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汶川“5.12”地震灾区社会心理考察记(上)
辛允星
《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91期
2011-01-26

 

从个人生理需要的角度来考虑,从异地搬迁到平原地区或外出旅游观光都是较好的选择,但这些都与当地社会组织的需要相冲突,前者可能会带来原有熟人社会的肢解,后者则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灾后重建进程。

在汶川地震灾区的实地调查中,我们明显地发现当地人在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相互矛盾的态度,许多被调查者甚至表现出了对人生的极度迷茫,而且这种矛盾态度与一般意义上的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存在相当大的区别。我认为这是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某种特殊社会情绪,是当地社会心理的急剧转变所带来的一种局部社会现象。首先我们可以考察3个典型的案例。

 

社会话语表达充满逻辑冲突

案例1R,女,理县桃坪羌寨人,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她一度陷入对生活的迷茫中。2009年春天她自费申请参加了当地组织的一个旅游团,前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观光游览,共花费2000多元。当被问及此行的感受时,她说:当时报名去旅游就是感觉人活着不容易,应该多去几个地方走走,年纪大了更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同时她又十分急切地盼望能早日重建自家的住房,不断向我诉说家庭的经济苦难。面对现实的消费项目冲突,她的某些选择已经与日常的理性思考存在很大的差别,其心理的茫然由此而自然流露于外,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也坦然承认她的想法是说不清楚的

案例2W,男,汶川县阿尔村的基层干部,他在访问中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悲伤情绪,认为本次地震造成全村住房几乎无一幸免地被震垮,重建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是他同时也表示:地震也为当地提供了彻底改善居住条件的契机,没有国家政府的资助,村里的这些旧房子也许再过50年也重建不起来,还认为外界社会对本村的关注也有利于未来的旅游开发。当被问及总的看来,地震的影响到底如何时,他也难以回答,因为他认为短期内很难说清楚其中的利弊。
案例3Z,男,茂县黑虎羌寨人,在受访之际,他正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处理自家受损的碉房。他希望尽快建一栋新房,因此也曾想过用老房子换回些重建款,但最终还是拒绝了这项要求,因为他感觉老房子是家族历史的见证,从感情上是割舍不掉的,同时还因为他听说本地未来可能会发展旅游业,旧式的碉房可以作为参观景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这位碉房主人虽然暂时作出了不予出售的决定,但心头仍充满着犹豫彷徨,左右为难、自相矛盾可以很好地概括他的心情。

 以上案例展现出一种矛盾态度,其实这还与人们的认知失调有关。按照心理学的界定,认知或态度失调是指态度元素与对态度对象的总体评价或者态度的其他元素之间存在不一致,它往往导致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和强烈的心理压力,驱使个体力求最终消除这种不一致以实现内部心理平衡。而矛盾态度是从总体上看,个体对态度对象同时存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矛盾并不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往往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灾区民众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矛盾态度,但背后其实隐含着认知(态度)失调的问题,因为从上文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仅对同一个事物同时表现出了两种认知和情感体验,还在某些情况下将这种体验转化为了一种心理压力,他们的焦虑、为难甚至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明证。

 

从矛盾态度到矛盾情感

 人在情感上的种种冲突性体验被弗洛伊德归纳为矛盾情感,他认为:那种矛盾情感——对同一对象同时存在爱与恨两种情感——处于许多重要文化制度的根源之中。从矛盾态度与认知失调的现象入手来考察其背后的矛盾情感,首先就应当认清相互矛盾的目标要素是什么,也就是说灾区民众在对什么事物的认识上出现了不可协调的心理。通过对所收集案例的推敲和归纳,我认为这种矛盾情感的基本对立点存在于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状况与生存方式的决策中,即他们正在面临着诸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这集中体现在以下3对基本矛盾的持续存在中。

第一,传统延续与现实冲击之间的矛盾。人们大多具有追求意义(如身份符号) 和追求物质利益(如更舒适的住宅)的倾向,两者之间的统一性越强,则人们的心理矛盾就会越弱,反之,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越强,则人们的心理矛盾就会越强。所谓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对之进行概括。汶川地震灾区的民众大多面临着这两种利益的冲突局面(比如住房的大面积根本性更新),这就导致他们骤然产生了一种与传统断裂的感觉,但同时又难以经受住新生活方式的刺激而保持传统状态,这就自然地滋生出一种矛盾情感

第二,个人需要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社会学的基本话题就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功能学派中的基本分歧就在于是个体人的需要还是社会组织的需要塑造了社会文化。同样,在汶川地震灾区社会重建中也涉及此类问题,比如从个人生理需要的角度来考虑,从异地搬迁到平原地区或外出旅游观光都是较好的选择,但这些都与当地社会组织的需要相冲突,前者可能会带来原有熟人社会的肢解,后者则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灾后重建进程。这些相互矛盾的现实导致当地人在面临行动取舍时经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若能超越于理性之外去看待,问题也许并不突出,而一旦予以权衡,矛盾情感也就显现出来。

第三,外部救助与自主尊严之间的矛盾。中国自古就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也流传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这样的谚语,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学派也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包括物质与遵从的关系。尽管社会各界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各种捐助怀着真诚的同胞情怀,但是灾区民众在本能上就感觉到自己没有选择被救助方式的权利,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依附于外人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欢迎来自外界的各种援助,另一方面又陷入了被救助的心理状态,在无意识中就形成了一种弱者的心态,但这又不是人们所渴望的一种心理状态,于是导致了另一种形式的矛盾情感诞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