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对公民慈善认知的调查与思考——以石家庄市为例
武菊芳 等
《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
2012-04-20

 

【摘要】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深厚的慈善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沟通,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慈善文化  慈善事业  文化民生  改进对策

 

    为了解石家庄市慈善文化的发展及公民慈善意识和参与慈善活动的状况,2011年初,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有效样本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了具体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是否信仰宗教等;第二部分是针对被调查者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参与慈善事业的目的和动机、影响慈善行为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问题来设计的。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380份,最后收回372份,问卷回收率为97.89%;经审核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达到91.13%

 

公众慈善意识总体现状

    慈善事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已被公众关注和认可,但还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现代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9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87.2%的被调查者认为,慈善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体现社会正义,有利于社会和谐;9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慈善捐助与志愿者活动对弱势群体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可见,我国公众越来越关注慈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但另一方面,公众对慈善事业、慈善意识的理解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科学的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地方性慈善机构闻所未闻,不知道除了单位组织的慈善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机构或途径表达爱心;还有部分公众对慈善事业的理解过于狭窄甚至落后,认为慈善是捐助者对受助者的“施舍、恩赐”;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企业慈善文化建设缺位,在被调查的私人企业主中没有一人有过主动捐款记录,国企负责人中积极、主动或经常性地从事社会公益行为的仅20%

    多数公众参与过慈善捐助或志愿服务,但普遍为带有被动色彩的消极实践,主动性、经常性参与者较为鲜见。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加了汶川地震救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灾以及希望工程、“一日捐”等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活动,但其中80.2%表示自己是通过所在单位、学校、居住社区组织的捐助活动来表达爱心的,“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80.6%的被调查者认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虽然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政府应该是举办慈善事业的主体”,这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仍然把举办慈善事业看作是政府的责任。这一观点也可以从媒体公布的相关统计中得到印证。可见,我国公众对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过于依赖,而对企业、个人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中国慈善事业及公众慈善意识的突出特点。

    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但相关法规、政策亟待完善。“十一五”以来,由于国家倡导支持、新闻媒体经常性的宣传报道以及运用多种形式举办慈善活动,使得整个社会慈善环境逐步改善,特别是20117月民政部公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并公开征求意见。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慈善法规政策与慈善事业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迄今为止,我国《慈善事业促进法》尚未颁布,对慈善组织的性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上的界定,慈善活动的程序、监督机制、慈善事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还没有形成,企业、个人捐赠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调查数据显示这些都成为影响公众慈善积极性和慈善认知的不利因素。

    慈善组织发展迅速,但社会公信力未获公认,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刻不容缓。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以及慈善事业发展,我国慈善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对推进慈善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和社会的信息交流不足,接受捐赠与善款使用不透明;再加之专业性不强,分工不合理,慈善筹款机构、执行机构职能不清,甚至存在慈善腐败等原因,使得广大公众对慈善组织、机构严重不信任。在我们调查问卷“您认为影响您做慈善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选择善款使用公开度不高,担心捐款不能按自己意愿使用的占86%;选择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的占82.6%。由此可见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不强是影响公众参加慈善活动的主要因素,从而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

 

改善对策与建议

    将我们调查所获得的石家庄市公众的慈善意识数据与通过文献检索获得的我国其他城市公众的慈善意识现状进行对比,我们发现,除上海较高外,各地处于相近水平。基于此,我们认为,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整体规划、多管齐下的方式方法,营造整个社会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加快慈善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深化与拓展慈善文化的理论研究。要推动慈善事业在我国健康快速发展,正确的理论指导必不可少。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的投入,探索慈善组织改革发展途径,研究符合我国实际的慈善组织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提升慈善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及公信力的措施和方法,特别要明确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在慈善事业中的地位与关系,研究如何发挥民间组织与个人在慈善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鉴于社会对现代慈善价值理念缺乏正确理解甚至存在误读的现实,理论研究者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朴素平实、容易理解的语言总结和提炼“正确的”现代慈善价值理念及其精髓,并尽可能对如何宣传和培育现代慈善价值理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扮演好宣传策划者的角色。

    加强与扩大慈善文化建设的教育及舆论宣传。通过调查发现,公众支持并愿意参与慈善活动的感性欲望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是还需引导提升。如何使公民理性认识慈善事业,树立正确的慈善意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慈善活动,是慈善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加强与扩大慈善文化建设的教育及舆论宣传非常重要。首先,媒体对于现代慈善价值观的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的作用就是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独特渠道,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意识,弘扬我国传统慈善文化之精华,传播现代慈善价值理念,强化正确财富观及爱心互助意识,彰显人文关怀,吸引更多的个人、企业、团体、机构乃至全社会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其次,现代慈善价值理念的宣传和普及也应成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各类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扮演好现代慈善价值理念传播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儿童和青少年的可塑性强,他们是我国未来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应尽早培养他们的社团精神、志愿精神和互济文化,把这些内容纳入思想品德教育中去,从而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丰富而生动。大学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他们对慈善文化本质的理解,充分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慈善活动积极性也至关重要。另外,大学还应借鉴国外募集善款补充教育经费之经验,对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在其心灵深处植入慈善精神之根。

    建立与健全慈善文化建设的制度规范。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内在地蕴含着加强制度建设。慈善意识的培养单靠道德说教可以见效,但难于持久,要想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乃至成为全民文化,还需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进行激励和调动。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尤其没有一部全社会总的慈善事业大法,因此,首先要加快慈善立法并不断调整并完善涉及慈善事业的各类法规;其次,逐步确立、完善的慈善税收制度和政策体系,通过提高慈善捐款税收的比例,实行凡是向慈善组织捐赠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确实让广大的捐赠者能享受到免税的好处;再次,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和完善包括政府监督、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媒体、公众的监督与评估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以此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的约束制度,利用制度的持久力量,让社会爱心细水长流、延绵不断、持续发展。

    改进与完善慈善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如前所述,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不强是影响公众参加慈善活动的主要因素,从而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改进与完善慈善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模式,提升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刻不容缓。目前,亟待加强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自律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并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善款使用透明度。慈善组织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公众详细公开其经费收支情况,实行财务的规范、公开和透明管理。二是要对慈善组织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通过培训,强化慈善机构的内部约束,让慈善组织的专业人员既有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又在行为上符合规范,而且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三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捐助人和捐赠人的监督。

 

作者简介:作者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教授,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和谐社会与慈善文化建设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D2010060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