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社会学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社会学理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格:实证性——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价值性——社会学理论的人文精神,批判性——社会学理论的拓展精神,本土性——社会学理论的扎根精神。社会学理论应用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论社会学在各分支社会学中的应用,二是社会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社会学理论是一门包含多种范式的学科,应用时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社会调查和阅读社会学原著的过程也是应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的精神 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任何理论都是人创造的,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精神。社会学理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多元,但其精神恒在,源远流长。社会学理论的精神是内在的、看不见的,必须通过应用表现出来,而且只有通过应用,才能焕发精神的光彩,实现精神的愿景。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为三大块:理论、应用和方法。应用是理论的应用,方法是应用的方法。因此,社会学理论的应用是促使理论流动和保持其鲜活的动力。
一、社会学理论概观
沃特斯指出:“社会学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属于一门学科,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它具有一个被广泛公认的理论传统,其二是它在方法论上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即以精密的方法来指导研究。然而真正确定这门学科的却是理论”[1]。再没有什么比一项好的理论更实际了。因为好理论是对实际的正确反映,掌握了一种好的理论,就意味着掌握了该理论所反映的实际。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理论一样,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起来的概念命题的系统”,是对个别事物的一般化,对具体事物的抽象。然而,通常被认为是抽象的、一般化的社会学理论,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内容可以是富有想象力的。西美尔曾写过许多碎片似的但又是闪闪发光的短文,在生动活泼的文字当中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学哲理。《玫瑰:一个社会性的假设》假设了种植玫瑰的不平等往往会引起人们对自然权利的争夺,最终会人人得到一块种玫瑰的土地,拥有玫瑰的芬香。然而,由于每个人种玫瑰时所得到的土壤自然就会有差异,人们所付出的劳动代价也各不相同,因而,每个人种的玫瑰终究会不一样的,“花落谁家”似乎幂幂之中已有定数[2]。这样,西美尔就将“社会平等是如何可能的”的问题转变为“社会平等是如何不可能的”问题,说明了“机会相等但结果未必平等、平等总是相对的”这样一个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尽管社会学理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也会有特定的理论模式。沃特斯概括出几种类型:第一,形式理论———理论涵盖面最广的基础性理论。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的特点在于,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如将人分为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等等。西美尔创立了“形式社会学”,认为社会关系内容虽有不同,但形式却具有共同性,统治、顺从、竞争、交换、模仿、冲突、协作、分工、隔离、联合、接触、反抗、整合等都可以看成社会关系的一般形式。第二,实质理论———说明具体内容的专门理论。默顿的中层理论是实质理论的社会学表达范式。默顿认为,社会学不是包罗一切的,解释面愈宽,解释力及准确度就愈弱,就像日光灯虽然照得广,但却不如有灯罩的灯泡照明集中亮度大一样。中层理论既有不同形式理论的抽象性,也比单纯的经验实证概括更高一层,它介于综合的社会理论与具体的事实假设之间。第三,实证理论———用经验事实来说话的理论,着重研究的是更为具体的事实、现象。实证即用事实来证明某一定理,追求价值中立。
社会学理论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纵观社会学的发展史,社会学理论的形成有如下一些根源和途径:
第一,现实的需要。社会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诞生和变迁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学诞生于对资本主义文明所提出问题的回答:马克思关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韦伯探讨了资本主义产生的精神条件及制度与组织特征;涂尔干论证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整合机制及制度运作条件。由此可见西方社会学理论起源的主要动因正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兴起。
第二,改变现实的需要。创造理论不仅是为了认识现实,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现实。如社会工作理论就是期望通过研究社会找到引起个人问题的社会原因,反思社会制度的解决办法。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力求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为此特别提出了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以与生理性别(sex)区别开来,认为男女不平等是社会建构的,即形成的是社会性别,在生理性别中并没有先天的就决定女性能力是不如男性的,要改变的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条件。
