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家庭与性别研究

 

《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
马春华 李银河 唐灿 王震宇 石金群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978-7-5097-4324-9
ISBN:2013年05月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21世纪,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经济、社会和制度变迁的中国城市家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居、单身等多种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中国城市的家庭在从家庭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吗?个体化的家庭在中国城市中是否已经出现?中国家庭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家庭变迁和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否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城市,其家庭变迁也呈现相同的模式?卒读本书,您将会发现,作者告诉您的,不仅是上述问题的答案。

目录
 
 
图目录
 1
 
表目录
 1
 
序 言
 1
 
导 论
 1
 
  一 基本理论框架
 1
 
  二 国内家庭变迁研究综述
 5
 
  三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
 11
 
  四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13
 
  五 中国家庭变迁: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28
 
第一章 家庭现代化理论
 32
 
  一 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缺陷
 32
 
  二 分析范畴: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
 39
 
  三 家庭现代化的标准和研究方向
 49
 
  四 国内家庭变迁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52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样本
 58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59
 
  二 项目点的选择
 60
 
  三 抽样框和样本抽取过程
 64
 
  四 调查的实施
 68
 
  五 基本数据分析策略
 77
 
  六 样本的基本分布
 78
 
第三章 多样化的家庭结构
 104
 
  一 什么是家庭
 104
 
  二 家庭规模
 126
 
  三 家庭结构
 137
 
  四 小结
 165
 
第四章 夫妻关系
 170
 
  一 配偶的选择
 170
 
  二 夫妻平等
 177
 
  三 家庭暴力
 190
 
  四 夫妻情感
 192
 
  五 小结
 197
 
第五章 亲子关系
 199
 
  一 平等模式还是统治模式
 200
 
  二 亲子间的情感沟通
 203
 
  三 亲子间的经济交往
 214
 
  四 养老模式
 228
 
  五 有关亲子关系的观念
 230
 
  六 小结
 233
 
第六章 亲属关系
 236
 
  一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236
 
  二 与祖辈亲属的关系
 257
 
  三 与父辈亲属的关系
 265
 
  四 与儿女亲家的关系
 277
 
  五 小结
 288
 
第七章 结语:变迁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292
 
  一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293
 
  二 对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和启发
 298
 
  三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303
 
附录1 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变迁问卷
 306
 
附录2 入户抽样页
 334
 
参考文献
 340
 
后 记
 349
 
索 引
 355
 
 
 
                  图 目 录
 
 
图2-1 所有样本的年龄分布
 81
 
图2-2 各个城市被访者2007年分组总收入柱状图
 96
 
 
 
                  表 目 录
 
 
表0-1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趋势
 11
 
表0-2 结婚时双方父母给予的经济资助
 14
 
表0-3 结婚时父母经济资助方差模型分析结果
 15
 
表0-4 不同结婚年份和不同城市配偶决定权分布
 16
 
表0-5 影响女性就业的因素(Logistic模型)
 18
 
表0-6 影响已婚女性就业的因素(Logistic 模型)
 18
 
表0-7 影响夫妻权力主观评价的因素(Multinomial Logistic 模型)
 
