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埃米尔·瓦尔特-布什(Emil Walter-Busch),瑞士社会学家,1942年出生,2007年退休前任教于圣加仑大学、苏黎世大学,讲授实用社会学。最新作品为《革命时代的布克哈特和尼采》,目前正在写作《通理与人文学家》一书。
郭力,女,198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居德国,德国弗赖堡大学汉语教师。作品有《莱茵北流去》、《成长在德国》、《德国名诗精选精析》,译作有《阿连德家族》、《德国人会死绝》等
目录:
中文版前言/1
前 言/3
第1章 导言式概述:从“马克思咖啡厅”到“马克斯咖啡厅”/1
第1节 大商人赫尔曼·韦尔资助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所的动机/2
第2节 20世纪30年代:马克斯·霍克海姆的所长体系/11
第3节 1930~1949年:研究所的圈内圈外/18
第4节 研究所重返美因河河畔的法兰克福/25
第2章 霍克海默以哲学为导向的社会研究规划/35
第5节 “烦恼与痛苦,这是人生的表达方式”/36
第6节 霍克海默的跨学科研究规划/48
第7节 1930~1940年:“评判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54
第3章 1934~1950年在美国:剖析法西斯主义,体验民主/84
第8节 弗里德里希·波洛克的“国家资本主义”观/86
第9节 弗朗茨·诺伊曼的对立观点:民族社会主义是“极权式垄断资本主义”/98
第10节 加利福尼亚的理论研究:《辩证论证解明运动》,
战略情报局的德国问题专家/124
第11节 研究所课题:关于权威型及偏见的研究
(Die Autoritarismus-und Vorurteils-Forschung)/145
第4章 1950~1970年:评判理论的分化/176
第12节 特奥多·W.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位思想大师/178
第13节 弗朗茨·诺伊曼为重建西德政治学作出的重要贡献/228
第14节 赫伯特·马尔库塞:革命理论的火焰与灰烬/248
第15节 小结:评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死火山”之一?/305
缩 写/321
参考文献/323
人名索引/344
译者序
作为本书译者,首先想在这里表达的是衷心感谢之情。因为这部译作可以说是合作产物,如果没有几位友人的帮助,没有向他们的求教及共同频繁的讨论,要保证本书的翻译质量是无法想象的。他们是本书作者瑞士社会学家埃米尔·瓦尔特-布什先生、笔者先生Richard Wilkinson、Rolf Müller 先生、Kay Mestern 先生、Wolfgang Bammert先生等。
而这里尤其需向瓦尔特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尽管笔者在德国生活已久,常年在德国大学教汉语,并做翻译工作,但对社会学哲学的很多专业词语及表达都相当陌生,心里没底。特别是面对通常的中文译文、中文辞典等有关书籍的释义与德文原意相冲突的时候,应做何种选择便是译文要解决的问题。几番考虑后,觉到很有必要向作者求教。
瓦尔特先生退休前为一瑞士高等院校哲学教授,退休后还在潜心著书。接到译者电话,非常高兴,表示他对德文学术表达是否能适宜地传达到中文中非常好奇,并欣然表示愿随时为译者解答问题。这样,在翻译本书的几个月内,译者可以荣幸地对瓦尔特先生做了23次电话求教,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兴致很高地耐心解答,即便在两次小住巴黎期间。
对笔者来说,面对一部难译的专业著作,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同作者合作了。正因为有了瓦尔特先生等友人耐心慷慨的鼎力相助,这项翻译任务才会成为笔者一次愉快的发现、求学之旅。
笔者的发现是,一些关键的哲学词语如批判、启蒙,或由于最初取道于日文转为中文,或由于错译走上了词不达意,甚至走上了歧义、误解的道路。而社会学、哲学基础概念同其他学科的基础概念一样,都是理解发展一个学科的重要基石。因而笔者认为纠正概念错误的翻译势在必行。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瓦尔特先生和其他友人也认同这个想法,并给予了热情鼓励。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译著前,对在反复讨论基础上、对一些重要词语所做的改译做一简单的解释交代。
1.批判还是评判?
