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社会学思考
刘军奎
作者投稿
2011-04-11

  要: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是高等教育领域极其重要的一套制度与规则体系。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对社会产生了公平和效率双重缺失的示范性后果,其功利化、世俗化导向对整个教育生态同样起着消解与破坏作用。职称评审制度所担负的使命和发挥的功能都决定着其合理化设置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决定性。以此而论,当前高校职称评审陷入的结构性困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关键词:高校  职称评审制度  反思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极其重要的一套制度与规则体系,其无论从设置的各类等级和申评条件与标准等方面,还是从组织实施的整个程序来看,都应该与特定时期文化教育体制的目标诉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一致。遗憾的是,我国当前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并非如此。随着社会进一步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职称工作事实上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职称制度,不仅理应成为学术知识界关注的焦点,一定程度上甚至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舆论介入。

 

一、当前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引发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也一直进行着相应的配套改革。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及诸多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职称评审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高等教育内涵的提升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首先,当前职称评审引发的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正在破坏着整个教育生态。由于职称评审方面的压力,高校教师迫于无奈进行学术造假和成果剽窃早已不是新闻。长期以来,为了发表更多的专业论文、为了争取在高级别的专业期刊发表科研成果,理工科类教师不惜编造数据和实验结果,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则对有意无意的抄袭和弄虚作假早已习以为常。这种普遍违规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与惩处机制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生态,甚而使得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景充满质疑。

其次,当前职称评审正在使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化、世俗化。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谋取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由于现行职称等级与教师的奖金、津贴及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多年来,在市场化和商品意识逐步深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职称评审也日益功利化、世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学术活动的目标直接指向了物质利益的获取,而将知识创新和科学求知的学术使命抛于脑后。这种普遍行动的后果便是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无法提升。相反,大量的重复性、低水平学术成果却日益增多,被社会各界贬称为学术垃圾。

再次,当前职称评审对社会产生了公平和效率双重缺失的示范性后果。在高校现行职称评审体制下,评上高一级职称可在短时间内被聘用,兑现作为目标的实际利益。凡事有了利益,必然会存在对其分配的公平与否的问题。有学者指出:“职称评定表面上会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这仅仅是形式而已,实质上是教育行政部门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或者说教育的行政权力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就会产生寻租和腐败。”[1]据有关报道,中国教育领域的腐败案件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上来看,近年来均呈现扩大趋势,其对社会产生的示范性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为了追逐职称效率背后的现实利益,很多教师可以说为职称耗尽心力,以致使教师成为最受职称之“累”的职业。每年一度的职称“运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对教师们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把他们折磨得疲惫不堪。不仅如此,还造成了社会的攀比,不正之风也随之兴起。[2]职称评审甚至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论文代理”产业:以明码标价的方式在级别不等的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这种貌似为职称评审制度“推波助澜”的市场运作,不仅折射出当前职称评审公平和效率皆失的现状,也使整个学术教育生态陷于混乱。

最后,当前职称评审已经使高等教育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本来使命。在高等教育工作中,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具有良好品德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吊诡的是,在现行职称评审的规范与科研评价机制的双重导引下,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以所谓的“科研”为中心,而非以教学为中心。更为致命的是,这种情形已经造成了“人人皆知有害但又趋而追逐”的结构性困局。换句话说,在教育场域为职称而动的整体行动逻辑下,所有包括素质教育、养成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内的改革理念都将遇到很大的阻力,进而最终使高等教育难以承担起应有的使命。

 

二、职称评审: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思考与分析

任何规则与制度背后都存在对价值物和稀缺资源占据与支配的事实。高校职称评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置,只有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其展开分析,才有可能认清并理解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形形色色的职称行动。

(一)理性选择理论视野中的职称评审

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其核心是关于“经济人”的假设,即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趋利避害的,尽可能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来获得最大化的效用。其代表人物科尔曼说到:“理性行动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3]因此,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观察视角,任何行动背后都隐含着对现实利益的追逐指向,高校职称评审尽管问题丛生却丝毫不影响教师们趋之若鹜参与其中,其核心意涵正在于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职称评审可能带来的现实利益还具有叠加性、多元而丰富的特点。也就是说,一旦更高一级的职称评审通过,当事人除了以工资、津贴增长的方式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报偿以外,还可以同时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荣誉甚至某种权力等一系列的好处。

建立在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这一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理论可以说明,职称评审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不和谐现象具有必然性。寻求问题解决的关注点应该在于对制度本身的检讨,而非是对行动者的道德批判。当然,这么说并非要否定保持道义性批判以至法律惩处的监控作用。