    (女性被访者数据)
 21
 
表0-8 影响夫妻权力主观评价的因素(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
 
    (全部数据)
 22
 
表0-9 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和亲属网络成员居住的距离
 23
 
表0-10 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和亲属网络成员互动的频率
 24
 
表0-11 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给父母提供的帮助
 25
 
表0-12 父母给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提供过的帮助
 25
 
表0-13 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对于父母的养老安排
 26
 
表0-14 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向谁借钱
 26
 
表2-1 选择五个项目点的依据之一: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
 62
 
表2-2 广州(广东省)和杭州(浙江省)社会指标的比较
 63
 
表2-3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在五个城市建立的抽样框
 65
 
表2-4 各个城市抽中居委会被访者平均收入
 69
 
表2-5 各个城市地址的应答率
 71
 
表2-6 各地方站复核报告
 74
 
表2-7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卷审报告
 75
 
表2-8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复核报告
 76
 
表2-9 不同城市样本的性别分布
 78
 
表2-10 各个城市所抽中家庭户所有成员的性别分布
 79
 
表2-11 各个城市所抽中家庭户已婚者的性别分布
 79
 
表2-12 不同年龄组样本的性别分布
 80
 
表2-13 各个城市年龄组的分布
 81
 
表2-14 各个城市被访者出生地的分布
 82
 
表2-15 各个城市被访者户口的分布
 83
 
表2-16 各个城市被访者现在户口所在地的分布
 84
 
表2-17 不同户口所在地被访者的户口性质
 84
 
表2-18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教育程度分布
 85
 
表2-19 不同年龄组被访者的教育程度分布
 86
 
表2-20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婚姻状况分布
 87
 
表2-21 不同年龄组被访者的婚姻状况分布
 88
 
表2-22 不同城市被访者孩子的数目
 89
 
表2-23 不同年龄组被访者孩子的数目
 89
 
表2-24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职业分布
 90
 
表2-25 不同城市被访者所在单位的类型分布
 91
 
表2-26 不同城市被访者所在单位所有制的分布
 92
 
表2-27 不同城市被访者在单位具体职位的分布
 93
 
表2-28 不同城市被访者和其配偶收入状况
 94
 
表2-29 不同城市被访者收入分布
 95
 
表2-30 不同性别被访者收入分布
 96
 
表2-31 不同城市房子的套数、总建筑面积和估价
 97
 
表2-32 不同收入组夫妇所拥有的住房分布
 98
 
表2-33 不同城市被访者所拥有住房的房产登记情况
 99
 
表2-34 不同城市被访者在本市常用住房面积的情况
 100
 
表2-35 不同城市被访者在本市常用住房的来源
 101
 
表2-36 不同城市被访者自购汽车的数量和最贵汽车的价格
 102
 
表2-37 不同城市被访者所拥有的最贵的汽车的购买年份
 103
 
表3-1 被访者认定的主观家庭成员
 107
 
表3-2 被访者主观家庭中提及的子女的婚姻状况
 108
 
表3-3 不同年龄组被访者认定的主观家庭的成员
 109
 
表3-4 不同婚姻状态被访者认定的主观家庭成员
 110
 
表3-5 各个城市主观家庭的成员是否同住
 112
 
表3-6 与被访者关系不同的情感家庭成员和被访者是否同住
 113
 
表3-7 不同年龄组的家庭成员是否和被访者同住
 116
 
表3-8 各个城市主观家庭成员和经济家庭成员是否一致
 117
 
表3-9 与被访者的关系和是否经济一体交互分类
 118
 
表3-10 不同年龄组的家庭成员是否和被访者经济一体
 121
 
表3-11 不同工作状况的家庭成员是否和被访者经济一体
 122
 
表3-12 不同城市被访者与家庭成员是否同住和是否经济一体交互分类
 124
 
表3-13 五城市主观家庭的人口数
 127
 
表3-14 各个城市主观家庭的人口数
 128
 
表3-15 五城市同住家庭的人口数
 129
 
表3-16 各个城市同住家庭的人口数
 129
 
表3-17 各个城市家庭所拥有住房的套数
 130
 
表3-18 各个城市家庭所拥有住房的建筑面积
 130
 
表3-19 五城市经济家庭的人口数
 131
 
表3-20 各个城市经济家庭的人口数
 131
 
表3-21 各个城市三类家庭人口数均值
 132
 
表3-22 各个城市三类家庭人口数相关系数
 132
 
表3-23 各个城市三类家庭人口数配对样本T检验
 133
 
表3-24 五城市家庭的夫妻对数
 134
 
表3-25 夫妻对数为0的同住家庭的结构
 134
 
表3-26 不同城市夫妻对数的分布
 135
 
表3-27 五城市家庭的代数
 136
 
表3-28 不同城市家庭的代数
 136
 
表3-29 各个城市的家庭结构分布
 139
 
表3-30 历次调查家庭结构对比
 140
 
表3-31 广州和兰州两次调查家庭结构对比
 141
 
表3-32 不同年龄组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42
 
表3-33 不同结婚年份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44
 
表3-34 不同收入组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47
 
表3-35 不同工作状况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49
 
表3-36 不同孩子数目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50
 
表3-37 不同婚姻状况被访者的家庭结构分布
 152
 
表3-38 初婚的单身家庭被访者和配偶是否同住、是否经济一体
 155
 
表3-39 各个城市单亲家庭被访者的婚姻状况
 160
 
表4-1 结婚前夫妻户口是否在一个地方
