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民族与社会丛书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市郊区一个明星村为例,论述了泛家族主义、村庄权威以及集体制的延续状况。中国的乡村政治总是与家族组织或文化保持着一种独特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柳村的个案表明,国家政权曾经希冀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本位观念,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集体主义精神似乎又被吸纳、内化进家族主义的观念体系之中。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00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001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00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整体架构
032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037
第二章 田野点的一般性概述
04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041
第二节 社会经济特征
043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
049
第四节 姓氏、家族与亲属结构
057
第三章 乡村集体制的结构化历程
066
第一节 土地改革及农民的心理状态
066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快速实现
0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大跃进”
084
第四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定型
091
第四章 乡村政治运动的文化实践
097
第一节 “四清”运动的实践与逻辑
097
第二节 乡村“文化大革命”中的权力纷争与阶级斗争
108
第三节 后革命氛围下村落社会关系的整合
118
第五章 乡村改革中的制度抉择与发展道路
127
第一节 乡村改革及其地方进程
127
第二节 柳村的制度选择
133
第三节 生态农业与“明星村”的成长
147
第四节 短暂的变革:1985年的集体承包制度
151
第六章 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1986~2000年)
165
第一节 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控制模式
165
第二节 集体经营的绩效机制及各产业的发展
185
第三节 乡村工业化与土地寻租经济
198
第七章 村庄体制的转型与调适
215
第一节 转制的引线:(大)猪场事件
215
第二节 企业(基层单位)机制的改革与适应
227
第三节 威权余晖下的民主选举
252
第八章 集体认同的缺失与困境
266
第一节 村民们的告状与上访事件
266
第二节 土地收益的分配:“确权确利”
273
第三节 群体心理结构的嬗变
286
第九章 结论
300
第一节 本书内容的简要总结
300
第二节 柳村的经验与启示
308
参考文献
311
附 录
321
附录一 柳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及分工情况(2008年)
321
附录二 “四清”运动案件处理批示表
322
附录三 1999年度猪场承包合同书
324
附录四 2000年(老)鸡场改制合同书
326
附录五 关于柳村生态农场职工劳动就业管理制度草案的说明
329
附录六 柳村生态农场财务管理章程(2000年)
331
附录七 张超睿写给书记张云昊的一封信(选摘)
334
附录八 乳品厂民事纠纷判决书(两份)
337
后 记
348
图表目录
表2-1 大兴县农户类别
043
表2-2 耕地分配状况
043
表2-3 “七七事变”前大兴县宗教信徒一览
049
表2-4 1972年和1984年柳村的家庭结构
064
表3-1 柳村阶级成分概况
074
附表5 -11985年基层单位集体承包合同概览
162
表6-1 前勤二队干群收入对照(1994年)
183
表6-2 1991年农业收支、分配概况
190
附表6-1 1988年柳村与各单位签署的承包合同中的额定任务
212
附表6-2 1990~2004年贷款情况
213
表7-1 特殊选民数量
261
表8-1 对“如果有可能您是否愿意在柳村生活?”的选择
296
表8-2 是否同意“我对柳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97
附图1-1 柳村地图(2007年)
040
图2-1 柳村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循环系统
047
图2-2 毛主席像与观音像同列
055
图2-3 磨盘(左青龙,右白虎)
057
图2-4 村西口的避邪石
057
图2-5 柳村地图(1976年)
059
图2-6 柳村张姓第一大家族祖宗明细牌位(近七代)
060
附图2-1 柳村北大门
065
附图2-2 柳村沼气站外景
065
图5-1 1962~1986年柳村各项收入情况
152
图6-1 柳村党、政、场组织结构关系
169
图6-2 在工作上帮助最大的人
185
附图8-1 千人饺子宴现场
299
附图8-2 农民运动会现场
299
作者简介:张银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市郊区一个明星村为例,论述了泛家族主义、村庄权威以及集体制的延续状况。中国的乡村政治总是与家族组织或文化保持着一种独特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柳村的个案表明,国家政权曾经希冀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本位观念,但结果却适得其反,集体主义精神似乎又被吸纳、内化进家族主义的观念体系之中。作者简介 张银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推荐中文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00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001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00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整体架构
032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037
第二章 田野点的一般性概述
04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041
