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区建设

 

《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
黄娟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ISBN:978-7-5097-2687-7

 

 

丛书名:中南大学社会学文丛——经验中国系列
内容简介: 近年来对于孝道的提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深感孝道的衰落带来的精神危机,试图发掘传统孝道的价值,以促进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孝道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何者为孝,何者为不孝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遭遇孝的困境,如外出打工与“父母在,不远游”的困境,计划生育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困境,及火葬与“祭葬以礼”的困境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传统孝道,在继承和发扬其精髓的过程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因此从田野调查出发揭示孝道实践的内在逻辑,以发掘其中包含的人文价值,这即是本著作选题的实践意义。从作品选题的理论出发点来看,现有关于孝道的研究多侧重文本分析,解释大传统精英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停留在理想化与抽象化的层次,缺乏与日常生活实践的沟通和连接。或是将孝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于孝的看法,脱离了孝道实践的具体社会文化场景,缺乏现场感和生活气息。不少研究割裂了孝道实践中物质与精神的联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失之偏颇。尤其对小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孝道存在偏见,认为其实践建立在财产继承的功利性目的上,缺乏对其中精神与仪式层面的关注和探讨。 本研究试图突破以上这些局限,从田野中观察到的有关孝的困境出发来阐释孝道在小传统文化的实践,探讨孝道中包含的精神价值。并将孝道的实践放到动态的社会文化场景中来分析其意义是如何再生产的,展现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总之,发掘传统文献里有关孝的表述中有人类学研究价值的东西,并试图与现代西方人类学相关理论(礼物之灵与社区之神的研究)进行对话,这即是本书选题的理论意义。  本书基本内容包括孝道在家庭、社区、国家的话语与实践,将孝道具体化为代际关系、社区礼治秩序和推己及人的内在逻辑三个层面来论述其在田野点——古寨村社区的实践。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一 课题的界定:孝道的困境与再生产…………………………………………………/1

   二 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孝道…………………………………………………………/10

   三 问题与文献……………………………………………………………………………/15

   四 本书的框架……………………………………………………………………………/47

 

第二章田野点介绍………………………………………………………………………………/54

   一 古寨村:作为共同体的村庄…………………………………………………………/54

   二 社会交往………………………………………………………………………………/68

   三 村庄养老的主要模式…………………………………………………………………/75

 

第三章孝与报:作为代际互惠关系的孝道……………………………………………………/80

   一 关于代际互惠的争论:房屋纠纷的故事……………………………………………/80

   二 代际不对称互惠………………………………………………………………………/83

   三 三方互惠:从不对称趋于对称………………………………………………………/92

   四 不完全回报与人生终极意义的实现…………………………………………………/99

   五 社会变迁与孝道的再生产……………………………………………………………/113

 

第四章孝与礼:社区礼治秩序下的孝道………………………………………………………/120

   一 对不孝的惩罚:一场尴尬的葬礼……………………………………………………/120

   二 孝的社区评价:人情、面子与孝……………………………………………………/124

   三 孝的维持………………………………………………………………………………/132

   四 孝的传承………………………………………………………………………………/139

   五 商品经济下礼与孝的再生产…………………………………………………………/164

 

第五章孝与忠:国家生死控制下的孝道………………………………………………………/174

   一 火葬与偷埋……………………………………………………………………………/175

   二 传统葬礼的意义………………………………………………………………………/180

   三 计划生育与“捞小孩”………………………………………………………………/184

   四 国家的视角与农民的博弈……………………………………………………………/191

   五 孝与忠的困境:国家力量与孝道……………………………………………………/205

 

第六章结论:孝的民间意义……………………………………………………………………/216

   一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孝道………………………………………………………………/217

   二 孝道实践中的神圣之物………………………………………………………………/227

   三 社区之神与孝道的再生产……………………………………………………………/241

   四 社会变迁下的孝道重建………………………………………………………………/248

 