 171
 
表4-2 婚姻半径的变迁
 172
 
表4-3 夫妻结识途径
 173
 
表4-4 夫妻结识途径的变迁
 174
 
表4-5 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经济状况比较
 175
 
表4-6 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差异的变迁
 176
 
表4-7 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社会地位比较
 176
 
表4-8 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社会地位差异的变迁
 177
 
表4-9 五城市夫妻婚后居处分布
 178
 
表4-10 夫妻俩谁做家务较多
 179
 
表4-11 对家务劳动分工是否满意
 180
 
表4-12 家庭成员中谁更有实权
 181
 
表4-13 是否可以自己做主购买个人用的贵重物品
 182
 
表4-14 是否可以自己做主外出学习
 182
 
表4-15 是否可以自己做主外出工作
 183
 
表4-16 是否可以自己做主资助自己的父母
 184
 
表4-17 是否可以自己做主交什么样的朋友
 184
 
表4-18 家庭日常支出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5
 
表4-19 购买大件商品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6
 
表4-20 是否要孩子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6
 
表4-21 孩子升学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7
 
表4-22 孩子就业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7
 
表4-23 买房、盖房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8
 
表4-24 本人的工作调动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9
 
表4-25 家庭投资、贷款意见出现分歧听谁的
 189
 
表4-26 所有收入是否放在一起使用
 190
 
表4-27 配偶是否打过您
 191
 
表4-28 您是否打过配偶
 191
 
表4-29 你们夫妻感情好吗?
 192
 
表4-30 配偶尊重您吗?
 193
 
表4-31 您对你们夫妻的性生活满意吗?
 193
 
表4-32 你们的婚姻幸福吗?
 194
 
表4-33 您生病或劳累时,配偶是否有关心的举动或表示
 195
 
表4-34 遇到困难或有烦恼时多数情况会首先向谁倾诉
 196
 
表4-35 配偶对您结交异性朋友放心吗?
 196
 
表5-1 孩子的数目
 199
 
表5-2 选择配偶如何决定
 200
 
表5-3 选择配偶决定权的变迁
 201
 
表5-4 升学如何决定
 202
 
表5-5 就业如何决定
 202
 
表5-6 买大宗商品如何决定
 203
 
表5-7 和父母的关系如何
 204
 
表5-8 和父母联络的频率
 205
 
表5-9 和父母住所相距多远
 206
 
表5-10 和配偶父母的关系如何
 207
 
表5-11 和配偶父母联络的频率
 208
 
表5-12 和配偶父母住所相距多远
 208
 
表5-13 和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儿女的关系如何
 209
 
表5-14 和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儿女联络的频率
 210
 
表5-15 和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儿女住所相距多远
 211
 
表5-16 是否经常和自己的父母聊天
 211
 
表5-17 是否经常和子女聊天
 212
 
表5-18 是否给自己的父母过生日
 213
 
表5-19 是否给子女过生日
 213
 
表5-20 是否会向父母借一笔钱
 214
 
表5-21 重病时是否会向父母求助
 215
 
表5-22 是否会向配偶的父母借一笔钱
 215
 
表5-23 重病时是否会向配偶的父母求助
 216
 
表5-24 是否会向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儿女借一笔钱
 217
 
表5-25 重病时是否会向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儿女求助
 217
 
表5-26 是否需要负担父母的日常生活
 218
 
表5-27 现在是否会定期资助自己的父母
 219
 
表5-28 不资助父母的原因
 220
 
表5-29 资助父母的频率
 220
 
表5-30 日常生活是否得到父母的帮助
 221
 
表5-31 父母是否定期资助您
 222
 
表5-32 父母没有资助您的原因
 222
 
表5-33 是否需要负担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的日常生活
 223
 
表5-34 是否定期资助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
 223
 
表5-35 不资助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的原因
 224
 
表5-36 资助最亲密的一位另外居住的子女的频率
 225
 
表5-37 日常生活是否得到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的帮助
 226
 
表5-38 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是否定期资助你们
 226
 
表5-39 成年有独立收入的子女不资助你们的原因
 227
 
表5-40 如何安排年老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
 229
 
表5-41 你们年老生活不能自理时如何安排
 230
 
表5-42 是否赞成“子女要孝敬父母”
 231
 
表5-43 是否赞成“父母说的话无论对错都要听”
 231
 
表5-44 是否赞成“父母有权拆看子女的信件、日记等”
 232
 
表5-45 是否赞成“只要父母自己愿意就可以让他们进养老院”
 233
 
表6-1 和您最亲密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237
 
表6-2 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访者和最亲密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238
 
