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
陆学艺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
ISBN:978-7-5097-2527-6

 

 

内容简介: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能够进入关注社会建设的时代。在社会矛盾日渐增多并有所激化的背景下,我们来讨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问题显得意义深远。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这从本书的内容就能放映出来,各方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就社会建设与管理这一主题充分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贡献自己的智慧。目录

 

前 言…………………………………………………………………………………………/1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1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欢迎辞…………………………………/1

致“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的贺信………………………………………/1

 

                  社会建设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陆学艺/3

关于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郑杭生/11

从社会建设概念和目标认识当前的社会建设………………………………………景天魁/16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组织载体……………………………………………………李培林/20

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孙立平/23

公共性与家庭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原则辨析………………………………张 静/29

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邴 正/37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刘 敏/44

中国社会建设演进路径与社会体制构成分析………………………………………秦德君/52

运用制度创新推进社会建设…………………………………………………………邹农俭/64

“新发展主义”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构……………………………………………田毅鹏/76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王小章/91

在社会建设中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朱汝鹏/102

心理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国秀/114

社会建设要促进社会团结、合作与共享……………………………………………张林江/123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宋国恺/131

“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期待与社会建设的思考………………………………扈海鹂/142

中产主义:社会建设突围政经市场的核心议题……………………………………颜 烨/155

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与社会建设研究………………………………………………李君甫/182

社会建设视阈下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分析………………………………周长城 何 芸/193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要理论模式述评………………………………………………冯 波/204

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李晓壮 白素霞 张 凤/210

 

                  社会管理

理解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丁元竹/225

社会组织与政府改革…………………………………………………………………邓伟志/236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初步研究…………………………………………………王永平/240

公民社会及非政府组织发展和意识形态挑战………………………………………卢汉龙/253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边缘化问题…………………………………………刘少杰/265

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视角…………………………………………………………宋亚平/274

重建值得信赖的干群关系是当前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新农村建设断想之一………………………………………………………孙秋云/282

土储拆迁:京郊农村聚变式城市化的思考

  ——依据朝阳区崔各庄乡六个行政村的调查资料…………………尹志刚 潘建雷/287

工业下乡:转型时期农村工业化及其负面性………………………………………吴滨锋/307

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必要与设想……………………………………………………谢俊贵/317

论人水和谐……………………………………………………………………………陈阿江/331

中国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环境良性互动……………………………………………谢建社/344

社会管理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朱 涛/354

关于我国社会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周 艳/363

 

               附录:观点摘编与综述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观点摘编……………………………/381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397

前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是“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极不平衡的小康。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通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认识,一方面表明我们对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我们对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只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研究认识,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重要战略部署与手段来实现。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尤其是北京地区社会学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学界诸位同仁每个月定期在北京召开“月谈会”,讨论的主题围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月谈会”每次由一名学者主讲,主讲后参加座谈会的同志集体讨论。随着“月谈会”讨论的不断深入,大家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清晰。“月谈会”讨论取得的良好效果,彰显了这个主题的重要性,同时也充分表明社会各界对这个主题的高度关注,希望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同时,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这个主题的研究与认识,如当初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围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讨论逐步深入,最终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市场经济改革之路那样,也在由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对近一年来“月谈会”的成果,以及近年来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研究成果有一个阶段性总结,同时为了更好地将这一主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中国社会学会、北京工业大学于2010年12月25~26日在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上,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致欢迎辞,并就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领域所形成的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同志就当前形势下研究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发表了重要讲话。由于日程安排的原因,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不能与会,但他对这次研讨会非常重视,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并就当前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就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对话,可谓百家争鸣。总结起来,目前国内对社会建设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当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是调整并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社会结构;第四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建设是要建立一个与政府、市场并列的社会。这足以表明我们的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研讨会前夕,会议主办方就这个主题进行会议论文征文,以便参会学者展开学术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会议所征集的文章在研讨会召开当时就获得了参会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良好评价。应参会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为了让更多关注这个主题的社会各界能够分享这次研讨会的成果,我们决定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对会议征文进行重新整理、补充完善,结集出版。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领导对编辑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指导和大力支持。人文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筹备、会议发言整理和论文编辑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我们对这个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这一工作的大力支持。

 

                                        编 者

                                        2011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