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种薯的温床:彝族地区马铃薯高产的生产体系
杨庭硕
《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95期
2011-03-07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不仅是我国马铃薯的保种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区。该州的布拖县和盐源县彝族乡民种植的马铃薯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单位面积产量特高——每亩产量可以超过4000公斤。即使把4公斤的马铃薯折算成1公斤的稻米,其产量也要高出我国南方普遍种植的杂交水稻。然而,这一地区的彝族乡民并没有使用任何特殊的现代科技手段,而是凭借他们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实现了马铃薯的高产。

众所周知,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秘鲁,那里的安第斯高原是古代印加帝国的领地,而马铃薯则是该地的主种作物,后来西班牙殖民者把马铃薯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传到了中国。于是,一些科学研究工作者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凉山州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在某些方面与安第斯山很相近,遂进而推测马铃薯因此较容易获得高产。这样的推论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与凉山州的实情不完全吻合。因为在凉山州还生活着其他好几个民族,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和纳西族,而马铃薯真正高产地只限于彝族地区。为此,我们只能从彝族的耕作体制中才能找到这种不寻常高产现象的答案。

漫步在这里的彝族村寨,你总会碰上一种景象:每户彝族乡民的大门前,都会堆上成堆的厩肥,在强烈的日照下,腾起淡淡的白雾,并散发出臭中带酸的气味。单凭直觉,不少其他民族的成员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人居环境,甚至感到恶心。厩肥为什么不置于牲畜圈中,偏偏要摆在大门口晒太阳?这似乎有损整洁和观瞻。长期驻点观察后,你还会发现,这儿的乡民十分勤劳,每隔几天就要把牲畜圈中积攒的厩肥取出来,及时堆到大门口去。结果牲畜圈比大门口还整洁,这不免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要知道长期在低海拔地区工作的农学家早就警告过我们,有机肥暴露在强烈的日照下,肥分会因为分解而丧失,因而把肥料堆在露天是一种不科学的操作,必须加以纠正。可是,接下来的调查,你会发现这些农学家的推理在这儿并不适用。

在马铃薯即将成熟的季节,如果有兴趣,你不妨做如下一项较为深入的调查,将整株马铃薯连同块根全部挖出来。这时候你会发现更加惊人的景象:一方面,新结的马铃薯不仅个头大,而且数量多,这是在低海拔地区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每一个块根都超过半公斤,少则结七八个,多则可以结十几到二十个。另一方面,作为种子用的整个马铃薯块根,这时还完好无损,仅仅是表皮发黑变粗糙,与新结的马铃薯表面淡黄光洁形成鲜明的反差。彝族乡民往往将这样的种薯用来喂猪。也就是说,尽管种植一季马铃薯需要2000斤种薯,但这些种薯不但不会受损失,还可以生产上万斤的马铃薯,这在农业耕作中也是十分稀罕的事情。
彝族乡民为何用整块马铃薯下种,这同样令人不可思议。更奇妙之处还在于,种薯不是种在土中,而是种在一大堆厩肥上,而且这些厩肥还没有腐烂,厩肥中的草梗形态还清晰可辨。此外,马铃薯的根也长得很奇怪,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向下生长,而是围着厩肥堆蔓延,整个根系入土很浅。如果夸张一点,说他们的马铃薯大部分长在厩肥上,也不算太离谱。

彝族乡民告诉我们,种马铃薯除了要下厩肥外,还要使用灰肥,灰肥可以是煮饭时烧柴产生的草木灰或是植物落叶焚烧而成的灰,但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将干燥的厩肥直接过火焚烧制成灰肥,不了解内情的人们总不免纳闷:既然已经使用了厩肥,干吗还要使用灰肥?向彝族乡民请教,他们会说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为此,要揭示马铃薯高产的秘密还得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解读他们的传统知识和经验。

经过各种渠道的实测,我们才最终认定土温偏低才是厩肥难以降解的关键原因。彝族地区昼夜温差太大,即使在盛夏季节,晚上的气温都可能降到10摄氏度以下。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我们先后在牧场、农田和森林中抽样开掘了大量的探方,在每天正午气温最高时实测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结果发现,在盐源县的羊圈村,即使是土温较高的低海拔农田,距地表30厘米以下的土温都不会超过12摄氏度。而海拔较高的牧场,距地表20厘米以下的土温则低于10摄氏度。常识告诉我们,厩肥的降解需要靠微生物的繁殖和滋生,但微生物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低于18摄氏度,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减缓;低于8摄氏度微生物就可能停止生长和繁殖。与此同时,我们还实测了乡民家牲口圈中的地表温度,结果表明:没有一个牲口圈的地表温度超过15摄氏度。以这些实测数据为依据,我们总算明白了彝族乡民的这种耕作体制,其实是一种极为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的正在于规避气温偏低且不稳定和土温偏低这些关键制约因素。

他们将厩肥置于太阳光下暴晒,一是为了提高温度,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加快厩肥的降解;二是使这些厩肥部分脱水,从而形成酥松可绝热且重量较轻的半干肥,以便于运输。至于乡民将马铃薯种在厩肥堆上,并不完全是为了给马铃薯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更主要是让这些厩肥充当绝热层。当大地刚刚回暖时,土温仍然很低,种薯直接接触土壤很容易被冻伤,种在半干厩肥堆上,厩肥则成了种薯生长的温床。至于下种时另施灰肥,是因为马铃薯生长初期急需磷肥和钾肥,因而早施富含磷钾的灰肥是高产的关键。厩肥的肥力则是等到马铃薯长大后,才缓慢均衡地释放以满足马铃薯后期生长的需要。最后,他们用整个马铃薯做种薯也是事出有因:一方面,在马铃薯刚种下的时候,土温和气温波动都很大,根系还没有长出,吸收水分和养分没有充分的保障,用整个马铃薯做种薯,由于种薯中储存着大量的水分、有机物和养分,可以支持马铃薯的幼芽迅速生长,确保幼苗水肥供应充分;另一方面,整块的马铃薯在海拔高、气压低的条件下含水量很低,不容易被冻伤,有利于抵御倒春寒的侵袭。而且,由于这样的种薯表皮完整没有伤痕,有利于抵御微生物的侵害,因而用整块的马铃薯作种薯堪称最明智的技术抉择。正是由于彝族乡民通过经验积累,形成了这些不同寻常的技术安排,才使得这里的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高得惊人。

(本课题得到美国福特基金环境与发展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各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发掘、传承、推广及利用RLER,项目编号:1075-0877)的资助)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