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内容简介:本书以浙江为个案,宏观分析了社会冲突与弥合的基本态势、特征。书中从特定社会群体与社会关系切入,重点对二代农民工失业者群体、征地拆迁户群体、农转居新市民群体、网民群体和访民群体五个特定社会群体及劳资关系、干群关系、贫富关系三大社会关系入手作深入而翔实的田野调查,描述了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一些基本向度以及面对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分析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逻辑框架,从而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提供一个实证与学理性的解释。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导 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社会冲突与弥合研究的相关理论
4
一 西方社会冲突论的思想渊源
4
二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
8
三 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15
四 西方弥合社会冲突研究的相关理论
16
五 西方社会冲突及弥合理论的启示
24
第三节 国内学界对社会冲突与弥合的研究
28
一 国内学者对社会冲突的研究
28
二 中国学者关于弥合社会冲突的研究
31
三 研究述评
39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43
一 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43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46
三 基本概念界定
49
第二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冲突
52
第一节 二代农民工失业群体与社会冲突
53
一 二代农民工失业群体总体状况
53
二 二代失业农民工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冲突
70
三 二代失业农民工社会问题及冲突的原因
90
第二节 征地拆迁户群体与社会冲突
112
一 征地拆迁与稳定现状
112
二 被征地拆迁群体的生存状态
114
三 利益矛盾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118
四 征地拆迁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
123
五 征地拆迁矛盾与冲突的动因
126
第三节 “农转居”新市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135
一 浙江城市化与农转居群体形成
135
二 农转居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冲突
142
第四节 网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153
一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3
二 从“网络事件”的典型实例看网民群体的聚合联动机制
155
三 以“杭州飙车案”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基本启示
159
第五节 访民群体与社会冲突
164
一 浙江省2004~2009年信访总体情况
165
二 访民群体的主要构成
170
三 对访民群体与社会冲突值得关注的几点判断
175
第三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冲突
179
第一节 劳资关系与社会冲突
181
一 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仅为60%
182
二 劳方对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评价低于资方
184
三 劳资纠纷发生率偏高,劳资关系趋于紧张
184
四 劳动者理性维护权益意识普遍较强
187
五 劳方对资方及工会的期待
189
第二节 贫富关系与社会冲突
191
一 不同收入群体的职业分布呈现集中化
191
二 社会公众普遍感受贫富差距较大
193
三 社会公众对贫富分化趋势表示担忧
195
四 仇富现象存在,但贫富关系较平和
197
五 公众对富人及政府的期待
198
第三节 干群关系与社会冲突
201
一 社会公众对干群关系的评价不高
201
二 干群交往状况并不乐观
203
三 社会公众对干部廉洁程度评价较低
206
四 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呈现逐级递减的现象
207
五 群众对干部及政府的期待
209
第四节 社会稳定感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212
一 研究设计
212
二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3
第四章 社会冲突总体性分析
218
第一节 社会冲突总体状况
218
一 四个“倒U型曲线”拐点没出现助推社会冲突频发
218
二 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
225
三 当前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与反功能
233
第二节 社会冲突的深层诱因
235
一 高增长、高代价的发展
236
二 权力与权利结构的失衡
251
三 制度化治理机制的缺失
256
第五章 弥合社会冲突的系统建构
262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利益弥合
262
一 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特征与表现
263
二 利益弥合的路径选择
264
第二节 社会冲突的阶层弥合
275
一 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
276
二 中等收入阶层结构是社会“稳定器”
279
三 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281
四 加快推进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建构
288
第三节 社会冲突的社群弥合
292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以有效弥合社会冲突
293
二 充分依靠社区资源以有效弥合社会冲突
302
第四节 社会冲突的制度弥合
311
一 社会正义机制建设
311
二 社会流动机制
317
三 社会保障机制
324
四 社会包容机制
330
五 社会调解机制
337
六 社会控制机制
339
第五节 社会冲突的文化弥合
345
一 社会资本建设
345
二 共同体精神培育
349
三 社会规范建设
355
主要参考文献
365
索 引
375
后 记
384
作者简介:杨建华,研究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前 言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美国社会学家科塞说:“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而“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冲突是社会结构固有成分;冲突引起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排除冲突的消极影响”。
社会弥合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调节、弥补、修复社会因矛盾、冲突而发生的社会裂痕、撕裂、宿怨和断裂,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有序运行的过程,是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切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是冲突的总和,我们应该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冲突。马克思主义者还认为冲突的可控性特点,他们强调社会系统或国家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是基于一些重要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即政治、经济和文化。因此,社会或国家在通常情况下有能力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冲突加以控制,从而使之不会发展到极端。因此,我们在认识到冲突的不可避免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群体矛盾是可调和的,冲突是可弥合的。另外,G.齐美尔和L.A.科塞也告诉我们,社会要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制度化的机制,使群体间的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社会冲突得以弥合。
在最近的几年中,一个事实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正视:中国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期,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任何时期都要深刻,由此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明显分化的社会。这意味着,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由利益的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社会转型还正面临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社会成员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往往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暴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因此,当下的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社会”时期。根据乌尔里希·贝克的观点,“风险社会”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逻辑;二是导致现有社会结构、制度以及关系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分裂状态转变。再加上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非平衡状态,如经济增长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失衡,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失衡,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发展失衡,效率优先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失衡,随着经济发展,整个社会撕裂的风险却在不断加大。使转型中出现的结构冲突、机制冲突、群体冲突、利益冲突、角色冲突和观念冲突更加复杂多变。而与社会处于转型期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一样,这个时期的社会冲突也具有目标的变动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这样一些特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弥合不同社会群体的矛盾与冲突,将不同群体利益的表达和诉求做出制度化的安排,如何将利益矛盾和冲突规范在一个有序框架和可控程度之中,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将社会冲突去除敏感化,将其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从而真正认识社会冲突的特点和规律,以设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来容纳、规范和化解社会冲突。
