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危机传播与公众心理
李育辉
《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1期
2011-01-30

 

最近几十年来,传播心理学异军突起,为传播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维和视角。心理学的纵向追踪研究方法,有利于帮助媒体了解大众心理变化的转折点。这对合理设计与调整现实中危机传播大有裨益。

自从2010323福建南平伤害儿童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在短时间内发生多起情况相似、性质相同的伤害儿童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截至20105月陕西南郑幼儿园惨案,在短短的四十多天内,媒体一共报道了六起这类社会危机事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作为新闻事件最直接的信息传播者,媒体在这类连环危机事件的管理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连环伤害儿童事件的传播行为,引发了我们对与该事件相似的危机事件的媒体报道的思考。在后非典时代,中国媒体和公众对各种社会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在逐渐上升。
 
危机传播逐渐被国人熟悉

事实上,危机事件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学者Rosenthal认为,连环危机事件指的则是那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所连续发生的情况相似、性质相同的危机事件。媒体对危机事件的传播行为被称为危机传播,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
媒体在这种社会危机事件的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03非典以来,国内的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危机传播中的心理学角度的研究,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了。例如,任轶群用实证研究验证了媒体危机传播对公众危机感知的决定性影响。石慧敏指出,在危机事件中,大众媒体如果能准确把握公众心理变化的脉搏,了解公众的特殊心理需求,在报道中积极引导公众正确认知,疏导公众的情绪情感,那么就会减轻危机事件给公众造成的心理创伤。而牛新权、刘京林进一步分析了灾难报道中媒体的心理抚慰功能,提出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可有积极的作为,合理的危机传播将有利于正确的舆论引导,也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支持了石慧敏的观点。
 
国内外危机传播研究
尚有差距

 针对危机传播的研究对于公众的心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未能真正运用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深入、有效地分析媒体的危机传播行为对受众心理的影响。例如孙嘉卿、金盛华和曹慎慎定性地探讨了灾后谣言传播心理,初步提出媒体在破除谣言方面的作用。
    
相应地,国外的研究则更为细致与全面,开展的时间也更为长久。尤其是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以后,许多学者都关注到媒体在这种重大危机事件中的影响作用。Carnagey Anderson采用问卷跟踪的方法,研究了“9·11”事件发生以后,媒体报道对民众攻击性行为的改变及对待暴力的态度变化。Marshall等人发现,“9·11”后民众看电视报道的时间长短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有关,间接地证明媒体报道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虽然国外的研究在传播学的基础上试图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得到了意义重大的结论,但是他们在媒体的危机传播行为对个体心理的具体作用机制上仍然缺乏真正严谨而科学的证据。大部分论述都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出发,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而不是深入个体;而且,这些研究方法大多局限在问卷与量表以及深层访谈的使用上,对危机传播行为的实验模拟更是比较匮乏。此外,危机传播中,受到消极影响的受众如何通过心理调节而恢复相对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心理机制则更少有研究者涉足探讨。
    
因此,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媒体的危机传播。虽有部分结合了心理学的理论,但是缺乏定量证据的支持。最近几十年来,传播心理学异军突起,为传播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维和视角。心理学的纵向追踪研究方法,有利于帮助媒体了解大众心理变化的转折点。这对合理设计与调整现实中危机传播大有裨益。
 
此外,连环危机事件与单一的危机事件有所不同,其心理危害性、社会影响的持久性都有所区别。但是,较少有研究者对此关注。连环危机事件就其时间与数量上的不对称性而言,比较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例如四十多天内连续发生的六起伤害幼儿事件就具有这方面的特点。该事件有明显的短时连续性,并且与一定的社会问题有所关联。这时候,民众基本的心理反映都与对事件信息量的获取程度大有关系。
 
媒体应担负正确引导
大众心理的社会责任

 学者Lazarus认为,情绪源于一系列的认知评价,包括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情绪与信息的认知加工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媒体的传播行为在这期间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2010526,笔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公众对一系列儿童伤害事件的态度和认知。访谈中大多数民众对伤害幼儿事件都抱有遗憾、难过或愤慨的态度,有些家长甚至持有恐慌的心理,且访谈结果显示,这种心理与媒体初期的报道大有关联。
    
媒体初期的报道过分渲染细节,从而加重了民众的消极心理,并且媒体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大众对此类事件的态度。这时候媒体的后续报道会对受众的心理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媒体的传播行为能否帮助这些在连环危机事件中受到心理冲击的受众达到一种积极心理的恢复呢?而这种作用机制具体又会是怎样的呢?以后在发生情况相似、性质相同的连环社会危机事件时,媒体应该在何种程度上考虑民众的心理反应,在不违背传媒道德的前提下进行危机的报道?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全社会包括学者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符合中国社会的危机传播机制,这将能够为现实中的危机管理以及危机传播提供更加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指导。
     
特别是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果媒体不具备这种合理捕捉受众心理并且引导其达到一种积极性的恢复的能力的话,社会的一些消极情绪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而最终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研究连环社会危机事件的传播行为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将极大有利于媒体合理地设计和规划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技巧,最终引导舆论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