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学史

 

《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记事》
赵定东、郑蓉 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ISBN:9787516119983

 

 

印张:24(平装,378页,16开,393千字)

关键字:社会学家,人物研究,中国,民国

 

1.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区域视角论述了陈翰笙、吴泽霖、孙本文、潘光旦、吴文藻、严中平、严景耀、章太炎、应成一、陈达和费孝通等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研究心路和学术思想。内容包含了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及其思想的产生路径、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学术研究特点和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学术贡献及启迪等。他们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在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史上闪烁着不朽的光芒。这些社会学家不仅个人功成名就,而且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理路和视角。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学术思想的结合,为今日之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

 

2.目录

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研究起源及取向/赵定东、郑蓉

一、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及其思想的产生路径

二、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学术研究特点

三、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的学术贡献及启迪

陈翰笙生平与学术记事/郑茹予、赵定东

一、陈翰笙生平记事

二、陈翰笙主要著作、文章目录

三、陈翰笙简传

四、陈翰笙主要思想观点

吴泽霖生平与学术记事/冯舒、赵定东

一、吴泽霖生平记事

二、吴泽霖的主要著作、文章目录

三、吴泽霖简传

四、吴泽霖学术生涯

孙本文生平与学术记事/唐代吉、赵定东

一、孙本文生平记事

二、立学术团队,构建学术摇篮

三、致力建立社会学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

潘光旦生平与学术记事/金林海、赵定东

一、潘光旦生平与重要著述年表

二、潘光旦主要著作、译注

三、关于潘光旦的研究著作、中文学位论文

四、潘光旦简传

五、潘光旦的社会思想

吴文藻生平与学术记事/童哲慧、郑蓉

一、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

三、只有相思无尽处

四、秋来硕果满神州

五、蜡炬成灰泪始干

严中平生平与学术记事/叶娴、赵定东

一、严中平生平记事

二、严中平主要著作、文章目录

三、严中平简传

四、严中平思想成就

严景耀生平与学术记事/吴恬、郑蓉

一、严景耀生平记事

二、严景耀简传

三、严景耀主要思想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记事/胡梁敏、郑蓉

一、章太炎生平事迹

二、章太炎主要著作、文章目录

三、章太炎简传

应成一生平与学术记事/魏洁如、郑蓉

一、应成一简传

二、应成一社会学思想

三、一位伟大的学者

陈达生平与学术记事/瓮翰清、郑蓉

一、陈达生平记事

二、陈达的主要著作、文章

三、陈达简传

四、陈达的思想观点

费孝通生平与学术记事/马路平、郑蓉

一、费孝通生平简介

二、费孝通学术生涯

三、费孝通主要书籍

四、影响费孝通学术成就的因素

后记/

 

 

3.作者简介

赵定东,男,湖北当阳人,社会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浙江省社会学会理事,韩国加耶大学、加拿大萨斯凯彻温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著作:《俄罗斯社会转型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道义社会中的民生建设与单位制社会改造》(作家出版社,2011年)、《东北振兴与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机制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合著)及《长三角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的政府区域性协作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等,发表文章50余篇。

郑蓉,女,杭州人。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浙江省社会学会理事,浙江省、杭州市人口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区工作、人口学的研究和课程讲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4.后记

这本《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记事》是我谋划已久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第一部,之后还将有民国时期社会学史系列和中国现当代社会学史系列出版。

确切地说,它不是专著,而是一本教学素材集。从本书的主要编著人员看,如郑茹予、冯舒、唐代吉、金林海、童哲慧、叶娴、吴恬、胡梁敏、魏洁如、瓮翰清、马路平等都是我校社会学系的本科生,都是我在《中国社会学史》的教学过程中组织起来的有一定学术抱负的学生学术团体主要成员,他们虽然年轻,学术积累也不深厚,甚至学术研究还显得幼嫩,但他们的学术热情让我感动。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和我一起研习中国社会学界老前辈的思想,并能不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深感欣慰。