本书副标题为Kritische Theorie und Politik,初译为“批判理论和政治”,可这个“批判理论”一直令我困惑不解。第一个疑惑是德文中的形容词kritisch,它的名词形式是Kritik,中文一贯译为“批判”。可为什么是批判?中文“批判”对中国人来说是个不言而喻的词,那就是对不良事物、人物进行斥责与摒弃。所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批判都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批判是武器,批判是斗争,是革命,批判就是破……没有谁对此怀疑过,没有人对这个中文词怀疑过。然而我翻译的时间越长,却越感到难以见到这种“批判”的影子。
庆幸的是我可以与Kritik的“游戏人”直接求索Kritik内涵。
“Kritik是辨别、分析、考核、评定、评判……是找出不足,用以提出改进建议,以求改善社会。”本书作者瓦尔特先生如是说。
“那,也会是肯定、倡导、赞颂吗?”我问。
“对,也会的。这个词源自希腊文,意思是评说评论的艺术(Kunst der Beurteilung);它是个中性词,意为对事物进行区别、分析、评判。它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建议。康德的三大Kritik,就是将纯粹理性、判断力、实用理性作为建议提出来倡导的。”
“那会不会也有批判(verurteilen)的意思,彻底的否定,像对待敌人?”
“对,也会的,也可以批判。但批判是其极端形式,只占极小部分,比如马克思所做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大体上说,法兰克福学派的评判理论(Kritische Theorie)受到两个评判类型的影响,一种是否定型,比如马克思的(如在评判理论的发展前期);另一种是肯定型,积极正向的,比如康德的三大评判;这三大评判,也是康德的三大倡议。”
“马克思也不是总在批判吧?”
“不是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副标题是:对政治体制下经济体系的评判(Kritik der politischen ?konomie)。马克思的工作同一般社会学家一样,做的主要也是分析评判,当然他得出的结论是尖锐的批判。”
通过同瓦尔特先生请教讨论,笔者对这个词的理解越来越全面深入:原来批判(Verurteilung)是评判(Kritik)的一种极端形式,是彻底的否定形式,但一般情况下顶多是批评(kritisieren)——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评判的另一个极端的形式是赞颂;更多情况下Kritik是分析、肯定、预测、评估、批评、警告、鉴定、诊断、建议……目的是要改善提高;这是一个广义词,因而笔者认为,翻译成中文广义词“评判(或评论、评说)”,相比狭义的“批评、批判”更为适宜。而若接受日文翻译(如果我们假定,这个中译文是接受了日文翻译的话),将之译为批判,便很容易犯以点带面的错误。当然,在适宜情况下,也需将Kritik译为批判、批评,比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错误的批评等。
这样本书译者将Kritik主要翻译为评判,在适宜情况下也译为批评、评论、批判、质疑等。
2.什么是评判理论(Kritische Theorie)?
“康德《纯粹理性评判》这个书名中的评判(Kritik)也可换上这个评判理论(Kritische Theorie),即可变为《纯粹理性评判理论》。”瓦尔特先生对我的问题这样回答。
原来西语Theorie(理论)一词也源自希腊文,原意为观察、考核,因而还有考核体系、观点、论述、方式等意思。评判理论可以是评判式论述体系。评判理论得名于霍克海默的专著《传统理论和评判理论》。
可是这里还缺宾语,评判什么?我问。
本书第7节介绍到,霍克海默将评判理论定义为:当代人类对自我的辩证认识,及主要关注理性状态的当代社会理论。
这就是说“评判理论”的对象是社会,评判理论是社会评判理论(Kritische Gesellschaftstheorie)的简写。
“如果说评判理论是对社会状况考察评判性的见解论述,那传统理论也是社会理论吗?”我问。
“传统理论不只是社会理论,还包括宗教理论等。理论的目标是要实现理性社会。”瓦尔特先生说。
3.启蒙还是解明?
