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乡村研究

 

《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
叶继红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ISBN:9787509750605

 

 

内容简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成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是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本书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系统,深入探讨了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经济生活、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身份认同、社区归属感等一系列与主体人的生产生活及转型适应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移民文化适应的诸多对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缘起、意义、视角和方法/1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1

  二 研究文献的回顾/10

  三 移民文化适应视角的引入/23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30

第二章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38

  一 结构—功能分析的一般方法/39

  二 农民集中居住的物质系统分析/41

  三 农民集中居住的功能分析/57

  四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功能优化/71

第三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差异性分析/75

  一 问题的提出/75

  二 江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及农民自身条件分析/79

  三 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类型分析/91

  四 基于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性的推进策略/94

第四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经济生活/100

  一 集中居住区移民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100

  二 影响移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因素分析/118

  三 移民经济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123

  四 解决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困境的思考/128

第五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142

  一 问题的提出/142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一般状况/147

  三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149

  四 移民生活满意度的评价类型与评价机理/159

  五 提升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165

第六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168

  一 移民社会网络的一般研究/168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状况/174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变化的特点/180

  四 集中居住方式对移民社会交往的影响/184

  五 重建和拓展移民社会网络的对策建议/193

第七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206

  一 问题的提出/206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现状及动因分析/211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223

  四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因素/229

  五 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对策建议/233

第八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243

  一 认同概念及相关研究/243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现状及原因/248

  三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的因素/263

  四 构建集中居住区移民新市民身份的基本路径/269

第九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281

  一 问题的提出/282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总体描述/286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的因子分析/287

  四 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的路径选择/299

第十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与文化重构/308

  一 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总体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308

  二 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文化适应分析/313

  三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重构/326

  四 促进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的对策建议/329

附 录1/333

附 录2/342

参考文献/343

后 记/363

 

序言

本书是关于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一项实证研究。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少地区出现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热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就是在对一些零散的村落进行适当归并的基础上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完善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住区的服务功能,加强居住区的社区化管理,使入住的农民过上相当于市民的生活,享受与市民基本相同的国民待遇,以达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由此可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也是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就地市民化”的过程。该模式有效避免了农业转移人口向大城市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城市病,而是注重农村社区的发展,并通过社区自身发展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也是高度吻合的。新型城镇化追求的是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而不单纯是城市规模的扩张,是从之前注重征地、建房等“物本”的城镇化到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发展的“人本”城镇化转变,即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变。因此,农民集中居住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看,农民集中居住主要是由外力推动的一场社会变革,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是当今时代的“大转型”(卡尔?波兰尼语),其社会影响是深刻的、全方位的。它带来了乡村社会结构的重组、农民职业和身份的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对乡村社会、农民自身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于卷入其中的农民来说,他们的生活都将因集中居住而发生改变,同时也因集中居住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种发展机遇就是以居住方式的现代化来带动农民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这也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初衷之一。可以想见,对于那些进入新型社区的农民来说,现代化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便捷的服务,为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提供了平台,使入住的农民在此环境中逐渐习得现代性而褪去其传统性,最终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角色转型。当然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也是农民转型(包括生计方式转型、交往方式转型和观念转型)和塑造新型人格的过程。这种转型离不开农民的文化适应力(cultural adaptability),即他们在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压力时而产生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塑造能力。
 
然而,在肯定农民集中居住的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也要理性地看到由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所带来的问题。例如,一些地区推进速度过快、征地面积过大,以及不顾客观实际强行推进、导致农民“被上楼”的问题,从而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推进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狭隘的政绩观驱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推进者过于强调农民集中居住对于农村城镇化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将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理想化、格式化,而对区域性和地方性特征考虑不够。正如米格代尔在批评国家中心论时所指出的,“采用国家中心论的路径犯了类似于只关注捕鼠器的设计而不了解老鼠的实际情况的错误”。在这里,区域性和地方性构成了吉尔兹所说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或斯科特所说的“米提斯”(metis)的来源。斯科特强调指出,“如果排除了地方实践中蕴含的宝贵知识的支持”,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都将走向失败。这就表明了尊重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地方性知识应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从地区实际出发就不难想见,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也并非每个农民都愿意集中居住,因此,农民集中居住政策也就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反过来说,那些“被上楼”的人难以适应新生活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他们适应能力弱,而是要反思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本研究从移民文化适应的视角切入,将迁移至新型农村社区,即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农民看作城市新移民,探讨他们集中居住后的生产生活与社会适应状况。本书将新移民的文化适应分解为技术层面适应、制度层面适应、观念层面适应。技术层面适应主要考察他们因生计变化而带来的生存手段的转型,制度层面适应主要考察新移民从业已习惯的制度文化向以科层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的过渡和调适;观念层面适应主要考察新移民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上发生的现代转向。在叙述逻辑上,本书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看作由“物”的系统和“人”的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以两大系统的运行作为贯穿全文的两条主线。“物”的系统主要包括选址规划、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居住点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要素。“人”的系统主要涉及新移民的就业、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身份认同、社区归属感等要素。在结论部分从“物”的系统和“人”的系统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促进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的对策建议。
 
在观点创新方面,本书主要提出了以下分析框架或对策建议。

第一,提出划分农民集中居住区类型的新方法(第三章)。根据集中居住地距离城市的远近以及产业带动力的强弱,将农民集中居住区分为九大类:①乡村行政推动型居住区;②乡镇行政推动型居住区;③城郊行政推动型居住区;④乡村产业-行政作用型居住区;⑤乡镇产业-行政作用型居住区;⑥城郊产业-行政作用型居住区;⑦乡村产业带动型居住区;⑧乡镇产业带动型居住区;⑨城郊产业带动型居住区。这种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不同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并依据地区的不同采取差异性的推进策略。例如,苏南地区的推进策略就不一定适合苏北地区。
 
第二,提出新移民生活满意度的不同评价类型(第五章)。根据“客观性程度”和“开放性程度”,形成新移民评价生活满意度的四种类型,即乐观型(客观-封闭型)、消极型(主观-封闭型)、情绪型(主观-开放型)和理性型(客观-开放型)。这一分析框架更为深入地展示了被征地农民在生活满意度评价上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因此,政府部门为提高被征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第三,提出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就是“文化不断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观点(第十章)。这主要是指新移民在技术层面上要将先前的传统农耕技术知识转换为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知识,在制度层面上要自觉遵循城市社会的运行法则和理性处事原则,在观念层面上要打破传统的精神世界及其信念,培养和塑造现代人格。因此,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不仅要重视“物质性”要素建设,更要重视人的素质、文化、思想、精神等“非物质性”要素建设。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二至三章,主要阐述了农民集中居住工程的结构与功能、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差异化策略。第四至五章主要论述了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经济生活,对应于技术层面适应。第六至七章主要论述了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社会交往与参与,对应于制度层面适应。第八至九章主要论述了集中居住区移民的身份认同与社区归属感,对应于观念层面适应。第十章结语是对全书的总结,探讨了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重构问题。
 
农民集中居住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具有开拓价值的学术领域。该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可参考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有限,加之本人研究水平尚浅,书中存在不妥之处也在所难免,真诚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期待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农民集中居住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