表6-3 和您最亲密的兄弟姐妹的联络频率
 239
 
表6-4 重病时是否会向您最亲密的兄弟姐妹求助
 242
 
表6-5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工作状况和他们重病时求助于
 
    兄弟姐妹的意愿的交互分类
 244
 
表6-6 是否会向最亲密的兄弟姐妹借钱
 245
 
表6-7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收入和他们向兄弟姐妹借钱的意愿的交互分类
 246
 
表6-8 是否会定期或不定期给最亲密的兄弟姐妹钱
 249
 
表6-9 和最亲密的兄弟姐妹住所相距多远
 251
 
表6-10 不同城市被访者的年龄和他们与最亲密的兄弟姐妹的居住距离的交互分类
 252
 
表6-11 和祖父母的关系
 258
 
表6-12 和外祖父母的关系
 258
 
表6-13 和祖父母联络的频率
 259
 
表6-14 和外祖父母联络的频率
 260
 
表6-15 重病时是否会向祖父母求助
 261
 
表6-16 重病时是否会向外祖父母求助
 261
 
表6-17 是否会向祖父母借钱
 261
 
表6-18 是否会向外祖父母借钱
 261
 
表6-19 是否会给祖父母钱
 262
 
表6-20 是否会给外祖父母钱
 263
 
表6-21 和祖父母住所相距多远
 264
 
表6-22 和外祖父母住所相距多远
 264
 
表6-23 和最亲密的父辈亲属的关系
 266
 
表6-24 和最亲密的父辈亲属联络的频率
 267
 
表6-25 重病时是否会向最亲密的父辈亲属求助
 269
 
表6-26 是否会向最亲密的父辈亲属借钱
 270
 
表6-27 是否会给最亲密的父辈亲属钱
 272
 
表6-28 杭州、郑州被访者的年龄和他们是否给最亲密的
 
     父辈亲属钱的行为的交互分类
 273
 
表6-29 和最亲密的父辈亲属住所相距多远
 275
 
表6-30 和儿子亲家的关系
 278
 
表6-31 和女儿亲家的关系
 278
 
表6-32 和儿子亲家联络的频率
 280
 
表6-33 和女儿亲家联络的频率
 281
 
表6-34 重病时是否会向儿子亲家求助
 283
 
表6-35 重病时是否会向女儿亲家求助
 283
 
表6-36 是否会向儿子亲家借钱
 283
 
表6-37 是否会向女儿亲家借钱
 284
 
表6-38 是否会给儿子亲家钱
 284
 
表6-39 是否会给女儿亲家钱
 285
 
表6-40 和儿子亲家住所相距多远
 286
 
表6-41 和女儿亲家住所相距多远
 286
 
作者简介:
马春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副研究员。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研究员。
唐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研究员。
王震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研究员。
石金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序  言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经济、法律和制度等层面的变迁,使家庭所处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变迁,有的即使与家庭变迁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对包括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在内的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技术的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廉价和迅速地交往和通信,这导致家庭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比如,家庭成员有可能不住在一起,但是能够通过网络见面和保持密切的联络。

  —— 预期寿命的提高。这意味着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8.55岁上升到2000年的71.4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8)。根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上海人2009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1.73岁,其中男性79.42岁,女性84.06岁(上海市民政局等,2010)。

  —— 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经济从传统工业时代进入现代信息产业时代,从依靠出卖劳动力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服务行业兴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第三产业从1978年的24.2%上升到1990年的31.8%、2005年的39.9%(国家统计局,2006)。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不同,他们对于家庭的贡献和彼此交往的模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迁移。1987年人口“小普查”中,只有1520万流动人口。到1990年,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6个月以上但户口未变动者)规模增加到3000万。1995年,这个数字已经是5600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8000万流动人口。如果包括那些在非户籍所在地不到6个月的人,短期移民数约为1.2亿。在经济最为活跃的几个地区,如广东、福建、上海和北京,20%~30%当地居民的户口在外地(王丰、梅森,200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11亿(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0)。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导致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重构,比如,出现了家庭成员不住在一起的核心家庭。

