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权威阶级体系的建构
李路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2013-01-29

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去解释我们这个社会分化的模式和基本状况。第二,希望能通过社会分层的研究,对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不平等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和态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在社会学里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陆学艺教授和其他学者已做过很多研究,笔者的研究就是希望能给出一个新的说法或新的分析视角,笔者希望从权力的角度来做。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心理行为主义的代表索腾森认为,。在分层经验研究中,权力从未成为经常使用的变量,我们没有一种一致的测量方法来检验权力分配的假定,在分层研究中也很少有人从经验上描述社会权力的结构特征。对韦伯来说,研究阶级或地位就是对权力基础的研究,阶级或地位被看做是影响他人行动的因素,然而,在分层研究中问题很少以此种方式提出”。笔者认为,他的意思是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在社会学里,权力是社会中的重要因素,也对整个社会行为、社会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直接对权力的研究却很少。

在对阶级或阶层的研究当中,往往涉及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与冲突、社会机会分配与结构等等。阶级是社会关系分化的产物,但实际上在阶级研究当中,正如有学者所说,我们时时提到权力,但很少直接揭示权力的结构性特征。比如古典阶级理论,马克思强调的是基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关系形成的剥削关系。韦伯直接提出了权力的问题,韦伯给权力下了一个社会学里面很有名的定义,但是韦伯怎么揭示这个权力关系呢?他是通过市场状况、通过地位、通过党派.他所讲的阶级实际就是市场状况,他认为这是权力统治和支配关系的基础,没有直接地对权力作出更多的分析。现代社会中,当年经典的阶级理论自二战以来发生的社会结构变迁当中,需要有所推进,有所改进。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在现代社会当中非生产领域和生产组织的巨大规模的变迁,使得当年马克思强调的生产领域的阶级分化在今天需要面临新的变化,给出新的解释;也使得当年韦伯强调的市场状况就等于阶级状况,也要面临着生产组织的巨大变迁所带来的挑战。所以,自二战以来,社会分层领域里出现了一个趋势,即从一般的制度和市场转向对工作状况的分析。也就是我们的工作状况、工作环境对于我们的社会地位,对于我们所获得的资源和机会以及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关于工作状况,笔者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工作状况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或者说工作状况就是一种权威关系,包括专业、技术性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组织中的工作状况,主要是一种权威关系。因为你是在~个工作组织的结构里面。那么无论我们是在生产组织还是非生产组织,也无论在大规模组织还是小规模组织,工作状况都体现了你所处的权威关系。因此应该给权威、给权力的研究带来一个新的基础和契机。笔者认为,到现在为止关于社会分化、阶级分化、阶级阶层的研究,其实都没有对这种权力关系给出很好的解释,比如说新韦伯主义,虽然有学者强调过应该研究人们的权威关系,不仅仅是市场状况和生产资料占有,还应该研究权威地位,但是实际上他在其经验研究中只讲到雇佣关系的分化,而没有对权威关系给出深刻的解释。

这一研究对社会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3点。

第一,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真的从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转向阶级、阶层分化的社会,那么.这个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分化的阶级、阶层重新整合在一起,或者说如何整合在一起。

第二,它提供了怎么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性质。笔者认为,基于阶级阶层基础上的社会不平等、矛盾、冲突和基于其他社会基础的利益不平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可能是不~样的,因为阶级阶层有它自己的结构性特征。

第三,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什么样的结构关系对我们的行为态度是最重要的?阶级阶层分析提供了一种结构主义的视角,可以理解中国的态度分化、利益分化、行为分化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