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复旦博学·社会学系列
内容简介:妇女研究或性别研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教学和研究领域,这方面的学术知识可以紧密联系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深入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传统与现代文化习俗等。性别的主题也是现代媒体和传播领域无法回避的主题。本书资料来源丰富,具有跨学科、整体性、理论批判性等特点,涉及国内外社会性别研究领域诸多的前沿成果和相关文献。
目录
第一章 女性主义理论
第一节 妇女运动与女性主义理论
一、第一波妇女运动
二、第二波妇女运动
三、第三波妇女运动
第二节 主要的女性主义理论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二、激进女性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第三节 其他女性主义理论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
二、生态女性主义
三、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四、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与跨国女性主义
小结
第二章 性别研究: 方法论和方法
第一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与方法论
一、女性主义知识论
二、女性主义方法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一、女性主义与量化研究
二、女性主义与质性研究
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分
第三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举例
一、问卷以及其他统计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民族志方法或实地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女性主义独创的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三章 性与性别
第一节 概念与理论沿革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沿革
第二节 性与性别不平等: 妇女议题
一、性对于女性主义的重要性
二、性压迫与性别不平等的表现
第三节 性与性取向不平等: 关注同性恋
一、同性恋研究的发展
二、同性恋的社会态度变迁
三、异性恋霸权
第四节 性分层、性革命与社会变迁
一、性分层
二、性革命
三、性与中国社会变迁
小结
第四章 人口、生育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生育
一、人口现状与人口再生产
二、生育——自主的选择
三、养育——共同的责任
第二节 节育与流产
一、节育及其对女性的意义
二、流产及其对女性的意义
第三节 生殖健康
一、生殖疾病的种类及防治
二、保护生殖健康
小结
第五章 性别与健康
第一节 性别与健康理论综述
一、健康的概念
二、相关的健康理论
三、生殖健康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生理和遗传因素
三、生活行为方式因素
四、医疗保健因素
第三节 性别与健康的主要内容
一、男女性别差异
二、性别与生殖健康
三、性别与心理健康
四、性别角色与健康
第四节 健康维护行动
一、卫生保健的公平性
二、国内外女性健康维护行动
三、女性健康运动
四、男性参与生殖健康
小结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性别
第一节 家庭起源过程中的性别状况及其影响
一、家庭起源过程中的性别状况
二、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成时的性别状况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差异
一、男女性爱的角色差异
二、男女家庭分工的角色差异
三、男女抚育子女的角色差异
第三节 性别差异所产生的家庭矛盾与冲突
一、男女期望的差异与冲突
二、家庭暴力
小结
第七章 就业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就业与家庭时间配置
一、就业及其相关概念
二、女性家庭时间配置
第二节 就业与妇女社会地位
一、妇女劳动权益
二、妇女就业概况
三、就业与女性社会地位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性别
一、社会性别倾向
二、就业中的性别不平等
三、抵制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四、促进就业中的性别平等
小结
第八章 社会性别与参政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概念和内涵
一、妇女参政的概念
二、赋权
三、社会性别主流化
四、政治领域的性别化指标
第二节 参政的理论
一、激进女性主义
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四、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三节 社会性别与参政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世界范围内社会性别与参政的状况
二、中国正式领域的社会性别平等的状况
三、动力与阻力共存的妇女参政
小结
第九章 大众文化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大众文化简
一、大众文化及其特征
二、媒体: 大众文化的载体
第二节 从媒体看大众文化中的社会性别信息
一、媒体对社会性别的刻画及女性在媒体中的待遇
二、纸质媒体中的社会性别信息
三、电视中的社会性别信息
四、广告中的社会性别信息
第三节 社会性别形象的影响
一、社会性别的认知和个体的自我评价
二、对性的态度和立场
第四节 异化和异化的扬弃: 媒体——社会性别的塑造者
一、打破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利工具
二、利用媒体推进社会性别
小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