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现代社会理论以其晦涩难读又没有条理而著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其嘈杂无序的世界中尽力去发现某种条理、某种潜在的秩序。本文就试图通过对后现代性理论特征的梳理,以期找出对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社会理论 特征 当代社会学理论 启示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创立,是用以解释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特别是欧洲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封建土地体制的衰退以及最终遍及世界各地的这一进程。一些理论家采取了一种科学的姿态,寻找一些在所有的时间和地点都起作用的基本的社会力量,这些社会力量不仅能解释现代社会过程,而且能解释过去和将来的社会过程。另外一些理论家偏好一种较严格的时间框架以及比较温和的目标,但这些学者都试图在最低程度上发展一些解释现代社会中各种事件的分析框架。“后现代”这个理论视角或分析框架就是想解释现代性无能为力或无法解释的一些社会现象应运而生的。
波德里亚认为,后现代是一个不同于现代的新时代,是一个超现实的时代,是一个现实非真实化的时代,是一个丧失区分真与假,现实与本质能力的时代,是一个真理终结,社会终结的时代。在后现代社会,大众媒体取代了资本的决定作用,成为社会生产的支配力量。现实由大众传媒构成,价值由消费者的需要决定,消费者的“需要”是由广告、类像、模仿所构成的大众传媒所生产出来的。由此,现实的一切都被非真实化了,这就是超现实。后现代就是现代一切核心范畴,真理、价值、进步、本质失去效用的时代。
威特姆在其《现代性的终结》一书中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历史终结感”,历史的终结不是指实际历史进程的终结,而是那种包含着进度观念的现代性的历史观的终结。后现代性不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如果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就重复了现代性的逻辑,他们共处于同一个母体和历史空间之中,后者不能把前者代替。
就其研究旨趣而言,后现代主义关注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形而上”的层面,注定只是一种哲学思潮或文艺思想,不可能成为一场社会运动,更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就其理论建构而言,后现代主义是各种学术和非学术观点的“大杂烩”没有统一的模式,甚至没有一套相互连贯、自成体系的观点。
但后现代主义以其特有的视角和多元异质的思想质疑和审查工业化、现代化的预设前提,抨击科学理性的普遍与可能,无疑为已有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哈贝马斯、吉登斯正是在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辩证分析以及对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客观把握的基础上,开始了重建现代性的工作。在他们看来,现代化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以便将现代化事业继承和发展下去。
从社会学角度来考察,后现代思潮的兴起是与人们对现代性后果和现代社会危机增长的重视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后现代就是对现代性后果反思的结果,是一部分人对现代性失望与绝望的表现。
虽然后现代社会理论以其晦涩难读又没有条理而著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其嘈杂无序的世界中尽力去发现某种条理、某种潜在的秩序,无论各位学者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表述如何不同,我们还是可以在后现代社会理论各种特征当中概括出它们的几个最基本特征,并从各个特征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一、对现代世界的的批评态度。后现代主义谴责现代化社会以及它在实现自己的各种承诺方面所遭遇的失败。
在20世纪(奥斯威辛)的恐怖阴影之下,后现代主义者们质疑人们如何能够相信现代性确实给人们带来了进步以及对更加光明的未来的希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批评与现代相连的许多方面。譬如:西方文明已经积累的经验、工业化、城市化、生活在“快节奏”之中。他们对现代的各种优先权——职业、个人责任、人道主义、非人性的法则,以及理性化提出挑战。
这个特征明显的体现了其批判性和反思性。因此,当代社会学理论应该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这里批判的涵义不是拒斥,而是扬弃,也是对熟视无睹的东西或者视以为当然的东西持一种质疑的态度。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解构,反过来后现代主义也同样必须接受批判和解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精髓和糟粕。而且只有通过对两者的批判性的整合,才能建构一个新的社会理论的空间。当然,理论既有超越性的一面,也有滞后的一面,因为事物的演化、相互作用,有其意料不及的地方,这是由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系统决定的。为此,我们需要对理性/理论的作用持一种审慎而谦逊的姿态。
反思性,这不仅涉及到对所运用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反思,而且包括对自身作为一个嵌置在特定场域、位置和知识/权力体系中的“学术人”的反思。这种反思将显露各种理论和范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显露了置身于特定处境中的“学术人”的局限性,从而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及所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方法。
布迪尔和华康德在其《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提出了反思社会学的主张。只不过,在布迪尔看来,社会学的社会学是社会学认识论的一个根本性的方面,它并非社会学众多专业性分支之一,而是任何严格的社会学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通过这种社会学的社会学,可以揭示在学者对社会世界的感知中往往存在一种学究式的偏见,这就是布迪尔一再强调的唯理论主义或唯智主义的偏见。当然布迪尔的论述并不是表明理论只是一钱不值,而是要指出我们必须了解理论知识的局限,以及产生这些局限的因素。正是从这种对学术活动进行分析的社会学出发,布迪尔表明了一种反思社会学的眼光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并且和其他一些社会学所谓的“反思性”有什么区别。
