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城乡中国、全球化与不平等
埃里克.马斯金
《解放日报》
2011-01-19

 

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阿尔伯特·赫希曼荣誉社会科学教授。197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最著名的学术成就在于对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卓越贡献,该理论分析了在何种可能条件下,可以设计某种机制以达成特定社会目标。同时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西班牙皇家经济学与金融学院院士以及欧洲经济学会会员等。

 

比较优势理论遇到的挑战

所谓的比较优势指的是,如果国家间开展贸易往来的话,由于各国生产模式不同,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存在差异,通过国际贸易,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将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然而,全球化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而是恰恰相反。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个经济上的理论。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成功,特别是在过去3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这种成功跟经济全球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与各国在经济上的互动也密不可分。当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成长过程中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有很多的特殊现象,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差距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个现象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相违背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早在18世纪就已推出,而互惠贸易理论也已产生相当长时间了。所谓的比较优势指的是,如果国家间开展贸易往来的话,由于各国生产模式不同,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存在差异,通过国际贸易,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将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然而,全球化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而是恰恰相反。现在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劳动力可分成两种,一种是高技术工人,一种是低技术工人。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高技术工人都生活在城市,低水平、低技术的工人则聚集在乡村。在中国,既有很多高技术人才,也有很多低技术的人员。从比较优势的理论角度来看,重要的是比例,也就是说高技术人员相对于低技术人员的比例。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该比例在中国是要低于美国等国家。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要体现比较优势,比如说生产稻米,并不需要多少高技术工人;而对于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比如说生产电脑的话,则需要大量高技术工人。

在这种差异之下,如果美国和中国进行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中国的消费者对稻米和电脑都有需求,如果中美间没有贸易,没有来往,中国就要自己来生产稻米和电脑。生产电脑对于中国劳动力使用效率来说是很低的,因为高技能的工人是生产电脑的,如果高技能的工人去生产水稻的话效率就不会很高。相对来说,低技能的工人会因此而受影响。因为低技能的工人在生产电脑中扮演的角色要少多了。电脑所需要的低技能人才是比较少的,如果中国生产稻米的话,需要低技能的工人会更多。因此就产生了对低技能工人的压力,相对于高技能工人来说,反而产生了好的、正面的压力。这种综合起来,是在国际贸易开放之前的现象。

如果中国和西方的贸易壁垒解除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中国不需要制造那么多的电脑,因为可以直接从美国进口了。中国可以生产更多的稻米出口到美国。中国现在用更多低技能的工人生产更多的稻米,而仅出口少量的电脑。这样一来,对城市高技能工人需求就会下降,因为电脑的生产下降了;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相对来说就会增加,因为要生产更多的稻米。根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会使低技能工人的工资上升,高技能工人的工资相对下降,从而使得差距逐渐减少,贫富也就是乡村和城市间的不公平现象或者收入差距也将逐步减少。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比较优势的理论出什么问题了呢?这个问题是我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和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迈克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替代理论,或者说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理论。这样就可以解释在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所谓的替代理论,就是把全球化看成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全球化。现在的全球化,有的国家是做设计的,而产品的生产却在另外一个国家。这也是所谓的现代国际生产模式。

另外一个特点是,我们不能只划分高技能和低技能的两种工人,而应该分成四种技能的工人,把生产流程分为几个步骤,一种需要高技能的,一种不需要高技能的。比如说经理,经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经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经过四层的分法看两个国家,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工人,技术非常高,分为AB两类,相对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就变成CDA>B>C>DC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工人,D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工人。比例怎么来匹配呢?经理和技术人员,其整个产出是根据经济能力和从属人员的技术能力产生的。我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跟大家阐述一下:整个产出等于经理技术的平方,再乘上成熟人员的技术。为什么用平方的算法呢?为什么把经理的技术乘一个平方呢?因为经理的技术至关重要,超过了从属人员的技能。如果我们人口有不同层次,就有各种的匹配方式来生产产品。比如说有两个工人,技术能力是三级,另外两个工人是四级的,我们可以交叉来匹配。三级和四级工人互相配对,或者另外一种方式自己匹配,四级和四级匹配,三级和三级匹配。通过这样的匹配可以发现交叉的匹配把不同的层次、不同技能的工人匹配起来,其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四级和其他四级工人整合,二级工人和另外的二级工人匹配,这样的匹配都是根据技术来分配的。

 

贫富不均只是暂时现象

全球化本来就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动因。但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可以起步,能够更繁荣。所以,要解决贫富的差距问题,这种过程不应该暂时停止,或者受到阻止。

我们现在要解释过去三十年全球化的现象,怎么演示它的产能呢?现在回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包括AB,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人员是CD。现在可以做一个比较,在国际贸易壁垒放开前和放开后的比较。在贸易壁垒放开之前,匹配模式就是现在介绍的:在发达国家是A工人和B工人一起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就是C工人和D工人匹配,没有国际交叉。这是在全球化之前的生产方式。而当我们除去贸易壁垒以后,国际贸易就开始了,情况也发生改变了。在发达国家A工人相互合作,国际生产链使得发达国家的B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C工人匹配,而发展中国家的D工人则相互匹配。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样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新生产形式呢?特别是在工人的薪水和收入差距上的变化?在全球化之前,也就是在国际生产流形成之前,低技能的工人在发展中国家可以参加本国的生产链,与D合作的,是比他高一级的工人CC技能高,生产能力高,因而会帮助D提高生产能力。而在全球化以后,C级的工人和发达国家的B工人整合,和D就没有任何关系了,D就只能找其他D工人匹配了。而C则增加了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了其收入。因此,在全球化以后,D的收入下滑了,相对C工人因为有一个国际化的生产链机会,薪水就增加了。所以,C技能的工人就提高了。城市的收入和乡村的D工人相比就有差距了。这是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现象。

在演示文档中,我们解释了新的替代理论。这种理论意味着新的政策,并不是说要停止全球化的进展。全球化本来就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动因;但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可以起步,能够更繁荣。所以,要解决贫富的差距问题,这种过程不应该暂时停止,或者受到阻止。从这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要解决贫富差距的做法就是给D工人提供机会,至少是跟C级的工人提供相似的工作机会。做法就是增加他的技能,D技能的工人就可以参与全球化的生产链了。通过培训,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第四级技能工人的水平。这样就可以享受全球化的效应。通过分析和新的理论架构思维,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贫富不均只是暂时的现象,通过技术培训和技能提高,第四级低技能的工人也就是来自农村的工人就可以在全球化的进展中获得好处。相信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全球化的确可以减少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通过长时间的发展,相信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差距会减小;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以及持续坚持,国际化继续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