                    (摘自王三运省长2009年8月24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

                     召开的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序言1 建设好合肥经济圈构筑安徽加速崛起的新格局

                    杨多良

 

  “十一五”时期是安徽乃至全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安徽省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今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力图打造一个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区域品牌;2010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2010年首个获批的区域规划,也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

  2006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构想。2009年8月2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并将淮南市和桐城市也纳入经济圈范畴。8月24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合肥经济圈座谈会,至此,“省会经济圈”发展到“泛长三角背景下的省会经济圈”,并形成了全新的“1+4”模式。2009年11月15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公示,这是“合肥经济圈”的全貌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以合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两翼,淮南和桐城为南北两极的立体式组团发展模式形成。如今合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已达到4741.2亿元,占全省的比例为38.7%,合肥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定位、目标和前进动力,逐步走向成熟。

  2010年6月,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合肥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特别强调:“要在合作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以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影响全国为目标,主动担起责任,切实做好服务,推动合肥经济圈发展与繁荣。”2009年8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座谈会。省长王三运指出,“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是安徽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取向,是我省特殊发展方位上的必然选择,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肥经济圈如今继续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圈内资源的高效利用、要素的高效供给,加速科技创新、新型工业的集聚,努力使其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试验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生态文明的宜居区,同时也是新兴工业的集聚区。面对未来,我们已经拥有一个新的平台、新的起点。

  而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合肥经济圈明确自身的重要战略地位,肩负联动皖江城市带、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江淮城市群等三大经济板块的责任,积极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协调全省区域发展,积极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内联动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形成区域整体发展合力,构筑安徽加速崛起的新格局;对外融入长三角,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加有利的位置。因此,建设好合肥经济圈,不仅对安徽省加快赶超,实现经济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还对加速形成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群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肥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No.3(2010~2011)》一书是中国省会经济圈系列蓝皮书的第三本研究成果。经过课题组不断深入的调研,本书对过去的五年有了一个很好总结,还及时把安徽省经济圈的研究成果汇报给大家,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预测和展望,不仅突显了该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还体现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实证性、延续性和前沿性。

  从内容上来说,全书分析了合肥经济圈“十一五”以来的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合肥速度”连续三年领跑全国26个省会城市,合肥增长速度2007~2009年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财政收入占全国省会城市的第10位。具体分析合肥经济圈发展动力的同时,“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圈内的社会建设,提出从“合肥力度”这个纵深方向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并具体提出合肥经济圈县域社会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等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国县域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参考和借鉴。此外,从桐城打破行政区划后,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新格局逐渐形成,并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联动发展。把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同时加速周边地区的快速融入发展,是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立足已取得的成就以及丰富经验,合肥经济圈对“十二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有了新的定位和展望。“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面对这个机遇,安徽要抓住,合肥经济圈更要抓住,希望能像预测的那样:经过“十二五”的共同努力,合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可以达到45%以上,再通过一段时期的继续努力,进而可以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为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实现兴皖富民宏伟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这项研究的指导和支持!祝合肥经济圈发展日新月异,安徽崛起早日实现!

 

                                        2011年1月1日

 

 

              序言2 为安徽加速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孙金龙

 

  对于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从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到提出建设合肥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区域特色更加鲜明;从安徽省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到《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合肥经济圈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近年来,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市认真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发展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一体化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共识,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现在,合肥经济圈的建设在步步深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5~2010年,圈内五市的GDP占全省比重由34.7%提高到了38.7%,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次由安徽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提出,“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是安徽省委第一次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不仅仅是合肥自己的事情,而是区域意义上的合肥及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然结果。像美国的纽约都市圈,就是以五大湖地区为发展腹地,涵盖三个州的200多座城镇,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这就启示我们,合肥要建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必须与合肥经济圈内兄弟城市同振共频、共同发展,甚至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就会失去支撑、失去依据。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将更加主动、更加紧密地同六安、巢湖、淮南、桐城等兄弟城市携起手来,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共同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

