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对政治系统的稳固政治认同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目前,农村青年政治认知表现在对党的农村政策评价较高,对农村村委会和村干部缺乏政治信任,政治参与度低,也缺乏政治效能感。建构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需要建立民生政治和政治参与机制,注重网络对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影响。
【关键词】农村青年;政治认同;对策
现代化建设要建立起稳固的政治认同基础。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是指人们对现存政治系统、政治规范、政治秩序、政治价值观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是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正当性基础,是把社会成员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对政治稳定、政治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心理学认为,态度一般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政治态度视为个人对政治系统、系统中各种角色、角色承担者、政治系统中自我角色的以及政治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1],政治认同作为心理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以及政治参与行为观察政治认同的情况。
一、当前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现状
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社会精英,他们的政治认同为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提供稳定的基础。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稳固的农民政治认同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于2011年6月对湖北农村18-34岁青年的政治认同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结合方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5份,有效样本数为588份。有效样本学历调查结果为:小学及以下55人,占9.4%;初中337人,占57.3%;高中为111人,占18.9%;大专及以上85人,占14.4%。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在信息获取上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网络,46.7%的农村青年有上网的经历,经常上网者高达33.4%。二是通过电视媒体,农村青年对国家政治、行政过程十分敏感,对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他们关注度较高的是对农村政策和有关腐败报道,57.6%的人经常关注政府、司法腐败与农民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我们以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以及政治参与行为五个指标观察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的情况。
1.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2]。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对我国当前农村政策,总体上持有积极的态度。86.8%的人赞同粮食直补、化肥补贴、农机具补贴等补贴政策,70.6%的人支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69.4%的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减免表达了满意,对于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有59%的人认为适合但仍要改进,44.3%的人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困难群众有保障作用,但对农村基层保障的骗保现象表达担忧,42.1%的人认为家电与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好。对新农村建设,77.9%的调查对象认同新农村建设,36.6%的农村青年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但又担心新农村建设会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搞形象工程,农民不能得到实惠。调查结果反映出农民对自身权利和切身利益的关注度较高。
2.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感、爱憎感、美丑感、亲疏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3]。对于党的领导作用,72.4%的调查对象对党的评价是积极的,总体看来,大多数农村青年承认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作用。农业税免除、新农村建设、村村通等惠农政策实施,使农村青年对中央政策认可度高。61.64%的农村青年认为“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回答“您认为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依靠什么”时,75%的人选择了“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于是否参加党组织,有51.7%的人持不愿意和无所谓态度,在对党组织对农村青年缺乏吸引力原因调查中,有81.7%的认为基层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是农村青年不愿参加的主要原因。农村党组织缺乏青年党员的问题,成为基层党务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在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的评价中,只有41.6%的调查对象认为村委会和乡镇政府能为农村服务。由于对村干部的不信任,50.4%的青年对于参选村干部持无所谓态度,这反映出农村青年对村庄公共事务和政治问题的淡漠态度。农村青年对本村事务的热情下降,这不仅使村干部队伍质量下降,而且不利于农村的政治发展。在调查中,我们明显观察出农村青年存在对党中央与中央政府政治认同的增强与对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认同的弱化现象。
3.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是公民对政府及政治过程的信心或态度。本研究调查了解了农村青年对村民自治制度、村委会、村干部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当问及“按照现有的投票选举方式,您会继续在2012村委会换届选举参加投票吗”,47%的人选择“会去参加”,15%的人“不会去参加”,38%的人“看情况”而定;当问及“您认为村干部能够解决您所遇到的困难吗”,有46.6%的人认为能解决或可解决部分问题;在问及“您认为到村或乡里领导处投诉可以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吗”,40.6%的人选择“完全可以”或“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农村青年对现有的投票选举方式并不满意,对村委会和村干部,大部分农村青年持有怀疑态度。