我国学者郑杭生也提出社会学理论必须具有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是指我们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要有这样一种精神或态度,即通过反思批判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实事求是地肯定该肯定的东西,否定该否定的东西,并根据这种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方案,以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种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它既不赞同“否定一切”的颠覆性或毁灭性的变味批判,又不赞同“肯定一切”的无反思批判的盲从态度。这里,反思和批判并用,是想强调两者的某种相对区别,反思主要是对我们人和人类自己的反思、检讨;批判主要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审视。人和人类,社会现实,既有真善美的一面,又有假丑恶的一面,需要通过反思批判,来发扬广大前者,抑制减缩后者。
其实早在1970年代,顾尔德纳在其《西方社会学面监的危机》中就提倡迈向一种社会学的社会学,即反思社会学的主张。顾尔德纳将理论的产生和理论家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做为研究的主权旨趣,他认为理论的建构受到了理论家的生活个人经验及个人的价值判断的强烈影响,做为一个社会学家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他将自己的研究作为“社会学的社会学”,并称之为“反思的社会学”,顾尔德纳认为反思社会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深化社会学家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与给定的社会中他是谁和是什么的自我意识,以及深化他的社会角色和他的个人实践如何影响作为社会学的他的工作的民索。它也追求加强社会学家产生关于其他人的社会世界和可信有效的信息。它关注的是成为一个社会学家和成为一个人的关系,角色和扮演它的人的关系。它追求的是社会学家的自我改造和因此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实践的转变。它是种激进的社会学,也是一种工作伦理,它能使社会学在更大的世界上更加人道地发挥作用。
二、后现代理论家们倾向于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和整体性等一类的东西。他们倾向于拒斥那种认为存在着一种单一的宏观视角或答案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者通常满足于与一些更为有限的解释(地方叙事)或全然没有解释的状况共存。在后现代主义者们看来,以讲述某领域某学科的这个故事为目的的各种宏大叙事(如各教科书提供的那样)都不过是一些神话,这些神话把不能与它们所讲述的故事相容的那些维度或细节统统都加以删除。任何一本教科书都隐含着某些观念对另一些观念的特权,支持某些视角和排斥另一些视角。
对地方性叙事的关注,也即提倡多元化叙事而非单一的叙事,给我们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启示就是如何处理好本土化与西方化的关系,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社会学最早发源于欧洲,而传入我国则是从日本以及西方国家。如果不实现本土化,当地化,或是中国化,就容易导致照搬照抄西方的社会学理论的单一模式,与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化和对地方叙事的关注相违背。
西方化,这一过程本质上是西方尤其欧美诸国的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在非西方社会的扩张或扩展。这种扩张或扩展过程,既可以通过西方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非西方社会(如殖民地的建立)而实现,也可以通过非西方社会内部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西方模式的不加分析的认可或移植。在社会学西方化中,作为一种外来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的全部内容似乎都是绝对科学的,对本土社会学是完全适用的,社会学就应当是西方模式的社会学,社会学本土化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多大必要,这样容易导致社会学研究的单一化趋势。
社会学全球化的含义,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第一,社会学必须关注全球化现象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性社会现象(如全球社会、跨国性社会群体等)。第二,社会学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一些全球性或跨国性的社会现象。第三,构建一种全球一致的社会学概念、框架和研究规则。此外,有学者将全球化视为是一国社会学发展的奋斗目标,即:使本国社会学进入社会学世界体系的中心地带,获得世界的认可,突破本国社会学的边陲地位处境。这可以说是社会学全球化的第四层含义。
由于社会学全球化具有多种含义,故它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实系是难以笼统的做出判定的,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在第一、第二层含义上使用社会全球化概念时,社会学本土化于社会学全球化的侧重点显然是不同的,前者重视的是对某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即本土社会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而后者重视的是对全球化现象以及一些跨国性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当在第三层含义上使用社会学全球化概念时,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全球化既有区别又彼此互补。区别在于本土化强调构建适合于某一本土社会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而全球化强调的是构建全球一致的、适用的社会学概念、框架和研究规。
当我们在第四层含义上使用社会学全球化概念时,社会学本土化于社会学全球化之间并不矛盾;社会学本土化既是目的——为满足本土社会的要求而必须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并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又是全球化的手段——经由本土化而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能为一国社会学在社会学的世界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和得到认识提供重要的条件,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依循后现代性社会对地方叙事的重视,我们必须处理好本土化与西方化,本土化于全球化的关系。避免单一化和宏大叙事给我们带来的理论研究视角的单一性而导致的偏见。