参考文献…………………………………………………………………………………………/255

致谢………………………………………………………………………………………………/275

作者简介: 黄娟(1977—),女,湖北黄冈人,人类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

丛书总序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同仁集体努力的结晶——“经验中国”书系,在“和谐中国”书系成功推出之后,再度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而诞生。“经验中国”承继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灵气,意在浸染湖湘、砥砺学术、经世致用、创新生命、复兴中华。湘江边上,岳麓山下,橘子洲头,屏声呼吸新鲜的空气,倘徉在历史的时空,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将沿着王船山、曾国藩、毛泽东等湖湘先贤的学术足迹前行,力图重拾时务学堂、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湘江评论之遗墨,认认真真做学问,扎扎实实为人,为中国社会学之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何基于当前中国的发展经验,完成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沟通,推动中国社会学乃至全球社会学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学者苦苦思考的问题。我们猜想在中国这样一个美好国度中,社会学家熟稔大量有关社会学前辈的讨论和他们所代表的理论传统,但在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之中,我们发现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陷入一种深刻的悖论:大量“传统”的知识体系不能通过现实经验进行论证,同样也不能对现实社会进行有效解释。

  德谟克利特说过,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迎来了21世纪和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历史和现实给社会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课题,为了实现社会学在新世纪的重新推进,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传统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框架中解脱出来,既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共享意义上的社会构造,也要关注改革开放30年社会学之“中国经验”。

  明乎此,我们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同仁决定再度推出“经验中国”书系,“经验中国”本着开放和务实的精神,坚持社会学的宏观视野和微观的问题取向,强调社会学的实证性和经验性,奉行多关注社会问题,少谈些“主义”,重点关注中国基层社会,从微观的问题或现实的经验入手展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纳入其中。“经验中国”书系重新考量了社会学中共同的话语场域,共同关注的话题,共享性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范式和理论框架,谋划一种更能表征现实的理论旨趣、观察角度、智识范域和一种新的学科品性。

  “经验中国”书系希望和中国社会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层的互动。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得到来自学术界的监督和批评,这种严肃的监督和批评是“经验中国”书系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本着“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原则,扬中南大学学术之风格,推动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同仁

 

                2009年3月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道德生活的情感体验

 

                道德生活的情感体验

 

 

  孝道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构成了中国人道德生活的重要方面。历来对孝道的研究方法、视角各异。黄娟以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研究孝道,将抽象的“孝”具体化为民间社会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在作者的描述和分析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道德关怀,对于善的追求和对于幸福的反思。这是从事价值学科研究的学者无法回避的义务,即为人类社会生活提供善的导向,指导道德生活。

  生活是人生的根本,也是道德的根基与归宿。人要生存、要活着,这是无须论证的第一位的铁的道理。道德是生活的产物,生活又是道德的目的,按德性去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日益发达,人们变得很容易在生活中遗忘生活,甚至在生活中丑化生活。道德如果不贴近生活、不关心生活,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洞教条;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如果不热爱生活、不投身于生活之中,就只能是“水中捞月一场空”,更何谈道德情感?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情感的唯一源泉。

  现代社会既是文化多元的社会,又在价值上呈现一元化趋势。价值的一元趋势来自经济价值的统合性力量和商业价值的平整化效应。对于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加之商业文化的广泛渗透,道德价值渐渐边缘化,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社会道德的失序与个体道德的失范。一个社会通过制度化措施也许能实现物质利益层次上的公正,但无法保证能造成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的精神氛围,更无法保证人与人之间在情感层次上的共鸣。在道德生活中,对待他人不但需要了解,更需要感受。

  黄娟的孝道研究正是基于对道德生活的情感体验,不同于抽象的文本分析。孝道是什么?历来的研究者给出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黄娟在参与孝道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孝道就是如何做人。当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发达使人性出现异化的时候,当人们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感受不到幸福的时候,她的这一感悟可谓发人深省。在孝的道德体验中,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在纵横两个维度上都内涵丰富的大写的人。人不仅需要为生活而生活,更需要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积极追求精神的生活。人是感情的动物,人与人的交流如果没有感情作基础就只会沦为互相算计的动物。因此在横向上,人与人需要互相理解,彼此礼让,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在纵向上,人更需要通过子孙后代来延续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和谐统一引导人们积极过道德的生活,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今天的道德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失去了道德生活中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协调,将人性的需求压缩为简单的经济利益。从做人的角度去领悟孝道,黄娟的研究启发我们重视人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需求。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以人为本、和谐平衡的理念对于今天道德建设的有益启示。