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对社会冲突与弥合有关问题的实证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群体与社会冲突、稳定的关系及发展趋势,深入认识和分析社会群体及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社会群体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此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更好地制定政策、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通过强化源头预防,着力从制度与机制上解决社会群体间矛盾纠纷产生的问题,确保社会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
社会学的理论大多是从经验事实里总结出来的,是通过实证研究得到验证的。我们不能单纯把理论看成是一种与社会经验事实相脱离的纯粹逻辑推演的东西,社会学的宗旨就在于发现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因此,这就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实证研究,获取翔实丰富的田野材料,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力图通过对30年来中国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的生长和演变以及在此背景下社会生活机制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影响社会走势的变量的分析,以浙江这样一个中国市场经济先行地区为个案,描述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一些基本向度,以及在这样的向度之下中国社会冲突在近期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重要而基本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分析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逻辑框架,从而为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提供一个实证与学理性的解释。
本项研究坚持迪尔凯姆所倡导的,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把研究的根基建立在坚固的“社会事实”的基础上。本研究并不试图建立一个宏大的中国社会冲突与弥合的理论结构,而只是想以实证性的中微观研究及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来丰富我国冲突与弥合研究的理论。
本项研究选择浙江不同的群体冲突为个案,以田野调查为研究基础,从五个特定社会群体与三大社会关系入手,考察当代中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不同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讨论分析社会冲突与弥合的类型与方式,研究弥合社会冲突的路径,进而提出社会冲突的弥合系统。
本书共分五章,在第一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从马克思到科塞、哈贝马斯这些社会学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冲突弥合理论,提出经典作家冲突弥合理论给我们今天研究的启示,并讨论了国内学者已有的冲突弥合研究,尤其是研究了中国先秦思想家关于社会弥合的经典思想,分析了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的教益,并启示我们的研究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前进。
本书是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我们从社会群体的权力保障、利益冲突及利益表达等入手,重点对二代农民工失业者群体、征地拆迁户群体、环境受损者群体、农转居新市民群体、访民群体作深入而翔实的田野调查,描述他们的生存状况、利益诉求,分析这些社会群体在社会权利保障、利益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源、诱因,揭示出不同群体可能发生冲突的特征。本项研究的分析根据这些实证材料而逻辑性地展开。
第三章是社会关系与冲突实证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社会冲突的原因往往是多元的而非一元,并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而社会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关系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如何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对以劳资、干群和贫富关系为主体的群体间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调查无疑是本项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将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视角,直接从民生的角度调查劳资关系、干群关系、贫富关系,通过客观指标来呈现发展的社会结构现状,通过主观指标来呈现公众的社会心态,进而揭示其情境定义和行动方式的取向,从而为社会冲突及弥合的分析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实证材料。
第四章我们对当前中国社会冲突进行了总体性分析,认为四个“倒U型曲线”拐点没有出现助推了冲突增加,目前社会冲突可划分为两个维度四种类型。第一个维度是从冲突的根源和目标来划分,即为何而发生冲突,冲突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从这个维度来分,可区分为工具性冲突和价值性冲突两大类。第二个维度是从冲突的主体来划分,也就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从这个维度看,可以有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社会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两大类。这样,当前中国社会冲突就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社会群体间的工具性冲突,社会群体与政府的工具性冲突,社会群体间的价值性冲突,社会群体与政府间的价值性冲突。我们还对社会冲突的诱因及深层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深层诱因是高增长、高代价的发展、权力与权利结构的失衡以及制度化治理机制的缺失。
第五章还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冲突弥合系统的建构。面对社会冲突所造成的社会裂痕、撕裂、断裂,重要任务是建立具有内在性、直接性、长效性的社会弥合系统。这一弥合系统包括利益弥合、阶层弥合、社群弥合、制度弥合和文化弥合。我们认为,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冲突的基本根源,也是很多冲突的实质所在。在现代化进程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及相互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利益冲突进行协调是必需的。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是一种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这样一种理想型社会结构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弥合社会冲突的重要社会基础,为社会冲突弥合提供社会支持。通过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等社群的建设,为社会冲突构筑缓冲屏障。促进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重建,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与整合。建立由社会正义机制、社会流动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包容机制、社会调解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等六大机制,为社会冲突弥合提供制度保障。重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弥合体系,实现文化层面的社会弥合,包括社会资本建设、共同体精神培育、社会规范建设。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规划办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资助扶持和奖掖,是它们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宝贵的机会和优裕条件来开展这项思索数年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还自始至终得到了浙江省社科联和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的扶持与帮助,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信访办、浙江师范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社会工作系、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对以上这些单位和相关同志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我更要感谢的是我的研究团队,他们是姜方炳、张秀梅、陈微、秦均平、刘成斌、范晓光等。他们为本书作出了巨大努力,奉献了心血与思想,没有他们的鼎力襄助,也就不可能有这本著作,在此深深地感谢他们。
我们的这项研究已告一个段落,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研究对社会冲突弥合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意义的每一个解释和建构、理论上的每一个创新和发现都是尝试性的,它很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力求将这样的研究继续下去。我们深知,要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充实、提高就需要这样踏实而本土性的研究。
杨建华
201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