  近年来,合肥经济圈内各兄弟城市各展所长、竞相发展,积蓄了相当的能量。总体上看,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还是产业发展、开放水平,都奠定了一定基础,具有一定分量。只要形成整体合力,就可以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同时,合肥经济圈区域内已具备全功能的生产要素,土地、水电、煤炭、铁矿石等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也十分丰富,还有广阔的内部市场和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因此,在未来的“十二五”时期,我们理应珍惜机遇、抢抓机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以整体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在“十一五”的基础之上,经过“十二五”的共同努力,使合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5%以上;再通过一段时期的继续努力,进而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为安徽加速崛起作出更大贡献。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市总面积占全省的27.7%、人口占全省的29.1%。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就是要全面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毫无保留地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继续扎实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要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之上,推进重点突破。具体来讲,我想,可重点在以下七个方面展开。

  一是在规划引领方面。结合制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等有关重大专项规划的衔接,打好有准备之战。如今已有一个总体规划,下一步还有相应的子规划会展开,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我有个提议,当前有一个子规划要加快推进,就是合肥经济圈内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因为,县强才能市强,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就没有合肥经济圈内的发展。此次,张宝顺书记、王三运省长带队考察了苏北特别是宿迁的发展,整个苏北5个市的23个县,财政收入都突破了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突破了10亿元。我认为,合肥经济圈内的县域经济也要率先发展。为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之上,对“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认真规划。

  二是在交通先行方面。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市要联手推动一些关键性的项目尽快实施。完善区域城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线网络,推动区域内空港、内河港口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与长三角等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注意分工协作、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在更多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形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此,需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仅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还要联手策划、推动一些大项目。在扩大开放中,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联手开展招商引资。选择适当的时机,在长三角或珠三角某个适当的地方,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个兄弟城市联手举行一次合肥经济圈招商推介会。实际上,产业合作就是在这种大家联手合作中逐渐明晰起来的,这样自然就出现了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

  四是在生态环保方面。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相邻生态功能区合作,联手推进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在这方面,这几年合肥市投入了近60亿元,推进管网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市区入湖的三条河流的全截污,污水处理能力由2005年的43.5万吨增加到2010年末的96.2万吨,收纳污水的管网由原来存量的500公里增加到1900公里。现在,正在推进早期开发的小区和早期工厂的污水管网与城市主管网对接工程,使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并且对污水处理进行提标升级,将出水标准提升至一级A水平。合肥工商业比较发达,城市人口多,带来的城市污水总量比较大。但我们有信心,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在2011年会有一个实质性的变化。

  五是在科技交流方面。促进科技要素高效配置和合理流动,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六是在综合保障方面。有些问题现在一时还看不出来,但未来可能很突出。为了“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的发展,还是要重点围绕电力、土地、水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依托各自优势,按照市场机制,统筹联手研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构建完善的资源供给网络,实现合作共赢。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合肥用电量快速增长,这几年均呈两位数增长,2009年突破100亿度。电力公司表示,这标志着合肥在国内已成为了一个用电大城市。2010年,在实行拉闸限电政策后用电量还是达到128亿度;夏季高峰负荷达到277万千瓦,如果加上拉闸限电部分,可能超过300万千瓦。而合肥现在的自身供电能力也就100多万千瓦。我们不能总是就合肥说自己的事,这需要同淮南等兄弟城市在区域内共同研究。什么都要求小而全、大而全,没有必要。区域内哪个地方资源配置效率高,我们就在哪些地方配置资源。

  七是在应急协同方面。建立紧急事务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在治安、疫情、食品药品安全、突发生态环境安全事件和防灾减灾方面的应急协作。总之,就是要通过紧密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多年来,合肥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为兄弟城市的发展做好服务,是合肥市的责任和义务。合肥在加快自身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同时,会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在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地、积极地服务好兄弟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我们坚信,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徽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徽省发改委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五市密切合作、携手共进,必将开创合肥经济圈建设的新局面,更好地造福五市人民,为全省“十二五”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