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网络

 

《现代性与虚拟社区》
赵联飞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ISBN:978-7-5097-3861-0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现代性与虚拟社区》回顾了虚拟社区在中国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用扎根研究的方式对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划分,并以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为观照,分析了虚拟社区内的各种交往和表达现象。同时结合城市社区的变迁,作者分析了虚拟社区发展的宏观社会背景,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线政治参与、在线民族主义、公共空间与自媒体等问题。此外还从技术和社会双向互动的角度出发,展望了虚拟社区在中国发展的未来,指出了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互联网实名制实施力度的加大对虚拟社区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虚拟社区发展概况1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6

第三节 概念和范式11

第四节 关于本研究的说明17

 

第一章 作为观念、心态和行为模式的现代性25

第一节 关于现代性25

第二节 现代性的生成途径38

第三节 对中国语境下现代性的理解46

 

第二章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定性分析63

第一节 虚拟社区中的身份管理64

第二节 虚拟社区中的交往71

第三节 虚拟社区中的自我表达78

第四节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动因82

第五节 从“现实”到“虚拟”的策略88

第六节 影响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因素98

 

第三章 对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定量分析116

第一节 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描述116

第二节 调查人群若干上网行为的描述122

第三节 对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测量和描述134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57

 

第四章 现代性与虚拟社区171

第一节 社交网络与个体化171

第二节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与当代思潮的勾连181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195

 

第五章 虚拟社区发展展望206

第一节 技术及基础设备的发展206

第二节 网络监管及实名制213

第三节 虚拟社区的未来:互构论下的社会与技术224

 

第六章 结语227

 

附录233

附录Ⅰ 定性研究对象背景资料233

附录Ⅱ 抽样调查方案248

 

参考文献252

作者简介:赵联飞,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简介  《现代性与虚拟社区》回顾了虚拟社区在中国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用扎根研究的方式对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划分,并以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为观照,分析了虚拟社区内的各种交往和表达现象。同时结合城市社区的变迁,作者分析了虚拟社区发展的宏观社会背景,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线政治参与、在线民族主义、公共空间与自媒体等问题。此外还从技术和社会双向互动的角度出发,展望了虚拟社区在中国发展的未来,指出了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互联网实名制实施力度的加大对虚拟社区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简介  赵联飞,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推荐中文目录

目  录

 

 

导论1

第一节 虚拟社区发展概况1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6

第三节 概念和范式11

第四节 关于本研究的说明17

 

第一章 作为观念、心态和行为模式的现代性25

第一节 关于现代性25

第二节 现代性的生成途径38

第三节 对中国语境下现代性的理解46

 

第二章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定性分析63

第一节 虚拟社区中的身份管理64

第二节 虚拟社区中的交往71

第三节 虚拟社区中的自我表达78

第四节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动因82

第五节 从“现实”到“虚拟”的策略88

第六节 影响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因素98

 

第三章 对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的定量分析116

第一节 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描述116

第二节 调查人群若干上网行为的描述122

第三节 对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测量和描述134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57

 

第四章 现代性与虚拟社区171

第一节 社交网络与个体化171

第二节 虚拟社区交往和表达与当代思潮的勾连181

第三节 自媒体时代195

 

第五章 虚拟社区发展展望206

第一节 技术及基础设备的发展206

第二节 网络监管及实名制213

第三节 虚拟社区的未来:互构论下的社会与技术224

 

第六章 结语227

 

附录233

附录Ⅰ 定性研究对象背景资料233

附录Ⅱ 抽样调查方案248

 

参考文献252


英文目录暂无英文目录序   言

总  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中国社会学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阶段。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上大学的一批社会学人,已经陆续到了花甲之年。中国空前巨大社会变迁所赋予社会学研究的使命,迫切需要推动社会学界新一代学人的快速成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面临拨乱反正。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以紧迫的语气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所以必须急起直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此后,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通过恢复、重建而走向蓬勃发展和逐步规范、成熟的全新时期。

  社会学在其恢复和重建的初期,老一辈社会学家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并继承了社会学擅长的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费孝通先生是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带领的课题组,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小城镇的发展对乡村社区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表的《小城镇·大问题》和提出的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议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受到当时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也随之成为中央的一个“战略性”的“大政策”。社会学研究所第三任所长陆学艺主持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形成了100多卷调查著作,已建立了60多个县(市)的基础问卷调查资料数据库,现正在组织进行“百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撰写了第一本《中国社会发展报告》,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的同时,也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在社会学所的主持下,从1992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即年度“社会蓝皮书”,至今已出版20本,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并受到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主持的从2006年开始的全国大规模社会综合状况社会调查,也已经进行了三次,建立起庞大的社会变迁数据库。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大机遇。2005年2月21日,我和我的前任景天魁研究员为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解后,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说:“社会学过去我们重视不够,现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学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也可以说是社会学的春天吧!你们应当更加深入地进行对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查研究,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思想的研究。”2008年,一些专家学者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加大对社会学建设发展的扶持力度,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批示:“专家们来信提出的问题,须深入研究。要从人才培养入手,逐步扩大社会学研究队伍,推动社会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目前,在恢复和重建30多年后,中国社会学已进入了蓬勃发展和日渐成熟的时期。中国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其他学科的广泛重视,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现在,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都有社会学家的参与。中国社会学已基本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体系。

  回顾和反思20多年来走过的研究历程,社会学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不少不利于学术发展的问题。

  一是缺乏创新意识,造成低水平重复。现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不多,但有一部分“成果”,研究之前缺乏基本的理论准备,不进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综述,不找准自己在学科知识系统中的位置,没有必要的问题意识,也不确定明确的研究假设,缺少必需的方法论证,自认为只要相关的问题缺乏研究就是“开创性的”、“填补空白的”,因此研究的成果既没有学术积累的意义,也没有社会实践和社会政策的意义。造成的结果是,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学术研究的大忌,也是目前很多研究的通病。

  二是缺乏长远眼光,研究工作急功近利。由于科研总体上资金短缺,很多人的研究被经费牵着鼻子走。为了评职称,急于求成,原来几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粗制滥造几个月就可以出“成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人产生浮躁情绪,跟潮流、赶时髦,满足于个人上电视、见报纸、打社会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不顾个人的知识背景和学科训练,不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也不考虑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要求,对于课题也是以“圈”到钱为主旨,偏好于短期的见效快的课题,缺乏对中长期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

  三是背离学术发展方向,缺乏研究的专家和大家。有些学者没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方向和专业学术领域,却经常对所有的问题都发表“专家”意见,“研究”跟着媒体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发表的政策意见,往往离现实很远,不具有操作性或参考性;而发表的学术意见,往往连学术的边也没沾上,仅仅是用学术语言重复了一些常识而已。这些都背离了科学研究出成果、出人才的方向,没有能产生出一大批专家,更惶论大家。

  这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主要是由社会学所研究人员的成果构成,但其主旨是反映、揭示、解释我国快速而巨大的社会变迁,推动社会学研究的创新,特别是推进新一代社会学人的成长。

李培林

 

2011年10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