  黄娟自2008年进入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以来,一直勤谨努力,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她的新作出版之际,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她再接再厉,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建华

                                    2011年10月于长沙

 

          孝道的再生产与人性的再认知

 

  孝道的再生产与人性的再认知——黄娟博士《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序

 

 

  主流媒体都把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的标志,其实寻常百姓记忆里的标志性事件和受益群体很不单一。例如来自河北农村的笔者记忆最深的就是三中全会前一年即1977年初冬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广播的一条消息:国家当年恢复高考并鼓励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适龄者报考。虽然今日中国高校最欠改革,但它当年这种率先拨乱反正,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而肯定公民性,迈向宪政体制和公民社会的壮举诚属功不可没。

  本书作者黄娟那年夏天出生在湖北黄冈市可谓逢时。黄冈地处长江中游吴头楚尾,自古人杰地灵,曾给近现代中国贡献过董必武等政治家,熊十力等哲人,李四光等科学家,闻一多等诗人,还有胡风、王亚南、叶君健等人文学者。这些都跟当地的中学教育发达有关,而当地的中学教育又与晚清名臣、在湖北当过“学政”和湖州总督的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方针有关。黄娟在黄冈中学受教,1996年作为湖北高考的语文翘楚进入武汉水电大学外语系学英语,2002年到中央民族大学跟王建民教授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2005年入中国人民大学跟胡鸿保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均如期获得学位。现在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

  海洋读研究生时跟王、胡同学,跟黄娟一辈谊属师生,平时交往也多,所以社科文献出版社要推出这部《社区孝道的再生产》时,就得到她的作序之请。海洋平日读书也少,进境也慢且低,一时想不出前辈学人给人写序时该是何等心境,因而只能悍然冒昧些发夫子之道。

  写序首先是义务或“学术孝道”: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向父母老师和贤达学习,自己当上老师就应知恩图报以示反哺传承之意。其次是人生的一个标志:人过更年期到了回光返照之际,就会对年轻同事的能力和作品油然而生钦羡、礼赞和推荐之念,因而愿意作序。最后是一点儿小特权:搭乘作者的便车,围绕作品的主题,讲些磨砻砥砺的话,争取在“大变革的时代寻找共识”。但特权从来不是好用的东西:用短了不能尽兴,用长了又会倒掉作者、编者、读者的胃口,因此只能长话短说。海洋确认《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是黄娟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的学术处女作。它由黄博士的学位论文修订而成,是多年心血结晶,学术质量自不待言。笔者推荐它的三个好处。

  第一是文字顺畅简洁,对于当今学界炫臭炫长不知伊于胡底的文风而言,本书可谓振衰起弊的一个范本。第二是布局结构有美感。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讲究科学其表人文其里、人文为体科学为用,此书可称样板。第三是选题重大叙事从容,显示出作者举重若轻的能力和风范。本书以传统孝道在农村的再生产为题,提出了当今中国的人口和文化命运的问题,并从目标社区找到一些答案。

  中国的孝道与人口生产自古史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以来就密不可分。黄娟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孝道是一个大胆尝试。作者在书中体现的不仅是学科理论方法,更有人类学虚心下学的“自卑”理念。她说长沙岳麓书院门口有一座自卑亭,每次从那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具体到孝道研究,当大传统的文本解释在历史风云变幻之中显得模糊不清、混沌不定之际,我们就应按照“礼失求诸野”的中国古人之道,用人类学方法到边疆边区农村的民间文化小传统中去发掘仍在实践的孝行以认知孝道。而这样的“求索”不只是满足好奇心和自优感的采风或居高临下的问道,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用心去感悟。首先要做的,就是丢下书生自以为是的架子,参与到居民的生活中去虚心求教。黄娟的孝道研究与传统文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材料引出问题,甚至问题意识也是从生活实践和观察思考中生发出来的。