  —— 法律规章制度的变化。新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比如《妇女权益保障法》《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实施行动计划(2003~2005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通知》等。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变迁和家庭变迁有着直接关系,或者本身就属于家庭变迁的一部分,它们对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更为直接而持续的影响。

  —— 初婚年龄的上升。根据《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有关婚姻态势的分析,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从19.17岁提高到25.87岁,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8.28岁提高到24.17岁。到了2006年,北京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2岁,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6.1岁(张翼,2008)。

  —— 家庭户规模的缩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城乡家庭户人均规模为:1964年4.43人,1982年4.41人,1990年3.90人,2000年3.44人(国家统计局,2003),2007年降为3.17人(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8)。

  —— 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改变。在过去的15年内,出于各种原因,比如就业形势严峻或者家庭重新分工,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一趋势自1997年以来呈加速的态势。1988年,我国城镇的女性劳动参与率高达91.37%,2002年降为83.33%,下降了8.04个百分点。对比之下,男性劳动参与率相对稳定,1988年和2002年男性劳动参与率分别为96.41%和94.11%,下降幅度仅为2.3个百分点(姚先国、谭岚,2005)。

  —— 家庭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根据国家民政部的统计资料,1987年,中国每100对结婚的中有6.28对离婚(民政部,1988);1995年,每100对结婚的中有11.35对离婚(民政部,1996);2000年,每100对结婚的中有14.28对离婚(民政部,2001);2005年,每100对结婚的中有21.69对离婚(民政部,2006);2009年,中国每100对结婚的中有14.95对离婚(民政部,2010)。如果分城市来看,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几个大城市,2009年每100对结婚的中离婚的都在30对以上(中国经济网,2009)。离婚比例不断上升,家庭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同居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为走向婚姻的一个阶段。再婚家庭增多,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属关系等)变得更加复杂。

  —— 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变化。新修订的《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和《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等在原来基础上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在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取消了对事实婚姻的认定,即如果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即使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多年,法律也不承认双方的夫妻关系;并同时明确禁止配偶与他人同居,禁止重婚。这些相关法规的变化,都会影响各种家庭关系的确立和家庭成员的互动。

  —— 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技术进步。比如,各种避孕措施,产前检查措施,等等。这对夫妻关系、家庭规模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社会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家庭也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完整的、严密的传统家庭/家族制度。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的这种传统家庭/家族制度,对于家庭/家族中的各种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小家庭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外部的关系都有着详尽的规定,而且通过社会化内化到社会成员的意识中,在文化上也对它加以支持和维护。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传统家庭/家族制度就受到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的冲击,不过还是留下了深厚的传统积淀,比如父系财产继承制、从夫居等,这些在农村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社会处于急速转型之中:逐步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从相对传统的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现代化理论提出的许多现代化因素正在中国城乡社会再现和延续,比如:人口迅速从农村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集中;技术进步造成家庭人口空间距离拉大;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发展,个人的世俗幸福和享乐受到重视;等等。

  那么,在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碰撞中,中国家庭的现代转型是如何发生的?是否也像西方的家庭变迁那样,主要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等力量推动下完成的?在中国家庭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和现代是相互对立的还是经过碰撞冲击后相互交融在一起?中国现代家庭变迁是否像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趋于家庭小型化,家庭关系由父子轴转向夫妻轴,家庭内部个人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以及核心家庭和亲属网络保持相对的独立;还是说中国现代家庭是异彩纷呈的,是有着多种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模式的?是否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家庭也呈现出不同的变迁模式?中国是否可能创造出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其他家庭现代化样式?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和哈尔滨这五个城市组织了“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和家庭变迁”调查(本书简称“中国五城市家庭调查[2008]”)。五城市家庭调查课题组(本书后文均简称“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五位研究人员构成:李银河为课题组组长,王震宇为副组长,课题组成员包括唐灿、马春华和石金群。本课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并得到院国情调查项目的资助。五个城市的入户调查,是在课题组成员的监督下,由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负责实施的。

  本书只是这次中国五城市家庭调查的初步成果,试图尝试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本书在阐明这次调查的理论背景和调查方法之外,对数据只是做了初步分析(大部分为频数分布和双变量分析)。希望能够以此初步展示中国现代城市家庭总体上的变化,对变化出现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也为后面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开发奠定基础。对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开发,将在随后的论文或著作中进一步呈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五城市家庭调查课题组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