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发展

 

《新市民的社会管理》
吕世辰 顾昭明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7月
ISBN:978-7-5097-2215-2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诠释了社会管理的定义,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社会组织对个人或社会群体的服务、指导、协调和约束。本书全面论述了新市民的群体特征、现实状况、诉求和愿望。书中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对新市民的管理进行了探析,具有原创性。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001

  一 新市民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001

  二 新市民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004

  三 新市民社会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008

第二章 新市民与科学发展……………………………………………………………………010

  一 新市民与科学发展的研究意义………………………………………………………010

  二 新市民科学发展的实践………………………………………………………………012

  三 新市民科学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015

  四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市民再创辉煌………………………………………………018

第三章 WTO机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021

  一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实践…………………………………………………021

  二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022

  三 与WTO机制直接相联系的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024

  四 WTO机制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024

第四章 新市民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上)………………………………………………………027

  一 新市民:历史与经济的视野…………………………………………………………027

  二 新市民土地问题研究综述……………………………………………………………032

  三 新市民的心声:基于山西省的调查…………………………………………………035

  四 影响新市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039

  五 促进新市民土地流转需关注的几个问题……………………………………………043

第五章 新市民与耕地之间的关系(下)……………………………………………………047

  一 新市民是中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突破口…………………………………………047

  二 新市民承包地流转的现状……………………………………………………………050

  三 目前理论界有关农地制度改革的述评………………………………………………052

  四 关于新市民与承包地关系的进一步思考……………………………………………054

第六章 新市民劳动管理………………………………………………………………………059

  一 引言……………………………………………………………………………………059

  二 新市民劳动管理研究综述……………………………………………………………060

  三 历史与现状:新市民劳动管理政策演变轨迹………………………………………069

  四 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与新市民劳动管理…………………………………………070

  五 多管齐下:完善新市民劳动管理体制的着力点……………………………………072

第七章 中外新市民活跃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075

  一 命题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意义…………………………………………………………075

  二 早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市民活跃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076

  三 发展中国家新市民活跃期的经济发展情况…………………………………………080

  四 我国的新市民国情……………………………………………………………………082

  五 我国新市民经济的发展战略…………………………………………………………090

第八章 新市民的大多数是中国工人阶级新成员……………………………………………095

  一 新市民大多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095

  二 新市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096

  三 新市民工人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098

  四 进一步确立新市民的工人阶级地位…………………………………………………100

第九章 新市民政治参与………………………………………………………………………102

  一 研究意义………………………………………………………………………………102

  二 各国新市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理论…………………………………………………104

  三 中国新市民政治参与现状……………………………………………………………109

  四 新市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3

  五 新市民政治参与之我见………………………………………………………………115

第十章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119

  一 研究意义………………………………………………………………………………119

  二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和现状…………………………………………………122

  三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126

  四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30

  五 新市民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132

第十一章 新市民政治管理……………………………………………………………………137

  一 新市民政治管理的研究意义…………………………………………………………137

  二 新市民政治管理的实践和理论………………………………………………………139

  三 中国新市民政治管理现状……………………………………………………………144

  四 关于新市民政治管理的思考…………………………………………………………147

第十二章 新市民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151

  一 研究意义………………………………………………………………………………151

  二 新市民应该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者…………………………………………152

  三 新市民政治运行机制和模式初现端倪………………………………………………155

  四 关于新市民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158

第十三章 新市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62

  一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处理好农民与新市民群体关系的意义……………………162

  二 新市民群体基层组织的基本状况和建设经验………………………………………167

  三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70

  四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农民与新市民群体的关系…………………………172

第十四章 新市民与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177

  一 新市民群体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177

  二 我国新市民群体引发和潜在的社会问题及原因……………………………………181

  三 发挥新市民群体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的构想…………………………183

第十五章 新市民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87

  一 新市民与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87

  二 新市民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历史与现状……………………………………188

  三 对新市民实行有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建议和措施……………………………190

第十六章 新市民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192

  一 社会体制及其特点……………………………………………………………………192

  二 关于社会体制的理论综述……………………………………………………………194

  三 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201

  四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取向……………………………………………………………206

  五 新市民——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先遣队……………………………………………211

第十七章 新市民社会保障……………………………………………………………………216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216