我:说到Aufkl?rung(迄今的翻译为:启蒙),人们自然会想到Aufkl?rung时代。可是康德那段关于什么是Aufkl?rung的名言,似乎同那个时代无关,应该指思维过程。
瓦尔特先生:是这样,这个词也可以指Aufkl?rung时代,但一般主要指一种思维活动,也可说是思维运动,就像评判(Kritik),就像思想解放运动,都是思想运动,在此,运动规模可大可小,可小到个人劳作(T?tigkeit),就是要对一切进行探究、解释,这是伴随人类史开始直至今日的思想劳作、追求,并不是只从Aufkl?rung时代开始的。
我:就是说,重要的是:思想家首先要自己对自己作解释,而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进行教育?
瓦尔特先生:是这样,教育只是附带的,但不是这个词的内涵。解明——对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释解,本为一个寻常动词,可以说通过康德,通过解明时代而成了重要的哲学词语并著名起来。
中文“启蒙”一词,传统上只同教育有关,比如对幼童的教育,长者对幼者的教育,智者对愚者的开导。可以说要启蒙的对象是蒙昧,而要解明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经过同瓦尔特先生及多位友人的多次讨论,笔者以为,如果继续沿用日文翻译“启蒙”,是对理解这个重要西方哲学概念的重大阻碍,它只能造成思想混乱。故而笔者将Aufkl?rung改译为“解明、解明运动、解明时代”等。
评判理论与解明运动密切相关,比如它标志性的经典著作便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合作产物:《辩证论证解明运动》(Dialektik der Aufkl?rung)(又译为《启蒙辩证法》)。
Aufkl?rung一词多义,既可是解明或解明活动、运动,又可以是解明时代,具体翻译要视上下文决定。
4.经验法还是察知法(Empirie)?
1931年1月24日,霍克海默正式成为社会哲学教授及社会研究所所长。他在任职演讲中表示:要在社会学领域进行哲学理论建构式与哲学察知式(Empirie)的合作研究。
但什么是Empirie?迄今(也许是取道日文)的翻译是经验法,但这使句子很难自圆其说。
瓦尔特先生说:Empirie(察知法)、Empirismus(察知主义)与现代科学认识论有关,认为理论应建立在对事物观察实验的基础上,不应建立在直觉与迷信上。典型的例子是,牛顿通过这个方法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解释令我惊愕不已,汉语中无论如何不能说:牛顿是通过“经验法”得出那个著名物理定律的,而只能说首先通过观察,注意到了苹果落地的自然现象。
原来,Empirie源自希腊文,感知获悉之意,最初指古希腊医生拒绝遵守教条规定,坚持通过感官观察及实践经验进行诊断的手段,在此重要的手段是观察。
“中医也这样,其方法叫望闻问切。”我说。
“对,那可以说中医使用的就是这个Empirie法。”瓦尔特先生说。
那不妨叫“察知法”——是望闻问切的简约形式,人生在世需对客观世界望闻问切,社会学家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望闻问切,中医的方法与古希腊医学家的如出一辙,同样历史悠久。Empirie的德文是Erfahrung,因Erfahrung也有经验的意思,这个词很容易被译为经验,因而必须要搞清楚的是,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这个词不能是经验。
“Erfahrung(察知)是人类对外界的获悉,Handeln(行动)与之相反,是人类对外界的出击。”瓦尔特先生说。
本书涉及的察知式社会研究,一般是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的研究。不同场合下还译为感知、经历、体验、经验、领会、察觉、体察等。
5.资产阶级、资产阶层
这两个词及公民的德文形容词形式都是bürgerlich,这给翻译造成很大困难。