(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职称评审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瑞(G. C. Loury)提出,后经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阐发逐渐成为解释力极强的一个社会学理论视角。布迪厄的研究专家高宣扬教授对社会资本的概括是:“所谓社会资本,是借助于所占有的持续性社会关系网而把握的社会资源或财富。”[4]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来看,高校教师在一种业已稳定的制度化设置中之所以会全身心投入到职称评审的角逐中,甚至为了评审成功表现出不顾一切的架势,其实质就在于一个异常清晰的认定:拥有更高一级的职称就会拥有更加可观的社会资本。

社会生活的现实不断给人们强化这样的认识: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更高的威望、更多的选择性、更强的支配性。实际上,在布迪厄有关资本的论述中,他还同时提到了另外两种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可以立即并且直接转换为金钱,它是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则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于社会资本会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5]。由此而言,在社会资本的理论视域中,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一个切入口或许就在于弱化其社会资本积累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剥离附加在职称上面的一系列累积性资本要素,教师对待职称评审的态度才可能真正回归理性、回归正常。

(三)职称评审的结构性流弊

随着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表现出的依赖性不断加强,人类的认识越来越集中于对教育功能和意义的明晰化。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作为教育重要功能发挥之一的知识生产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有学者所说:“随着科学从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迈进,知识生产已从一项个人活动变成了高度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活动。”[6]职称评审催生的论文和科研生产或许就是这种制度化实践的真切表现。

正常情况下,职称评审应该通过价值导向发挥激励功能、甄别筛选功能。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当前高校职称评审被深深异化了,职称评审成了物质利益追逐的战场,成了头衔桂冠获取的符号竞技场,唯独没有成为一个真理探讨、知识更新的学术竞赛场。

如前所述,不管怎样理解怎样解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职称评审陷入了“人人皆知有害但又趋而追逐”的结构性困局却是事实。这种结构性的流弊早已使教师和学生深受影响:老师因面临职称压力进行“为学术而学术”的科研活动时,学生早已远离老师工作的中心。于是,以课堂为基本途径的知识教育渐趋贫乏,以言传身教为基本途径的道德和养成教育更是难以兑现,如此,学校中充满了失序、紧张、甚至暴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消极颓废及对自身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这些都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而必然的现象。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体制承担着社会公平的功能,但实际上却变成了集体失望和潜在的社会排斥的永久之源。”[7]

 

三、职称评审的反思与前景探析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体制机制在这场转型中能否顺利实现“华丽转身”,这不仅是对教育当权者的魄力和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位知识分子学术操守和自主性的考验。学术道德的丧失,学术规范的缺失与量化的职称评审制度和学术评价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经是普遍的社会共识。职称评审关乎教育生态、学术生态,教育生态和学术生态关乎教育的质量和前景。以社会学的专业想象力,我们必须得意识到,不仅数以亿计的个体命运与职称评审制度转型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而且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基本途径也系于此。因而,我们应有足够胆量和理由对高校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深刻反思。

有人说,社会是根据身份来分配各种利益的,职称是社会身份的主要标准,在这一点没有改变之前,职称就不可能取消。我们或许必须要认同这样的见解,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笔者以为,职称评审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评价。其有效的制度设置必须要解答三个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何为?

谁来评价需要解答的是职称评审过程中民主与参与的问题,这是保证公平和效率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有学者认为需要以同行评议制度(学术共同体评价)结合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制度来应对,[8]但无论同行评议还是匿名审稿,都无法绕过这一直接影响职称评审的合法性的问题。一旦缺乏合法性,则整个制度设计就会失去基础,也必然会影响到后续两个环节。

如何评价需要解决的是评审操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问题,其往往涉及的是评审程序制定、依据的标准以及执行与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它保证的是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很好地解决了谁来评价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评价的第二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也才会为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评价何为需要解答的是职称评审服务于怎样的教育目标的问题。一方面,它指向人类对于真理、价值、知识以及智慧的认可与尊重,即对学术人和知识分子的承认;另一方面,它也必然带有强烈的政策导向,即发挥着明显的社会引导与塑造功能。

总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高校学术评价和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项核心制度。无论是于个人,还是于国家、于民族,这项制度安排所担负的使命都决定了其合理化设置的紧迫性、重要性甚至决定性。尽管现行制度已经陷入了众所周知的“结构性困局”,但只要教育行政部门具有足够的魄力,沿着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何为的递进逻辑进行彻底改革,让这项关乎资源配置和身份认定的教育制度获得真正的合法性和正确的价值指向,则民众对其改革的前景完全可以保持乐观。

 

参考文献:

[1] 黄冲.职称已成中国之“累”[J] 观察与思考,2009(11)44.

[2] 赵永乐 王慧.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 南京社会科学,20074):124.

[3]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0.

[4] 高宣扬. 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78.

[5]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2.

[6] 邓正来.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7.

[7] 毕向阳.转型时代社会学的责任与使命[J].社会20054:187.

[8] 袁同成 .“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1:27.

 

原载:《前沿》2011年第5期。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