  二 研究现状综述…………………………………………………………………………218

  三 国内相关政策和典型性探索…………………………………………………………224

  四 建立新市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29

  五 解决新市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233

第十八章 新市民与户籍制度改革……………………………………………………………237

  一 户籍与户籍制度………………………………………………………………………237

  二 户籍制度的由来………………………………………………………………………240

  三 户籍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244

  四 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247

  五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255

第十九章 新市民社会生活管理………………………………………………………………261

  一 新市民社会生活考察…………………………………………………………………261

  二 “碎片化”——新市民社会生活特征分析…………………………………………264

  三 社区管理:新市民社会生活重建的路径选择………………………………………269

  四 新市民社区管理的思路和建议………………………………………………………276

第二十章 新市民计划生育工作………………………………………………………………280

  一 研究意义………………………………………………………………………………280

  二 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工作历程…………………………………………………281

  三 新市民生育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现状………………………………………………285

  四 新市民在计划生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86

  五 做好新市民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288

第二十一章 新市民部分女性性工作者探析…………………………………………………291

  一 研究意义………………………………………………………………………………292

  二 女性性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综述……………………………………………294

  三 L市新市民女性性工作现状探析 ……………………………………………………305

  四 关于农村进城务工女性性工作者的讨论与思考……………………………………332

第二十二章 新市民转业教育…………………………………………………………………337

  一 新市民转业教育的含义及意义………………………………………………………337

  二 发达国家新市民转业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338

  三 发展中国家新市民转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352

  四 我国新市民转业教育的设想…………………………………………………………355

第二十三章 新市民教育培训…………………………………………………………………358

  一 中国新市民教育培训的现状…………………………………………………………358

  二 新市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61

  三 加强对新市民教育培训的设想………………………………………………………362

第二十四章 新市民社会教育管理……………………………………………………………365

  一 发展社会教育的意义…………………………………………………………………365

  二 新市民社会教育的必要性……………………………………………………………367

  三 新市民社会教育的现状………………………………………………………………370

  四 关于新市民社会教育的思考…………………………………………………………374

参考文献…………………………………………………………………………………………378

后 记……………………………………………………………………………………………396

 
作者简介:
吕世辰,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山西省“333”人才,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所所长。
顾昭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党委常委。

 

  吕世辰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这本《新市民的社会管理》是他和顾昭明等人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前,他已出版《农村社会学》、《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准市民论纲》等书。他的研究一直围绕处于巨大变动中的中国农民,他也提出一些新概念来描述处于职业变化和城乡流动中的农民工,如“流动农民”、“准市民”、“新市民”等。这些概念并非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解读,而是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的跟踪研究。“流动农民”是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批转向二、三产业和进入城镇,但处于流动状态,难以在城市定居;“准市民”是指农民流动的最终方向是城市,农民改变了职业身份却不能改变户籍身份,是因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准市民”就是应该成为市民又难以成为市民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准市民中的一大批将变成“新市民”,“新市民”在中国不仅要取得城市户籍、享受市民的待遇,更要能够融入城市社会。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是现代化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社会流动,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管理体制上,至今还没有作出充分的适应这种变化的调整。如城市的商业网点、邮局、银行、工商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卫生防疫站、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等等,本来都是按照城市人口布局来布点的,但现在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城市人口布局,而城市社会管理的布局却没有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市民是一个有2亿多人的社会群体,而且是处于由农业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和流动的群体。对他们的社会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需要给予高度关注。近年来,各地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解决他们就业、户籍、社保和子女入学等问题。但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系统地研究新市民管理的问题,为数不多,这就是本书的独特贡献。

  本书以新市民社会管理为中轴展开,分析和阐述了新市民的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生活管理和教育培训。在经济管理方面,探索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劳动管理和劳动权益维护、新市民活跃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新市民经济的科学发展等。在政治管理方面,研究了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参与、政治管理和综合治理等问题。西方国家新市民活跃期正是市民社会构建的时期,我们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公民社会,新市民的政治参与和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管理方面,对与新市民有关的计划生育工作、社会生活、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在教育培训方面,论述了新市民的转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转业教育主要是在转向二、三产业前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是在岗期间和职业活动中接受的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导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教育。

  作者在研究中努力实现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本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新市民的计划生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参与状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参阅和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做到以事实说话。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和理论分析,“悟”出一些道理,既避免了假大空式的说教,又不至于限于简单的数据堆砌。作者还全面地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比较中提炼出相关的中国特色理论,给人以深刻启示。

  本书作者紧紧扣住中国社会巨变中的重大问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蕴含情感的笔触,系统而又富有新意地阐述了“新市民的社会管理”这个城市化过程中的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所预示的,是中国城乡管理体制和城乡管理思想的大变革。

 

                                      李培林

                                      2010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