三、一种将关注的焦点从中心移向边缘的趋势。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信条之一是那一直以另类的方式加以宣称的“人”的死亡,主体的死亡。即所谓的去主体化,去中心化。它意味着一种关注焦点上的转换:与以往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本作者以及作者所说之意义上不同,后现代主义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文本本身以及一种文本与另一种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上。与现代思想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现代社会核心部分不同,后现代理论家则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社会的边缘地带。转向各种被视为理所当然之物、非理性的东西、……被遗弃之物、边缘之物。
像大多数现代性的事业一样,社会学理论倾向于强调主观性。这一强调包含许多意涵,其中包括将关注点主要侧重于(若非将其神化的话)理论著作的作者(几乎普遍是男性)这种倾向。这在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中尤为真实,而这类理论几乎都始终致力于对大师思想的研究(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就像他们是一个自我包容的主体,而从不与其他难以计数的理论思想流派接触一样。即使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当研究焦点侧重于学术流派(批判理论,符号互动论等等)而非理论家个人时,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把一个通常公认的天才思想家树立为在特定理论思考方式方面的圣人楷模----像塔尔科特·帕森斯之于结构功能论、乔治·米德之于符号互动论、哈罗德·加芬克尔之于常人方法论、詹姆斯·科尔曼之于理性选择理论等。
后现代思想批判这种强调作者的观点,其意涵就是,我们不应该把我们关注的重点放在作者本人以及作者的经历与个性对其思想的关系。此外,当代社会学理论家们若少关心一些个人名誉,对获取声誉和名望以及在未来社会学理论教科书中赢得一席之地少倾注些兴趣,少一些对追求与诸如马克思和帕森斯等著名理论体系的热衷的话,他们会因此受益匪浅;相反地,整个学科可以从更多的匿名学术成果中受益,从对个体作者产生那些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世界之理解能力的思想创新过程的关注中受益。在这里,福柯是一个典范,他常常表示希望做一名无名作者。
减少对作者本人的关注和兴趣的一个结果是,社会学理论可以明显地在更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实际上,那些已经成名的学者更容易把他们的想法公诸于众,并由此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荣誉(“马太效应”)。另一方面,那些地位鲜微的作者则很难让外界听到他们的思想。在后现代世界里,作者身份、天赋、超凡魅力等诸如此类的东西被弱化了,思想本身变得比表述它们的作者更重要。社会学理论会变得更加民主,在学术领域,人们会听到大量甚至是过剩的声音和观点,这将会造就更多不同的思想。当然,其中会有许多是走不通的死胡同,但有一些会在新的和未预料到的发展方向上成为理论精华。
因此,当代社会学理论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外围或边缘。当以这种方式措词时,就与许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学家的分析路径已相去不远,这种关注同样也非常符合“第三波”女权主义的分析视角,女权主义的关注点已转向失去权力的女性群体。
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去主体化思想对边缘群体的观注,的确是可以借鉴的。现在民生问题相当突出、切身利益受损比较普遍,相对剥夺感盛行。如何让最多数人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从事社会学研究时,我们就必须把关注的主体转向边缘群体,弱势群体,改善民生。要使我国建立一个能够真正把民生问题放在应有地位的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一个致力于让社会弱势群体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共权力的新面貌,一个把促进社会公平为已任的社会第一部门的新风气,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而在本人看来,“弱势群体”是相对的概念。对于城市大多数居民来说,农村居民是处于弱势。但是相对于农村内部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划分出相对弱势的群体,以便让我们好的政策实行起来,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惠及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比如说: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这些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在实行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政府、村干部、普通农民三者的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价格补偿可能会很少,这是我们在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是要考虑到的。
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土地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迫切性已逐渐突显出来。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是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和地位、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此,学者们集中从土地制度和产权的角度来探讨农村土地问题的成因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使土地所有权在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发生分割,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部分受益权。同时,政治权力结构又使乡村干部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主体,因而政府能够垄断一级土地市场,降低农民在征地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压低补偿标准,获得市地价格和农地价格间巨大的“剪刀差额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在征地补偿费多级分配中利益流失。