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大众媒介中,女性杂志被认为是为女性制作的,是最能正视与女性有关议题的载体,并能够和女性生活经验与时俱进的一种流行文化产品。中国女性传媒从诞生伊始,经历了从男性向女性角色回归的转变。
由全国妇联于1939年在延安创办的《中国妇女》杂志,具体而微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女性的解放过程以及女性形象的变化过程,再现了中国女性生活的巨变。陆续刊载了《天津中纺二厂的女工发动起来》、《治黄线上的妇女旗帜——王秀荣》、《电车女司机在培养中》、《林幼华——长江上第一个女驾驶员》、《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女研究员张秋香》等一系列文章。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在男性主宰领域的新女性,其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一种男性化的特征。即一种化装为男人、认同男性身份的“花木兰”形象。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女性在卸下厚重的军装、工人服、农装,告别了“女性能顶半边天”的角色后,重新获得了长期以来失去的性别角色。而这种新女性地位的变化也吸引了传媒的注意。在此情形下,中国各地拥有刊号的妇联机构逐步投入到女性杂志的开发事业中来。
其中,由广东妇联在1981年创刊的《家庭》杂志,是中国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和家庭为主题和研究对象的文化综合类月刊,集中报道有关女性现实生活周遭的事情,例如,如何经营感情、维持家庭幸福、挽救婚姻等议题,象征女性杂志逐步向女性角色复归。1988年,由陕西妇联创办的《女友》杂志首开中国女性杂志模仿港台相关杂志的先河,最早采用大16开本,注重漂亮的封面与图片,强调整本杂志的策划,制作较为精美。它不仅使中国女性杂志进一步回归到女性议题,而且也是一次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其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1993年由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时尚》杂志问世,象征着中国女性消费时尚杂志的崛起。之后,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办的《瑞丽服饰美容》杂志于1995年创刊,其同样着眼于女性消费时代的来临这一议题。
大体上,《中国妇女》、《女友》、《家庭》、《时尚》杂志的诉求对象各不相同,市场定位有异。而这些杂志再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的展现爱国爱家、积极劳动的“铁姑娘”形象,有的展现拥抱传统婚姻价值的“贤内助”形象,有的则是强调自主、崇尚消费的“时代女”形象。但在这种多元化女性形象背后,隐含着父权社会的运作。
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例,2007年第8期刊载了一则有关大生纺织集团第七任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左成勤的人物特写。其讲述了左成勤因经营大生纱厂有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的故事。文章中回顾了左成勤年轻入厂时的“铁姑娘”形象,并刊载两张她身着黑色套装、蓄短发的照片,这透露出媒体依旧试图找回昔日“妇女能顶半边天”、认同男性身份的形象。其对于左成勤事业成功归功于家人支持的论述,隐喻了在改革开放后这些从计划经济时代蜕变的事业有成的女性,虽然在表面上展现女性主体意识,但仍需感谢家人的支持,不自觉地从“半边天”角色再一次回归到男性的附庸。
同样,《家庭》与《女友》杂志所再现的中国新女性,不论学历高低、结婚与否、年龄大小、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妇女,在处理两性关系时,都不约而同地沉浸在父权社会炮制的社会迷思里。
诚如巴特所言,迷思的运作方式就是将历史“自然化”、神秘化或模糊化。这些社会迷思原本就是历史上男性主宰阶级制造的产物,从而让女性读者在阅读文本时,误以为这些社会迷思是自然存在的。同时,这些女性在沉浸于父权社会迷思的同时,也参与到父权体系意识形态的实践。随着女性读者不断接触这些女性杂志所展现的女性符号,也就将自我或他人纳入进去,进而被此种意识形态建构为主体,从而在自我的言行举止上符合这些标准与要求。
(作者单位:台湾南华大学传播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