第三,理论综合的方法。理论也像万花筒,包含有不同的板块,在社会学家们的摇动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采,这种摇动的过程就是综合的过程。例如,帕森斯将涂尔干的行动理论中的外在环境因素、韦伯的行动理论中的主观目的因素综合成一种“规范行动论”;吉登斯在批评结构功能主义和唯名论的个人行动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结构化”理论。
第四,争论的方式。在社会学理论中有来自不同派别的争论,如结构功能主义与冲突论的对立;也有来自同一学派内部的争论,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与布劳的社会结构交换理论的龃龉,前者强调经济人之间的交换,后者突出社会人之间的交换;科塞与达伦多夫作为冲突论的代表,两者之间也存在分歧:在对冲突原因的分析方面,科塞注重冲突的主体心理原因,达伦多夫注重冲突的社会结构原因;对冲突结果的分析方面,科塞认为冲突(维持性的弱冲突)促进社会整合;达伦多夫则强调冲突(破坏性的强冲突)促进社会变迁。
第五,建构的方式。建构理论的方式比较强调变动的因素、主观的因素在理论建构中的作用,甚至认为是先有了理论,才有了现实和实践,比如,先是某些人建构起了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理论,然后在社会现实中真的造成了性别不平等的事实,这种情境是由主观定义的,主观认定的性别与性差异的理论建构了男女不平等的现实。
总之,“社会学理论”的形成是社会学学科独立的基本标志。作为社会学学科体系基础部分的“社会学理论”,其不仅区别于日常的经验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而且在学科地位、性质、内容、形式、来源、功能上都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上述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既有纵的角度,体现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趋向;又有横的角度,展现了不同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张力。正是这种趋向和张力促进了社会学理论精神的确立和学科知识的应用。
二、社会学理论的精神品格
社会学理论一经产生,就一直为了摆脱传统的“灰色”理论而努力。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社会学理论逐渐形成了熠熠生辉的特有的精神品格。
(一)实证性———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实证精神提出的初衷是出于建立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的需要。自启蒙运动开始,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科学的光环自然就笼罩在自然科学上面。那么,研究社会的人文学科是否具有科学的性质,怎样去研究人才是科学的?孔德等实证主义思想家认为,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应当模仿的;社会研究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采用精确的定量研究方法。孔德所提倡的实证主义思潮之所以风行,在于这种思潮恰好适应了自启蒙运动以来社会发展的主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科学,它并不将研究建立在社会常识和依靠所谓的洞察力或无确凿根据的信念的基础上,只能依赖于科学的证据,依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的实证精神是建构一种规定明确、稳定性强的社会学规范体系的力量,使得社会学理论具有形式合理性与普遍适用性。
(二)价值性———社会学理论的人文精神社会学理论精神的价值性品质主要是强调人文性,即韦伯讲的价值理性———对真、善、美或正义之类较高等级价值的信仰和认同。韦伯赋予学术以强烈的伦理价值,呼吁学者必须将责任伦理作为灵魂融入技术中,这是学术职责的核心。
社会学理论精神的价值性品质强调,社会学的课程不仅仅是对社会学的注解,或对专业知识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保持对社会事务和人生问题的道德热情和发展相关的洞察力。“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康德道明了道德的崇高性与普遍性。如果认为社会学追求的只是价值中立,只作形式化的学科研究,这种社会学理论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是令人怀疑的。
(三)批判性———社会学理论的拓展精神社会学具有批判性的传统。针对社会弊端与人生苦难,社会学应该承担起道义批判与人文关怀的使命。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这三大流派在社会学中形成“三足鼎立”。
批判主义虽然也像实证主义那样,采用客观与真实的态度来认识社会,但与实证主义看好社会结构存在的既成事实性与正向功能性的保守倾向不同,持批判取向的社会学家主张以辩证的否定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要求对现实社会采取一种批评、修正的态度。批判主义虽然与人文主义走得很近,但又不赞同脱离宏观社会的角度来空谈个人行动的意义,指出个人的价值和需求已经被现代社会异化了,人不仅成了只有物质欲望的单面人,而且丧失了对现存社会的批判能力。批判主义主张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个人理性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消除行动者蒙昧和被异化的能力,唤起群众行动改革社会现状,迈向合理的社会秩序。真正以批判理论命名的是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派别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方法,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广而深,这令一切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难以望其项背。
(四)本土性———社会学理论的扎根精神本土性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品质。本土化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一,理论的本土化:把西方理论与本土实际结合起来。其实质就是要用外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本国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并能结合本土情况检验、修改、补充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而对原有理论和方法加以检验,或重新建构一些更为切合本土现实的理论和方法论。其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本土的东西,如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这类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其三,本国的本土化:发扬本国的传统理论,从社会学发展的地域(地方性知识)把握社会学理论,增强本国的社会学话语权。
