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而又理直气壮地呼唤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学术话语权。要走出“双重失语危机”,就必须牢牢树立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家、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话语权。
“中国故事”的叙述呼唤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
很显然,中国的崛起宣告了西方流行的一些流行理论的失效,甚至破产。按照他们的理论模式,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会走向“历史的终结”——福山曾预言社会主义政权的崩溃将是全世界统一到西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最后一战,即使侥幸度过了这一劫难,也会在邓小平去世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走向崩溃,又或在世界性金融海啸后走向没落。然而,他们每一次的预测都被中国快速、稳定的发展现实所击碎,在现有理论失去了解释力后,他们只能用“中国奇迹”、“中国之谜”对中国的实践进行叙说。
“中国模式是一个新故事”。这个“新故事”需要用新的话语去讲述、新的理论去诠释、新的思维去续写、新的视野去概括。这为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空前严峻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国社会学的诞生主要靠的是对欧美社会学的知识移植。无论是在解放前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过程中,中国社会学都严重依赖于西方社会学。如根据费孝通的回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学课堂上,不仅所有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来自于西方,就连“有人用中国语言讲西方社会思想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事”,因为“要用中国语言来表达西方的概念,比起用中国衣料制造西式服装还要困难百倍”。后来,在众多社会学家的努力下,在自发本土化的基础上,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学或先或后开始了较为自觉的本土化历程,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果,如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索出了社区研究法;梁漱溟等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独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并践行了乡村建设理论,等等。应该说,解放前,中国社会学家们的社会学本土化运动是初具规模的,也赢得了“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的美誉。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社会学学科在解放初的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取消了,社会学本土化运动也随之夭折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获得了“新生”,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尽管不少学者从一开始就倡导社会学的本土化,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学主要还是依靠对西方社会学的移植。通过这场新的“知识引进运动”,中国社会学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本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等)和制度体系(学科建制、学术规范、评价体系等)的构建,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社会学的“话语霸权”也牢牢建立起来了,在其强势话语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严重沦丧了。在世界社会学的总体格局中,中国社会学处于边缘和依附地位。这使得中国社会学看似繁荣,却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甚至荒谬的境地——在用以观察中国的理论中,“中国”却处于“缺席”状态。
这造成了中国社会学的“双重失语危机”:一方面,面对现实的“失语”,既难以合理解释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迁,更无法科学指引甚至只能误导中国社会转型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社会学同行的“失语”,除了充当西方学者的“复印机”或“留声机”外,缺乏与他们进行实质性交流和对话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大转型”时代。这一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创造了精彩绝伦的“中国故事”,如果我们的社会学不走出“失语危机”,就很难对这一故事进行最佳的叙述,就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理论自强与学术话语权
如果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群学肄言》算起的话,到明年为止,社会学作为一门“西学”来到中国已有整整110年了。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学中国化”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然而,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而又理直气壮地呼唤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学术话语权。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术话语权?简单说,就是指在学术领域中,说话权利(right)和说话权力(power)的统一,话语资格和话语权威的统一。从指向上来看,学术话语权包括实践和理论两个面向,实践面向是指对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实践有“发言权”,要有解释和引导的能力;理论面向是指在世界学术格局中有“发言权”,要能够与西方学者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能够为世界学术发展和人类知识积累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能够对本土实践做出有力解释的理论,才有在世界学术格局中赢得“发言权”;也只走在世界学术前沿的理论,才能对本土实践进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如何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话语权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强意识,逐渐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话语,真正破除学术话语权长期被西方垄断的局面。
具体说,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指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的人对其所教学和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有“自知之明”,即要明白它们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分清楚哪些是我们创造的,哪些是汲取西方的。强调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就是主张要对西方理论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是不加反思的引进和应用,更不能将其作为不证自明的真理;同时,对自身理论也要有一个清晰的反思,要在中外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中恰当定位自己的理论。更进一步来说,中国社会学需要的是对西方社会学的借鉴,并主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实际,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的丰富传统学术资源,进行原创性的或有原创意义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笼子里跳舞,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或经验研究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一个案列、一个验证。理论自觉是学术话语权的前提,争取学术话语权的问题与提升理论自觉度的问题是正相关的,可以说,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提升到什么程度,中国社会学对学术话语权的把握和争取也会到什么程度。
如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是要实现文化自强的一样。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实现理论自强。所谓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强,就是要使立足于中国实践、兼具世界眼光和本土特质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面前具有的强大的解释力和引导力,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之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理论自强这一概念,表明中国社会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不单纯是一个理论建构的问题,还有一个“势位提升”的问题,要使建构出来的理论真正发挥实际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的彻底性,即理论在逻辑上要清晰、透彻,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第二,理论的可接受性,这要求在理论形式上,要深入浅出,而不是浅入深出,用谁也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事情,造成文风晦涩、枯燥乏味,不利于理论的传播。第三,还是要取决于国家实力的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一般来说“弱国无话语权”,理论的全球影响力往往是和综合国力的全球影响力相伴随的。
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至少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现实、传统、国外。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
立足现实、提炼现实。西方社会学因西方现代性过程中种种社会问题而兴起,中国社会学则植根于中国现代性过程。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是我国社会学学术话语产生的土壤和源泉,离开了转型社会的实践,中国社会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开发传统、超越传统。传统和现代既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的一面,在社会转型中,传统绝非包袱,应该“开发传统、服务现代”。在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同样需要开发传统、超越传统。目前,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等概念已经从学术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和政策话语了。
借鉴国外、跳出国外。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提倡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并不是要割裂与西方社会学的联系,也不是要提倡学术上的排外主义、相对主义(relativism)、局内人主义(insider doctrine),更不是主张只能研究本土社会问题。相反,我们主张中国社会学必须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高度来解释中国社会和建构知识体系,才能得到国际社会学界的承认。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社会学要走出本土、迈进国际学术空间,首先必须在眼界上超越本土,着眼于国际社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锤炼自身的理论与方法资质,以加快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步伐。
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13.7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巨型国家”,其发展道路必然具有独特性,不能简单照搬任何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总结中国社会运行的深层理念,科学概括中国各个层次社会发展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如在西方话语看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全独立于国家的公民社会,但实际上,无论是从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还是从现实实践来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都不是像西方那样尖锐对立,而是呈现“国家-市场-社会”三维合作格局,美国式的“公民社会”绝非中国社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目标。又如在不少人看来,福利社会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方向,但实际上,从我们对北京市“大民政”等地方性实践的调查来看,中国恰恰应该谨防重走欧洲高福利老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才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福利模式。
大时代催生大理论、大理论引领大时代,这是人类知识生产的普遍规律。中国社会学要走出“双重失语危机”,就必须牢牢树立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家、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话语权!
(作者分别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