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正准备大力发展的大学,按照现在的标准说法,它是一所市属二本综合性大学。一般而言,这种层次的大学任务主要有二:一是为985211学校输送研究生,二是为学生寻求职业奠定一个平台。特别是在当前过度追求“就业率”的背景下,很多学生放弃了学术追求的热情,满足于拿到学位规定的学分、满足于拿到求职所需的各种“证”、满足于不出“大格”,这种情景教师深感焦虑,很多学生也颇为不满。我常说,如果读大学是仅仅为了拿文凭进而去找一份工作,还不如去读职业院校。如何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何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如何培养有学术取向性格的本科生成为一个二本高校教师急需破解的课题。

特别感到庆幸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的管理者们没有仅仅满足完成上述的二个任务,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构思出了种种有利于学生学术研究的措施,如设置了1亿元的人文社科振兴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各自学科内大胆探索和攀登。社会学学科也深受其益,获得了三年84万的资助,使得社会学学科的教师得以开展和完成一些没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基础研究。

在一所师范院校里,社会学学科是一个边缘性学科,更何况,《中国社会学史》还只是一门本科学生的选修课。如何将这门课讲成学生有一定兴趣的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产生学术研究的热情、如何使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支点是我来杭师大接受这门课的教学四年来苦苦寻觅的问题。

四年《中国社会学史》的教学实践中,我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一年我主要是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发现,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没有产生对中国早期前辈思想了解的兴趣;第二年我采用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即把中国社会学史的概述及普遍性的特征简略介绍,而重点挖掘对中国社会学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学生的听课兴趣大增,有好几个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主动选择中国社会学史的相关内容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这给与了我很大的信心;第三年我参考教材编辑了自己的讲课材料,将教材作为学生阅读的参考书,而重点讲述教材忽略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中国社会学的前辈选择社会学研究的心路历程、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贡献等,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开始选现,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对我的讲课观点进行质疑。我当时是真高兴,只要学生开始主动质疑,就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学术探讨的基础了,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很可能就能转换成学术研究的起点,学生也已经开始写就一些小文章;第四年我索性完全放开,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到课后,把学生推向前台。如我在开学之初就制定了数个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认真的准备,然后根据问题进行诠释和解答,而我主要是在课后进行单个辅导,帮助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这个教学方式在目前看来效果最好,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部分教学准备成果。虽然很肤浅,而且学术性还不是太强,甚至还有一些问题和错误,但我没有做很大的调整,这是他们在本科求学阶段实际研究能力的反映,对其将来的学术取向和研究之路将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可以说是“诚惶诚恐”,一个最大的担心是误人。自己的学问做不好,就无法培养好的学生,教学方式和方法选择不好,学生的研究兴趣就不能调动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就成为庸才和废材。每当新学期看到新的大学生兴高采烈来求学的时候,这种“诚惶诚恐”倍感压力,而每当送走毕业生的时候,看到有些学生除了一张文凭真的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时候,这种“诚惶诚恐”又化作一种内疚沉重地压在自己的心头。

“没有培养不出来的学生,只有培养不出学生的老师”,这句话是我初登大学讲台的时候我的老师赠送给我的,可惜的很,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但天资愚钝,辜负了老师的殷殷期望。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做好科研的同时,也在苦苦探索培养学生的路径,而且,我还将继续努力,力争做到让学生有所归、有所成,至少不做对学生有所“负” 的老师。

感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振兴计划对本书的出版资助,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冯春凤女士的坚强支持,感谢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领导对我教学工作的不断指点。

再次要重复的是,这本《民国时期江浙籍主要社会学家记事》不是专著,而是一本教学素材集,出版它主要是为了弥补《中国社会学史》教学材料的缺憾,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学界给予宽容,我们还在努力中,孩子们还在成长中。

 

编者

2012-7-28于杭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