社会学理论的地域特点体现出每一种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的倾向。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与涂尔干的事实社会学之间存在差异,是由于两人所处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其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从而使其在目标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有所不同。同样是实证主义,法国实证学(孔德等)是人性化的、理想化的,英国实证学(斯宾塞)是开放的、自由的;如果说孔德的理论是整体论,那么斯宾塞的理论就是个体论。两位社会学家理论取向的区别显然与其所在国家的社会气质有关:斯宾塞所在的英国作为现代化早发内生的国家,当时是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偏好于“积极自由”和“竞争秩序”;而孔德所在的法国则是后发外的现代性国家,这类国家必须立足于统一的整体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
三、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社会学的应用性特点最为突出。应用在社会学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论社会学在各分支社会学中的应用,二是社会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3]。社会学的应用职能的实现必然先要经过从理论社会学到分支社会学的应用;再由分支社会学到实践的应用。
社会学理论作为一门元理论,构成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就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来说,社会学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基本的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论背景。例如,作为帮贫助困的社会工作,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帮助受助对象是以个人为本,还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本?这决定了社会工作者采取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开展社会工作;另外,是从社会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来解决受助对象所面临的困境?这决定了社会工作者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开展社会工作。在这里,无论价值观还是方法论实际上都涉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有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两种基本观点。如果倾向于社会唯实论的观点,就会主张“解决受助者的问题,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如果采取社会唯名论的立场,则会立足于个人问题的解决上,而不太顾及社会的效果。在方法的层面,也会出现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如何帮助失业者的工作中,按照社会唯名论的想法,尽管失业者较多,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因此不能从社会层面上加以解决。有这种想法的社会工作者倾向于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这类定性的调查研究方法。而在社会唯实论者看来,失业是个社会问题,不能指望在个人的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必须考虑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于失业者所面临的社会背景是共同的,因此采用实证性的量的调查方法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必须将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才能在遇到种种实际问题时,作出较合理的解释和选择。
应用的第二层含义是社会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虽然实践不能仅仅简约为应用理论,但是可以说,社会学实践所用的形式及其取得的成果往往成为这一理论建立过程的一部分。如果确信社会学者的反思与行动能力,就必须从“理论”转化为“应用”。从根本上,必须认定社会学者不应是社会生活之外的旁观者,而是社会行动的积极参与者。每一种社会学理论都是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学家所特有的立场出发、对特定社会所作的探索和解释,这些理论与当下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应用以往理论时要注意通过实践来把握当下现实。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只是间接的,这样,经由实践这种形式的中介是任何社会学理论发挥作用所不可避免的。如果这种中介形式实行起来有困难或效果不明显,社会学理论就应同时借助于最简捷的经验性实践———社会调查。应用社会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调查和研究方法方面。从社会调查的设计到调查方法的选择,从对调查资料的描述到得出调查的结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求把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尽可能地运用于实际调查分析中去,二是要求调查研究要捕捉社会中最迫切的理论课题,从而使其成果能最大限度地丰富和提炼相应的理论。理论社会学应用就是要解决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途径问题,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将社会学理论作为方法、技术工具去研究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功能。