第二节 社会经济特征
043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
049
第四节 姓氏、家族与亲属结构
057
第三章 乡村集体制的结构化历程
066
第一节 土地改革及农民的心理状态
066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快速实现
0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大跃进”
084
第四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定型
091
第四章 乡村政治运动的文化实践
097
第一节 “四清”运动的实践与逻辑
097
第二节 乡村“文化大革命”中的权力纷争与阶级斗争
108
第三节 后革命氛围下村落社会关系的整合
118
第五章 乡村改革中的制度抉择与发展道路
127
第一节 乡村改革及其地方进程
127
第二节 柳村的制度选择
133
第三节 生态农业与“明星村”的成长
147
第四节 短暂的变革:1985年的集体承包制度
151
第六章 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1986~2000年)
165
第一节 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控制模式
165
第二节 集体经营的绩效机制及各产业的发展
185
第三节 乡村工业化与土地寻租经济
198
第七章 村庄体制的转型与调适
215
第一节 转制的引线:(大)猪场事件
215
第二节 企业(基层单位)机制的改革与适应
227
第三节 威权余晖下的民主选举
252
第八章 集体认同的缺失与困境
266
第一节 村民们的告状与上访事件
266
第二节 土地收益的分配:“确权确利”
273
第三节 群体心理结构的嬗变
286
第九章 结论
300
第一节 本书内容的简要总结
300
第二节 柳村的经验与启示
308
参考文献
311
附 录
321
附录一 柳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及分工情况(2008年)
321
附录二 “四清”运动案件处理批示表
322
附录三 1999年度猪场承包合同书
324
附录四 2000年(老)鸡场改制合同书
326
附录五 关于柳村生态农场职工劳动就业管理制度草案的说明
329
附录六 柳村生态农场财务管理章程(2000年)
331
附录七 张超睿写给书记张云昊的一封信(选摘)
334
附录八 乳品厂民事纠纷判决书(两份)
337
后 记
348
图表目录
表2-1 大兴县农户类别
043
表2-2 耕地分配状况
043
表2-3 “七七事变”前大兴县宗教信徒一览
049
表2-4 1972年和1984年柳村的家庭结构
064
表3-1 柳村阶级成分概况
074
附表5 -11985年基层单位集体承包合同概览
162
表6-1 前勤二队干群收入对照(1994年)
183
表6-2 1991年农业收支、分配概况
190
附表6-1 1988年柳村与各单位签署的承包合同中的额定任务
212
附表6-2 1990~2004年贷款情况
213
表7-1 特殊选民数量
261
表8-1 对“如果有可能您是否愿意在柳村生活?”的选择
296
表8-2 是否同意“我对柳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97
附图1-1 柳村地图(2007年)
040
图2-1 柳村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循环系统
047
图2-2 毛主席像与观音像同列
055
图2-3 磨盘(左青龙,右白虎)
057
图2-4 村西口的避邪石
057
图2-5 柳村地图(1976年)
059
图2-6 柳村张姓第一大家族祖宗明细牌位(近七代)
060
附图2-1 柳村北大门
065
附图2-2 柳村沼气站外景
065
图5-1 1962~1986年柳村各项收入情况
152
图6-1 柳村党、政、场组织结构关系
169
图6-2 在工作上帮助最大的人
185
附图8-1 千人饺子宴现场
299
附图8-2 农民运动会现场
299
序言
2012年冬的一天,远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工作的银锋打来电话,说他的博士论文入选“民族与社会丛书”,即将出版,邀我写一短文以为序言。我与银锋曾有一段师生之缘——2002~2005年,我是他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指导教师;而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贵州东南部尤其是清水江流域的族群、历史与文化等问题。基于此,在西北地区生长的他也被我带到了这片颇有“异文化感”的地方,并最终选定清水江下游北岸的一个侗族村寨展开他的田野调查工作。时至今日,当地人对这个来自北方的学子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他结束调查离开时村民鸣放鞭炮送行的情景,也已定格在那青山绿水间。
作为一位年轻的人类学者,当时银锋完成的硕士论文难免显得青涩稚嫩,而数年后的今天,当我阅读他发来的这部博士论文改成的书稿时,其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那种从容淡定,真的让我感到了磨砺中成长成熟的力量。在《村庄权威与集体制度的延续》一书中,银锋为我们呈现了京郊柳村1949年以来社会文化变迁的全过程,他洞见性地引入一个“泛家族主义”的分析框架,刻画和阐释了这个“明星村”集体制建构、延续与分化的各个阶段。应该说,这是对学术界所关注与讨论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重构这一重要主题的积极参与和有益回应。综观中外学术界的中国研究,关注乡村、了解乡村,常常被视为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样,要认识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和探索中国农村“乡土褪色式”的质变,或也是研究者不可忽略的一个基本取向。在柳村的故事中,银锋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国家希冀采用一种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本位观念,而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新政府宣扬的集体主义似乎又被吸纳、内化进家族主义的观念体系之中。”他的描述和讨论很有洞察力地说明:“在偶然性与必然性不经意的历史巧合中,‘泛家族式’的群体认同与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共同造就了村落社会的整合机制。”