  黄娟的这部书稿以“做人”为主线,试图回答“什么是人,人应该怎样实现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这样一个问题。她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诠释了做人的意义。做人就是中国人的孝道内涵。人生在世的目的不仅在于个体意义的寻欢作乐和价值实现,还要通过生育来延续个体生物小命和社会文化大命。而人的生命意义上溯至天地祖先,下延续及子孙后代,在这样一个纵向的链条中,个人很渺小,因而必须靠文化价值和社会群体。正是对群体或共同体生命尊严的信仰使人们心存敬畏行事谨慎,自觉地服从于一种沿袭至今的“道”,并内化于日常生活实践中,以神、祖先与鬼的象征与仪式贯穿在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中。从学科角度讲,这个“道”就是超越时间的结构。它赋予人们纵向上信仰生命价值,追求完美生活的精、气、神,横向交往中充满以他人为本,意在维持长久和谐关系的人情味。简言之,共同体的人道帮助个人融入社区,构筑成每个共同体的灵魂或集体意识。这种纵横两向的生命意义正是传统孝道的内涵,也正是今天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的缺环。

  道德建设离不开信仰,对于生命本身即人心人性人伦人道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谓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大传统不借助外在形上的神来建立信仰,而把集体意识建立在包括祖先和子孙后代在内的良知和互惠上,此即儒家的“仁性”。笔者体会,今日中国以人为本的要旨应该是在交往互动中以他人为本,而且不仅要以他人的民生,还要以他人的民权和民德为本。此即哈贝马斯意义上的互主性(intersubjectivity),此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此即立人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的现代化从西方引进了太多的东西,唯独没有办法将神的信仰引进并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信仰的真空导致现实生活中道德的败坏。今后中国欲重建家庭孝道,必先重建社会上的诚信互惠之心。任何人缺少了对于祖先和子孙的责任和诚信,使生命价值只剩下个体现世的利益算计,都会摧毁自己的幸福感和终极意义源泉。

  刘再复先生近日总结康德哲学的三大问题是:人是什么,即认识论问题;人该做什么,即伦理学问题;人希望什么,即宗教学问题;我们把这三大问题归成一堆儿就是人心人性和人的需求。人性基于进化过程中的选择和淘汰,是跨文化的人类普同思维和行为。人类在生物文化并行进化的作用下生成,必然会有两条生命且必须要做三种生产。两条生命三种生产就是我们理解的人性和人的需求。

  何谓两条生命?人类作为自然之子都有个体线性的生物小命。由于生物小命有时而尽,所以我们要只争朝夕地追求功利,因而会相信权力相信金钱,进而要追求现代化和文明。由于生物小命只有一次,而且每天都与前一天不同,没有遭受报应的后顾之忧,所以大家都会有追求享乐、逃避责任和跟人打交道时想做一锤子买卖用过就扔的动物冲动。但人类不是如此单纯的动物,我们除了要肉体享乐还要精神上的荣誉、承认、尊严和尊重。由于这些东西既不能自我授予又不能从其他动物中获取,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生育、抚养和孝道来维持一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不断转世轮回的社会文化群体大命。

  何谓三种生产?一是生物即生育,二是经济即抚养,三是社会文化道德即始于尽孝道的道德诚信。我们个人可以追求享乐逃避责任做一锤子买卖对人用过就扔,但世道人心和社会环境会因我们而变坏,其结果就是把亲人朋友和祖先后代都放到狼群里面。其实个体逃避责任和惩罚也是一种假象:你年轻少壮时不尽孝道不积功德,到老年也会生活在没有孝道和功德的境况里。

  本书为孝道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生活视角,也能让读者领略到人类学的魅力。我借此机会祝贺黄娟同学出版专著,希望她在维系两条生命从事三种生产方面再接再厉。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张海洋

                                                                     20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