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学精神的形成》是巴什拉科学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以犀利的思想性格和凝练的文风,深入探讨了前科学精神的各种根本谬误,揭示了前科学时期的精神风貌,并澄清了科学精神的实质。巴什拉展现了一道中世纪以来的精神奇观,我们将从中了解炼金术士的爱欲、化学中的两性斗争以及欧洲皇宫中的电实验闹剧。但是,巴什拉谈论的仍然是科学精神的问题,只不过是用了他自己的方式。
加斯东·巴什拉,法国20世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包括后来被我们归为社会学家的皮埃尔·布迪厄甚至米歇尔·福柯等人,其主要作品有《火的精神分析》、《梦想的诗学》、《科学精神的形成》等。
人们寻找科学发展的心理条件的时候,很快就得出这个信念:必须从障碍的角度提出科学认识的问题。问题不在于考虑外部的障碍,比如现象的复杂性和短暂性,也不在于指责人类在感觉和精神方面的弱点,而是知识行为的本身——深入地认识——迫于某种功能性的必须,出现了缓慢和紊乱。我们正是在此指出停滞甚至倒退的原因,在此发现造成惰性的原因,我们把这种惰性称为认识论的障碍。认识现实是一道总是从暗处射出来的光芒。它永远不是直接的和完满的。展示现实总是循环的过程。现实从来不是“人们可能认为的东西”,而始终是人们本来应该想到的东西。经验主义思想是在理性仪器调整完毕之后才变得清晰的。回首过去的谬误,人们发现,真理其实是由真正的精神忏悔构成的。事实上,人们摧毁错误的认识,克服精神本身妨碍精神化的东西,逆反先前认识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科学努力获得的知识本身也会衰退。抽象的、直接的问题倦怠了,只留下具体的答案。这时候,精神活动发生逆转,停滞不前。认识论障碍嵌入到未受质问的知识之中。久而久之,以往有益和健康的智性习惯可能会妨碍研究活动。柏格森正确地支持:“我们的精神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倾向,即把它最常使用的概念看成是最清晰的。”于是,这个概念获得了内在的过度清晰。它在使用过程中非法地升值了,自在价值与价值流通发生了对立。这是造成精神惰性的一个因素。有时候,占主导地位的概念把精神全部吸引过去。20年前,一位言语上不太恭敬的认识论专家曾经说过,伟人们前半生对科学有益,后半生对科学有害。某些思想家身上的构造本能最终让位于保守本能。精神到了一定的时期,就偏爱那些肯定而不是反驳它的知识的东西,它喜欢答案甚于喜欢问题。于是保守本能占据上风,精神就停止扩展了。
(以上选自《科学精神的形成》,[法]加斯东·巴什拉著,钱培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