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新社会学文
内容简介:以气为研究视角,是为了克服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如前所述,理性论与情感论、权利论与道义论各有所偏,每一种视角都可以解释复杂的抗争政治的某一面向,但又难以将对方的视角排斥在外。究其实,人本身就是理性与情感兼备、时而为利益所驱时而为道义所激的复杂动物,更何况,群体行动更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而在理性论、利益论独据中国当代农村抗争政治研究舞台的情况下,更亟待纠偏。气介乎两者之间,又偏情感和道义一维,是推进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恰切的概念。
目录
鸣 谢…………………………………………………………………………………………/1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作为社会行动范畴的“气”: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24
第三章 中国当代抗争政治的结构背景:“气”的凝聚…………………………………/58
第四章 依法抗争案例的过程叙事…………………………………………………………/79
第五章 “气”的初始释放与草根领袖的生成机制………………………………………/95
第六章 “气”的加压与草根行动者的组织策略…………………………………………/110
第七章 依法抗争的行动策略:“气”的导引……………………………………………/148
第八章 群体性事件:从“气”到“气场”………………………………………………/185
第九章 当代中国乡村抗争政治的影响……………………………………………………/202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217
参考文献………………………………………………………………………………………/228
作者简介:应星,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鸣 谢
自从博士论文选择当代中国乡村政治这个主题以来,我在这上面的研究已经延续了十多年,其间完成的三部著作反映了我从某些特定的角度对最近六十多年来中国乡村政治的思考。由于所选取的角度的敏感性,我从收集材料到研究写作再到出版发行,都困难重重。应该说,直面如此严峻而棘手的问题,是需要勇气的。然而,仅仅具有勇气是不够的。有的时候,这种勇气也可能沦落为伪神的煽动、韦伯所谓“徒具知识关怀的浪漫主义”甚或另一种政治投机。我自己希望能够追随韦伯的学术伦理,努力去展现那些对立场冲突的双方都“不舒服的”事实。但要真正做到“理智的正直诚实”是极其艰难的。这也是我这些研究中内在的困难所在。我期待诸位读者的批评,同时也要感谢各位同仁在我内外交困的思想旅程中给予的各种帮助。
我要感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伊沙贝尔(Isabelle Thireau)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熊景明女士、西班牙Catalonia开放大学的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教授及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邢幼田教授和刘新教授给我提供的讲学、访学和研讨机会,使我得以在境外查找资料并与中国研究同行进行交流。
我在华北水城市的田野调查,一直是与中国政法大学的汪庆华博士共同进行的。我从与他多年的合作中受益良多。本书第七章的一部分脱胎于我们联名发表的一篇论文。我在西南天仙县的田野调查,得益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周雁女士的帮助,同时,我也要感谢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健民教授与陶林博士,在同往该地调查中他们与我进行了很多讨论。
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孙立平教授以他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厚的现实感和广阔的视野对我的影响。显而易见,本书在许多问题上的见识都直接受惠于孙老师,特别是他最近牵头成立,我也忝列其中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本书在维稳问题上的许多认识直接吸纳了该课题组已发表的一项成果。我在与孙老师、沈原教授、郭于华教授、晋军博士、毕向阳博士和周飞舟博士的频繁讨论中受益甚深。我还要格外感谢亦师亦友的沈原教授在研究和工作上给我提供的各种无私的帮助。
我深深地感谢我在台湾的老师叶启政教授。叶老师是我一生为人、为学与为师的典范。他的人格境界以及他多年来对我的各种关怀都让我感动,他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独特洞察更直接影响了本书对“气”这个概念的采纳。
我也要感谢赵鼎新教授、李静君教授、李连江教授、范愉教授、单光鼐研究员、杨念群教授、于建嵘教授、罗琳副编审等人与我在各种场合的讨论中对我的启发。
在时下浮躁的学术环境中,我非常庆幸自己十多年来能够一直置身于一个真正以学术为业的共同体里,这个共同体不仅提升我的学养,而且滋养我的人格。尤其是在与渠敬东、周飞舟、李猛、毛亮、吴飞、吴增定、舒炜等人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也要感谢在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上我的研究生们与我的共同讨论。我时常能深切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特别是本书第九章的一部分内容就从2007级硕士生吴长青的硕士论文那里受到了很多启发。
我还要感谢我的爱人何南宁。她不仅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实际上还作为我的学术助手,为我完成本书做了不少技术性的工作。
本书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教育部资助项目“弱势群体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和香港乐施会的支持。
本书的部分内容曾在《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洪范评论》、《领导者》、《政法论坛》、《开放时代》上发表。在此对这些期刊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责任编辑童根兴为出版本书所做的种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