社会学理论是一门包含多种范式的学科,当人们在研究某一社会事物或现象而向这门学科采撷理论加以应用时也会呈现出多元化。里策尔指出,社会学中存在三种彼此竞争的范式:社会事实、社会定义、社会行动。由于看问题角度的根本不同,在运用这些理论来观照同一现象时也会作出大相径庭的解释。应用社会学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生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每一社会现象无不具有综合性,因此应用社会学是综合研究社会的学科。
如何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理论的过程也是应用理论来分析问题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在其名著《社会学是什么》中,提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理论,有三条主要途径:第一,历史的途径———对以往的、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的研究,了解“社会学创始人说了什么;”第二,经验主义的途径———对现代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了解“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第三,分析的途径———把社会学较大的论题划分为不同的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法[4]。
在英克尔斯提出的三条途径中,其中就有两条涉及对社会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应用。通常有两种解读原著的方式:一种是按照原著作者的本义原汁原味地领会真意,另一种是按照读者所需要紧迫解决的现实问题寻找药方。后一种学习方法就包含了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问题,这可视为理论意义上的应用。阅读原著时要掌握五个关节点:一是“原谓”:作者在文本中说了什么;二是“意谓”:了解作者说的内容的确切意义;三是“蕴谓”:在作者说的内容里隐藏的深层意义;四是“当谓”: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五是“自谓”:读者自己的基本观点。
在这里,以阅读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例,来具体说明社会学文本解读的应用过程。“资本主义精神”[5]这一概念的把握是理解韦伯这本著作精髓的关键。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在“原谓”的意义上,韦伯把资本主义精神看作个人一种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活动目的的尽职尽责的志向。在“意谓”的意义上,韦伯所讲的资本主义精神特指存在于当时西欧和美国那种典型的现代精神。尽管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在此之前早已出现,并一直存在于各个地方和各个时期,但缺乏现代资本主义的特殊的精神气质。在“蕴谓”的意义上,韦伯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内涵所隐藏的深层意义是,资本主义要追求利润,但真正的资本主义经营依靠的是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为此,韦伯把“合理型资本主义”同“掠夺型的资本主义”区分开来,并认为正是这种来源于新教伦理的合理化精神是促使资本主义在西方而不是东方产生的根本原因。前面三个阅读原著的环节主要是学习理论的过程。而后两个关节点(“当谓”和“自谓”)则要求读者根据自己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和特殊视角,来修正和挖掘出作者没有说出来而应当说出来的真实意义,并提出读者自己的见解。比如,关于资本主义形成的经济因素与文化精神的关系问题,韦伯没有进一步追本溯源地将资本主义精神建立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上来分析;又如,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既有新教伦理禁欲主义取向,也有浪漫伦理的解欲主义特点,看不到后一方面,将无法说明推动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消费动力。因此,阅读原著的过程是将“书本社会学”转化为“现实社会学”的过程,不仅要理解原著已有的理论视角,而且要对之进行评价和完善,弄清楚理论的由来、有效性及其限度,并努力以社会现实本身为原点抽取出一个更具涵括性和解释力的理论模型,从而使理论对现实具有指导作用。这不仅需要读者要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辨能力,而且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应用理论的能力。随着传统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转变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阶段。为了提升社会学理论精神的高端价值,为了增强社会学理论对现实的应用能力,应适应社会学本身的发展逻辑和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既要注意克服那种凌驾于现实之上或脱离现实的纯理论研究的做法,也要注意不要陷入实证性和操作化的纯经验研究,只有将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才能保持理论之树常青,精神之花灿烂。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齐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102~106页
[3]李武:《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学术讨论会综述》,《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4]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2页EXPLORATIONANDCONTROVERSY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