正式组织机构权威的下降,刺激了宗族、教会等社会势力的兴起。调查中,有32.4%的农村青年认为宗族、宗教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自己影响和帮助最大。4.4%的受访农村青年参加了宗教活动。据于建嵘的调查,有些地方农村教会逐渐取代原村委会的某些社会职能,使乡村两级管理体制受到进一步削弱。特别是现在有些村党支部为了保持影响力,不得不加入教会组织[4]。我们据此也可窥见农村青年政治信任低的“一斑”。
4.政治效能感
政治效能感是“个体认为其政治行动对政治过程一定或能够产生影响的主观感觉”[5]。政治效能感作为一种个人的主观感觉,“或许出自于个人认为政府官员依法应该对公民所提出的需求有所反应;或许出自于个人认为政治能力甚佳,有足够方法影响政府决策”[6]。由于个人对自身行为影响力的评价不同,因此,政治效能感有高低之分。政治效能感是政治参与的驱动力,在人们选择政治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个体选择什么样的政治行为,与其政治效能感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高政治效能感的个体经常会“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如选举、投票、集会、发表政治意见等;对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极高的认同性。”而低政治效能感的个体经常会“对政治活动漠不关心,将自己置于政治过程之外”[7]。政治效能感是选民在他看来一张选票在决定谁当选上起多大作用,以及选举结果会对人们的现实利益带来某些变化的心理感受。我们发现,对于2012年即将换届的农村两委选举,大多数村民政治效能感低,感觉到选举总是一场假,自己的参与并无意义。“镇里都内定好了(村干部),我们选不选一个样,选来选去还是那些人。”“什么都是上面安排好了的结果,我们投票仅仅是做个样子。”“选来选去,还是那些与上面关系好的、家庭背景硬的人能当干部,老老实实的人是当不上干部的。”“我投不投某人的票,并不会影响他的当选或不当选,随意划张票完事。”
5.政治参与
公民的政治参与对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觉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进而言之,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提高了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8]。阿尔蒙德等人认为,政治体系成员的公民意识和参政倾向不断增强,是政治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9]。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提出,“在现代化中的国家,政治参与扩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农村民众开始介入国家政治”[10]。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农民群体的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政治现代化进程。而农村青年是农村社会中文化水平较高、较为活跃的群体,也是政治参与的主力军,其政治参与状况对于基层民主建设乃至政治文明的总体进程都具有重要影响。从青年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的状况。调查表明,有48.2%的农村青年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愿意加入党组织的原因问卷回答中,只有21.7%的人出于政治信仰,25.7%的青年选择加入党组织出于积攒人脉、个人荣誉、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反映出农村青年入党的功利性思想较强。调查发现,一些农村青年精英为了提高个人和家庭在村庄的声望和地位,甚至也有青年是为了捞取私利而想入党。
在调查中发现,对即将到来2012年湖北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相当一部分村民对选举持无所谓态度,“没有意思”是许多人的内心表达,用政治学的术语来描述,即是政治冷漠。村民对选举事务中的各个环节较少参与,既不关心,也不愿花精力,他们不会去中心会场投票,对选举事件本身不感兴趣;不会街头巷尾地讨论,甚至有的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许多村民说,选举时我们不会去填选票,让负责分发提名票和选票的工作人员代填。
二、影响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的因素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现在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相较于农民政治认同出现过的两次高峰时期,即建国初期和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呈现明显弱化趋势。那么,是什么导致农村青年政治认同的下降与弱化?
1.农村公共服务的匮乏,降低了政治认同度
在任何国家中,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最基本、最经常的职能之一,也是政府存在的逻辑起点之一。“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11]。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及其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能力。能否为社会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是实行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一个现代社会有效运行,需要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公共部门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保障这样的供给依赖于如下方面的公共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智力以及自然资源。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农村实现村村通公路,由于缺乏维护与保养,大多破损严重。农村小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小水库年久失修、沟渠没有疏通,造成农村旱涝急转。由于没有财政支持的乡镇基层政权的“悬浮”,缺乏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能力,对村委会和乡镇政府能力的怀疑,进而影响农村青年到对基层体制的认同。
2.“相对剥夺感”直接导致政治认同困境的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农民工主体的农村青年大量流向城市,一方面,减少了他们与村庄的联系,降低了农村青年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经历也对农村青年政治观念的民主化以及政治认知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代农村青年有很强的社会公正意识,在外出打工经历中,他们感受到城市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农村人与城市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这种挫折感加深了他们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失望之情,也降低了他们的政治认同。
3.政治参与结构的限制
政治参与结构是指公民施加影响的各种机构和程序。在村庄选举中,基层乡镇政府对选举程序和提名施加各种限制,目前不少地方比较普遍采取的控制办法是乡镇政府以“引导”的方式变相提名候选人。因而,村民选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加上信息的封闭与控制,妨碍了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了村干部与村民的心理距离,削弱了村民的参与欲望。可见,选举制度的缺陷以及各种参与结构的问题,限制了青年在村级民主过程中参与和锻炼提高的机会,进而无法构建农村青年的政治信任与政治认同。