总而言之,“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权益责任利益对称性、可实行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规范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成为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借用后现代主义关于对边缘群体的关注的看法,对“弱势群体”进行层层剥笋似的分析,试图能让最弱的群体都能获益,避免因为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无名怨愤”(尼采语),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当代社会理论的研究必须对这种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弱势问题予以关注,让当代社会学理论在吸取后现代性研究视角的优势部分后,能更好的解决边缘化群体的弱势地位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这只是后现代性对我们启示的又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后现代主义者们拒斥现代社会在各门学科之间、文化与生活之间、虚构与理论之间、想像和现实之间所设置的那些界限。因此,后现代思想家的著作都试图打破一种或更多的那些界限。
社会学理论不要局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要进行与各个学科的对话,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
事实上从经典思想家,如马克思、韦伯等,一直到当代的理论大师,如哈贝马斯、吉登斯、福柯、布迪厄等,都在跨学科、超学科的背景中从事其研究,并建立其理论的。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主体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等,就是这种研究取向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偏狭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框定了知识的发展方向和日益分割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训练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学科制度的优点是能够建立完整而融会贯通的理论传统和严格的方法学训练,但同时也有使学术制度成为偏见的生产地,以自我服务为尚,建立虚假的权威之虞”。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科分类的这种两重性,并通过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路径,来显露和克服其不利的一面。
通过对不同理论和范式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种自知:即我们原以为是显豁的、普遍的和直观的东西,也许并非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反省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比较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和局限,从而避免将某种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普遍化的倾向。
将福柯的现代理论与古典大师韦伯和迪尔凯姆的理论进行比较,也许能够让我们看清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之间的关联和差异。他们之间有着相似的主题和旨趣,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却大异其趣。
结语:总之,我们可以从后现代社会理论基本特征中获得的几个重要启示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必须重视跨学科、超学科的研究、重视比较研究、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精神,强调对边缘群体的关注。
Abstract:The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is known for its unreadable and incoherent work.And yet we can still find some coherence,some underlying order,in the seemingly chaotic world of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This title would take some efforts to lay out the characters of postmodern theory and expect to enlighten the research on the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Key words: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Characters modern socialogical theory enlightenment
参考资料:
①后现代性:社会学视野中的解读 海云志 中国社会学网2008年08月
②后现代社会理论 乔治·瑞泽尔著 谢立中等译
③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乔纳森·特纳著 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④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 夏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3年第1版
⑤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三)郑杭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 “后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谢立中 社会科学研究,2001(5)
⑦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一)郑杭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郑乐平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⑨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谢立中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于孙姆,社会学硕士,武夷山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主任。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区域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