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发展

 

《辽河岸畔锡伯村》
曹晓峰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
ISBN:978-7-5097-3114-7

 

 

丛书名:中国百村调查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景式地描述了该村发展变迁的轨迹,对其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村庄治理、社区生态等方面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对其发展的趋向进行了理性思考

目录


第一章 村落概况与背景1

  第一节 拉塔湖村概况1

  第二节 锡伯族的历史与现状12

  第三节 拉塔湖的传说23

 

第二章 经济发展27

  第一节 村域经济27

  第二节 水稻种植业的发展31

  第三节 渔业的发展38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46

  第五节 对拉塔湖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53

 

第三章 村民生活与观念变迁60

  第一节 生活水平的变化60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迁72

  第三节 价值观念的演变81

 

第四章 婚姻、家庭和生育89

  第一节 婚姻状况90

  第二节 家庭状况93

  第三节 生育状况101

  第四节 村民关系网络和交往104

  第五节 婚丧习俗 108

 

第五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24

  第一节 社会分层状况124

  第二节 社会流动状况133

 

第六章 文化建设152

  第一节 文化事业发展 152

  第二节 民族文化保护159

  第三节 道德风尚培养167

 

第七章 社会事业176

  第一节 社会保障176

  第二节 医疗卫生186

  第三节 社会治安195

 

第八章 村落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203

  第一节 村党组织203

  第二节 村民自治组织216

  第三节 村务管理与村务公开234

 

附录1 拉塔湖村问卷调查报告250

附录2 拉塔湖村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266

附录3 拉塔湖村获得的荣誉273


前言

 

 

  从1988年起,我就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重点课题——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并先后参与和主持了辽宁省的营口市、抚顺市、海城市(县级)、彰武县和丹东市的调查工作,直到1997年《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丹东卷》出版,一晃就是10年。2005年,我又与张卓民先生主持完成了《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营口卷》,即《解读营口模式》。在这10多年中,通过深入调查,我加深了对市、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基本情况的了解,也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初的提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

  2009年初,在北京又遇到了陆学艺先生。陆学艺先生在主持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和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课题的过程中,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陆先生提出,过去我们进行的社会调查是在市、县的层面上,属于中观层面的调查。但是要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就应该了解到村,因为村才是中国农村的最基层单位,对村的调查当属于微观层面的调查。陆先生建议我能够组织对一个村的调查,作为中国百村调查的组成部分,我欣然承诺。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调查点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百村调查已经出了许多成果,其中有很多具有典型意义。2008年辽宁社会科学院的曲彦斌和大连大学的同春芬等就出版了对辽宁省大连市后石村的调研成果《和谐渔村》。后石村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雏形的新渔村,它的典型意义在于“坚持巩固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支持非集体经济发展,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探索出了一套工业企业与渔村融为一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渔村建设模式,被广泛誉为“后石模式”。类似的典型村还有许多。那么还有什么村能反映辽宁的特色呢?最后我们想到了选一个锡伯族村。

  了解锡伯族的人可能不多。锡伯族是鲜卑的后裔,自隋唐至元朝,又以室韦、失韦等同音异写的族称活动在嫩江西岸。明朝时和汉族、蒙古族、女真族等民族杂处。17世纪中叶以后,锡伯族生活在我国的东北部,后来由于自然迁徙以及统治民族的频繁调遣分散到辽宁、北京、山东等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又抽调东北的锡伯族八旗官兵1020人连同眷属共计3275人移驻新疆伊犁地区,从而形成了锡伯族的聚居地东西分居的局面。目前,我国国内的锡伯族人口近19万,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有4万余人)、辽宁(有5万余人)和吉林(有3000多人)等省份,辽宁是锡伯族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是除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外的全国第二大锡伯族聚居区,现有锡伯族人口22386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别占全国的13%、全省的186%、全市的418%。全区共有3个少数民族乡镇,即兴隆台锡伯族镇(1983年成立乡,后改为镇)、黄家锡伯族乡(1984年成立)、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1990年成立),占全区少数民族乡镇的3/8,多以优质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全区锡伯族人口占20%以上的锡伯族村(社区)有27个、10%以上的村有5个。

  沈北新区的黄家锡伯族乡是全国最大的锡伯族聚居乡之一,全乡所辖的15个行政村中有7个是锡伯族村,锡伯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45%。拉塔湖村是黄家乡7个锡伯族村之一,其中锡伯族人口占62%。该村的锡伯族人口所占比例在全乡不是最大的,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整个黄家乡也不是最好的。所以选择该村作为调查对象比较理想。

  虽然我们选择的是锡伯族村落,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村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其文化更多地与汉民族相融合,自己民族保留下来的特色东西并不是很多。经过深入的了解得知,除新疆察布察尔地区外,这种现象在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比较普遍。但这也恰恰反映了辽宁地区锡伯族发展的状况,是该村的特色所在,所以我们最后确定本书的名字为“辽河岸畔锡伯村”。

  拉塔湖村的集体经济并不发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很小。作为一个以第一产业尤其是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的村落,之所以做到了经济发展、村民富裕,除其区位优势(位处沈阳市郊区、辽河岸畔)、资源优势(土地面积多、水资源丰富)之外,与以马喜军为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班子不无关系。拉塔湖村的快速发展是在马喜军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以后。在他的带领下,村领导班子以发展经济、富庶村民为己任,革故鼎新、开拓进取,使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使村民收入跃上一个新台阶。不仅如此,村领导班子还注意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拉塔湖村做到了村容整洁、文化丰富、社会和谐、民主管理。这也是通过对拉塔湖村的调查得到的启示之一。

  由于对一个村的调查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所以在调查中我们的课题组由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的调查人员组成。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收集该村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民俗等背景材料;访谈法,与村干部座谈、个体访谈、小组访谈;问卷法;观察法,课题组成员吃住在村民家,亲身体会村民的日常生活。

  整个工作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第一阶段从2010年5月中旬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进行实地调查。第二阶段从2010年11月开始至2011年4月,进入写作阶段,形成初稿。第三阶段从2011年4月开始至2011年8月,进行补充调查,修改初稿。第四阶段从2011年8月开始至2011年11月,修订稿件。

调查和撰写的分工是:

  第一章第一节王磊,第二节、第三节李阳;第二章王磊;第三章王磊;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王伟,第五节李阳;第五章李晓南;第六章第一节王磊,第二节李阳,第三节王磊;第七章王磊;第八章魏素蕊;附录1问卷调查报告王磊;附录2、3、4均由王磊整理。

  我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整体设计、调查点的确定和联系、文章的修改和书稿的定稿工作。王磊除了调查和撰写了大部分内容以外,还协助我进行了大量的日常组织和联络工作。

  该项调查工作的完成和本书可以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辽宁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人力、物力和经费的支持;辽宁社会科学院的曲彦斌研究员和沈阳市沈北新区文化局的仇兴辉副局长帮助我们选点并提供了相关信息;拉塔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乡亲们给予了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还要感谢陆学艺老师的指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马福伦老师的协调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丁凡同志的精心编辑。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感到轻松。在调查和写作中克服了许多困难,现在终于完成了。另一方面,感到不安。一是前期理论准备不足,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分析得不够透彻。二是实际调查不够深入,难免有疏漏和不准确之处。再加上拉塔湖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几度变迁,历史资料留存得不多。这些都会影响本书的质量。我们衷心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给予批评指正。

 

曹晓峰

201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