4.政治参与的正式组织缺乏
政治参与是培养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而农村政治参与的正式组织缺乏,对农村青年政治认同产生深刻影响。共青团本来是锻炼青年政治技巧、积累青年政治经验、动员青年进行政治参与的理想场所和机制,但调查显示52.8%的农村青年认为村里没有团组织,44.7%对村里是否有团组织不清楚,84.6%的农村青年没有参加过团组织活动。由于许多村庄团组织瘫痪,从来不组织青年活动,失去了组织青年、联系青年、动员青年的作用,无法满足农村青年对科技文化知识、文娱活动以及互助的需要,也失去了团组织作为凝聚农村青年群体意识、培养青年领袖、表达青年群体利益的作用。
三、农村青年政治认同建构
政治认同低,将会直接影响政权的合法性。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12]。在一个社会中,对合法性的认同达到较高程度,就会如阿尔蒙德所说,拥有“对政府体系高度发达的忠诚感、对政治权威的强烈服从感以及以信任和自信为内容的公民态度”[13]。我们需要建构农村青年对政治的认同。
1.推进改革、加快发展,让农村青年平等分享发展成果
我国处于利益主体多元化时期,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包容性政治制度是指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参与、影响政治决策过程,公正分享政策收益,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能得到尊重和保障的政治制度。包容性政治制度以“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并给予政策关照。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目前我国进城务工青年,相较于城市居民不仅收入差距过大,其实质是身份固化导致权益无法保障。建立以“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包容性社会公共政策,从源头上遏制政治认同困境的产生。
我国进入利益主体多元化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同的价值观也应是求同存异,包容兼容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表达权,也是纾解社会焦虑、疏导矛盾冲突的必然要求。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
2.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夯实政治认同的基础
政府要确保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农村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从而夯实政府认同的政治基础。
3.为农村青年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完善政治参与渠道,以扩大参与促进政治认同
参与政治活动,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执政党的政治理念,是提高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只要人们亲自参与了整个决策过程,人们就会心悦诚服地服从这一决策。”青年可以在政治参与的经历中提升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增加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应通过一些制度性措施,鼓励青年社团组织的发展。社团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其组成成员往往具有较高的认同感,社团的决策能够听取和照顾其绝大多数成员的意愿,其开展的社会事务往往能够得到成员的积极响应,从而可以帮助掘进青年政治参与的深度。这也可以有效促进农村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4.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方式,注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网络直接或间接影响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一方面,网络作为政治参与渠道,会提升民众参与型政治文化,逐步培养其民主意识和思维;另一方面,网络的非理性会导致部分公民政治心理非理性化,使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仇富”和“仇官”,增加社会政治认同危机。随意浏览一下网络论坛或新闻评论就会发现,党政官员和国家公职人员是网络政治舆论矛头最集中的对象。对党政官员、国家公职人员,甚至与他们有密切联系的人,网络上几乎是习惯性的一边倒的负面舆论。网络媒体舆论聚焦和放大效应使政府的负面特征或不当行为迅速成为“众矢之的”,事件迅速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事件,政府信任危机和冲突的发生有了强烈的动能。因此,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引导、净化网络舆论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课题。
四、结语
“现代化导致不稳定,现代性带来稳定”[14],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进程能否避免毁灭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农民的政治认同起着决定作用。正如亨廷顿所言,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对政治体制来说,城市内的反对派令人头痛但不致命。农村的反抗才是致命的。得农村者得天下。……如果农民默许并认同现存制度,他们就为该制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15]。在中国,农民的政治认同是政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关键,也是现代化过程得以顺利展开的保障。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决定整个农村的社会风貌,影响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他们的政治认同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时期,要避免现代化带来的政治不稳定,增强青年农民的政治认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9][13][美]G·阿尔蒙德,S·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53.
[3]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J].政治学研究,1996(4).
[4]于建嵘.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稳定——与两位“基督教家庭教会”培训师的对话[J].领导者,2008(4).
[5]Campbell, Angus, Gurin Gerald, and Warren E. Miller. The Voter Decides[M].Evanstone: Row Peterson&C0., 1954. 187.
[6]林嘉诚.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201.
[7]张平,李国青.论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5.
[8][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5.
[10][14][1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3.
[12][德]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84.
【作者简介】彭华,孝感学院政法学院教师,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