霍克海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是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个词常被译为资产阶级(还有的译为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社会,但在霍克海默,所涉及的显然是资产阶层(Gesellschaft)而不是资产阶级(Klasse),而且这资产阶层是自17世纪以来,直至今日具积极意义的先进阶层;在现代也被称为中产阶层。现代的西方社会还称自己为资产层社会,因其社会经济教育法律等理念体制,都建立在此阶层的理论之上。评判理论可以说就是这个阶层的一个重要代表。
Bürger德文一词原为堡人(Burg为城堡),意思是:城堡人或守卫城堡的人。它源于欧洲中世纪初期兴建城堡时期。当时城乡差别泾渭分明,城堡人较为富有,享有特殊权利(如选举权),像从前汉语中的城里人。这个词成为一般公民,是后来的事情,公民没有城乡差别,所有共和国的成员都是公民。
中世纪以后由城堡人发展成的资产阶层(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字面义:堡民阶层)成员分布比较广泛,其成员可以很富有,也可以不很富,但一般不是雇工,生活来源较有保障。此阶层以反对贵族统治,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社会进步平等、追求理性社会等为主要特征。
“但还是有一些词应该译为资产阶级,”瓦尔特先生指出,“比如马克思、马尔库塞及布哈林理论中用到的Bourgeoisie、Bürgerlichen、Bürgertum,这里是指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统治阶级,作为敌对势力的剥削阶级。”
“就是说,同样的词在不同人的理论中,含义不同?”
“是这样,霍克海默早期使用这些词时,也有同样激进倾向,但后来没有了。英文中表示资产阶层现在仍常用法文的Bourgeoisie,但已没有了剥削阶级的意义。就像地主、资本家,现在也不作为剥削阶级看待一样。”
德文Gesellschaft也是个难掌握的词,可大可小,小到伙伴、协会、阶层,大到国家社会。大多情况下这个词涉及的是阶层,但西方世界也会认为自己的国家是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资产层社会,即由资产阶层领导的社会,这个时候Gesellschaft又成了大社会。不过这种情况在理论界不常出现。
“比如,哈贝马斯的书名:Strukturwandel der ?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意思为《公共域的结构转型——论资产阶层的基本概念》,讲的也是资产层,这里的Kategorie不是类型,是Grundbegriffe(基本概念)。”瓦尔特先生说。
6. 德文中独特的哲学表达
德文的一些哲学表达很独特,有着历史渊源,一般德国人也会望之却步。一些书名的二格形式,有独特内涵,不能按照寻常的所属关系通过“的”来翻译。比如康德的《纯粹理性评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不能理解为“纯粹理性的评判”,而是“对纯粹理性的评判”;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合著 Dialektik der Aufkl?rung不是“解明的辩证法”,而是《辩证论证解明运动》,就是说用辩证法的方法论证解明运动。
还有一些形容词做定语的表达令人费解。同上述情况一样,不可直译。如果没有各位友人的指点迷津,笔者很难认清其真面目。比如阿多诺的书名Negative Dialektik,同瓦尔特先生商讨后译为《能否定的辩证法》(又译《否定的辩证法》):传统辩证法总是否定之否定达到新的肯定,但阿多诺的在否定之否定之后,还可保持否定。作者如是说。
类似情况还有:
Begriffliche Erkenntnis:概念系认识论;
Repressive Toleranz:压制性宽容,指能产生压制效果的宽容;
Befreiende Toleranz:解放性的宽容(比如对同性恋的宽容);
Repressive Sublimierung:受压抑的性升华。
本着尽可能忠实贴近原文的原则,本书中其他的改译还有:将唯心主义改译为理念主义,悲观主义改为消极主义,海德格尔的“此在”改为“在态”等。这些在译文中以“译者注”的形式做出了说明,不过实际上这些解释也综合了与其他友人的讨论。其中令我难忘的,还有每两周一次向退休教师Müller先生求教讨论的美好时光。
郭 力
德国弗赖堡,2013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