当然,柳村的经验观察结果是不是其他集体制“明星村”所具有的共性和特性,进而成为我们了解和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视角,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以初步的阅读和粗浅的理解,我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部有一定历史深度的乡村民族志,银锋这本书的立意并非为读者提供一个当代中国尤其是农村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它只是京郊农村的一个个案,而且是关于这个“明星村”的局部的和一个特殊时间段的某些横断面的观察与呈现。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研究取向,对于我们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带来了很有价值的启示。譬如,他在叙述和分析中已经特别注意到,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工业化、乡村都市化等复杂背景下,传统乡村社会表现在其文化、思维方式及行为逻辑上的统一性与内在性,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冲击;而表面看来是散漫和分化,却具有历史经验并懂得运用文化策略的普通百姓,又如何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路径”;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我们今天在观察和探索中国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要共同面对的基本命题。
此外,在他对不同历史时期“泛家族主义”表现出不同形态特征同时又保持着某种文化结构上的连续性的描述和分析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基本印象:柳村在其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生活的单位得到某种程度的确认的同时,其内部分化与外部联络也都潜移默化和广泛地得到了加强。实际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我们把一个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单位时,这是值得在方法论上进行反思的很有意义的问题。在全书的谋篇布局及分析讨论中,即使作者没有明确表达,但我相信里面已经包含了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就本书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学术生涯的阶段性成果而言,银锋的学术成长还体现在材料的汇集及使用方面。在对这个平凡又不简单的村庄的描述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不同历史时期来自国家及政府层面的文件,也有地方志记载的数据与文字,还有田野点柳村的档案资料,再加之早先其他研究者在柳村调查研究采集的基本素材,等等。他将这些丰富的资料与自己田野调查中获取的深入细致的访谈材料以及参与观察过程中的感悟和直觉,非常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一种平实而流畅的叙述中,犹如展开一幅柳村这一京郊村庄变迁史的水墨长卷。这与银锋朴实的性情和扎实的田野调查分不开,更与他对学术的坚守和对情感的体悟相关联。他将个人的真挚感情交融于自己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中,使我不仅明白和领会了早年侗寨村民的真诚回应,也为柳村研究中的生动故事和丰富情感而由衷感慨。
以上点滴感言,聊以为序。
张应强
2012年冬谨识于中山大学马丁堂
摘要
本书选取了京郊地区的柳村作为田野调查点,以该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作为研究的主题,旨在探讨这一特殊“明星村”保留公社体制的社会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逻辑。在书中,笔者以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作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分时段对柳村的集体制度的形成、发展、延续以及分化进行了历时性的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建构了一个“泛家族主义”的分析框架,对公有制“明星村”的现象进行了文化视角的解说,进而展现出国家、地方与基层社区之间交相互动、影响与博弈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
从村庄的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柳村的社会结构关系大致经历了“分化—整合—分化”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能恰好对应“泛家族式”集体认同形成、发展与分化的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在不同时期,集体认同意识的表现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但在本质上万变不离其宗,都与中国农民传统的家族主义理念有着紧密的文化关联。
第一个时期是土地改革至“文化大革命”后期。此间强势的国家主义试图彻底地消除乡村社会中家族组织与宗法传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系统。第二个时期则是1970年后的30余年。在后革命的氛围之下,随着一个新的、地方性的传统权威的迅速崛起,柳村很快从疲惫的政治纷争中摆脱了出来,并转向了全面的经济建设。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至今的阶段。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是,市场经济不仅为村庄带来了自由竞争的发展空间,而且将原本封闭的基层社区引向了开放与变革。
本书最后的结论有三点:①柳村在农村改革之际选择公有制的文化逻辑就在于家族主义的内核、集体主义的外壳;②柳村之所以能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长期维持公社制度,主要原因在于泛家族主义的组织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土地寻租的经济模式以及国家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双重庇护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③当前的柳村正面临着急剧的社会分化,公社体制也已经出现了解体的趋势,但家族主义意识与家族政治仍然是村落社会生活中经久不变的主题。
关键词:泛家族主义;权威;集体制;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