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机的“文化”VS机械的“文明”
范可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1月25号(第159期)
2011-05-06

 

“文化”所表现的是具体的社会与社区各自有着自己的理念和生活样貌;“文明”则是靠某种外部的强制力纠合起来的。所以,“文化” 是有机的,而“文明”是机械的。汤因比因此认为希腊是一种“文化”,而罗马则是一种“文明”。

 

人类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是“文化”。英文中文化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培育”。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不胜枚举,反映了学者对人类活动的不同理解和评断标准。通常,文化是指人类普遍具有的进行分类、整理以及沟通的象征能力。

 

文化具有习得性

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界定。在他看来,文化作为人们行为和思想的系统,可以被科学地研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能力和行为。”这段话最重要之处在于强调“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能力和行为”。在泰勒的定义里,文化必须通过学习,而不是通过本能获得的。“濡化”就是指人们在孩提时期习得自身文化的过程。文化通过习得得以传承,而习得的过程则是个人因为浸润于特定的文化之中而为之所“化”的过程。这就是文化这个词最初所包含的意思。

 

文化虽然有其拉丁文起源,但在英语世界里,“文化”却是从德语引进的。一般认为,泰勒和英格兰学者阿诺德(Mathew Arnold)最早把“文化”介绍到英语世界。然而,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文化的概念在洛克(John Locke)的《人类理解论》中已经有了基础,而启蒙时代的学者图各特(A. R. Jacques Turgot)则已对之有了清晰表述。据说,泰勒曾受到来自德语思想界的影响;而阿诺德则对文化的理解与德语中文化的含义并无不同,其意类似于“教养”,指的是内在的东西,所以有无文化可以体现在对美的欣赏方面,如音乐、美术等等。在文化概念流行之前,英语和法语里的相应概念是“文明”。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有所交叉,但它们的意指在历史上曾有过很大的不同。

 

文明成为定义进步的谱系

18世纪开始,“文明”成为欧洲思想界的常用语汇。其时,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文化与社会状况已经广泛地为欧洲人所知,人们往往把这些状况与欧洲文献中有关人类早期情形的记载和猜测联系起来。这样,就渐渐产生了一种较为明晰的发展观念,相信“进步”是人类历史过程的主轴。既然把人类历史理解成一种线性发展,那么,自然就需要解释“进步”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于是,“文明”遂成为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当时的思想家用它来定义进步的谱系。“文明”不仅在“进步”话语里成为标志人类社会线性发展的顶点,而且长期以来也一直是欧洲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分水岭;“文明”也因此成了与文化对比的隐喻。

如果接受社会人文学界把国家的形成、城市和金属冶炼的出现,以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史开端的标志,那么,这种对比的隐喻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样古老。与文明观念长期并存的一些字,如“野蛮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被用来描绘那些“口齿不清”、说不同语言的非城邦居民。而“蒙昧人”则来自拉丁文syla,指代生活于草木丛中者。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多用“蒙昧人”指称那些航海西行所遇到的异族,以同他们在骑马东行中所遇到的异族,即“野蛮人”有所区别。由此,可以窥及当时欧洲人心目中某种关于人类划分的层级观念。到了18世纪中叶,“欧洲”渐渐取代了“基督教世界”,成为西方认同的笼统代名词,“文明”也就渐与原先的意义有所不同,成了组合某种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它与西方认同熔铸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发展系列的顶点。

 

国家对抗的隐喻

在西方的语言传统里,“文明”最初只是作为一个法律术语而存在,指的是刑事案件转为民法程序的过程。但这个术语的其他形式,则长期以来在西方历史上用来表达欧洲和非欧洲人在社会生活样式上的对照、反差或矛盾。由于古希腊多为城邦国家,因此,西方语言里的“文明”一词在字源上又有“城市”和“市民身份”的含义。这样,非文明自然是穴居野处的野蛮与蒙昧了。

所以,在欧洲近代历史出现的“进步”话语里,“文明”与“野蛮”、“蒙昧”实质上是互为参照或对立而存在的。“文明”所代表的是人类在物质和科学技术上的高度成就,因此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外在的东西。这一词语之所以在当年英法思想界和政界广泛使用,与这两个国家当时所处的世界霸权地位分不开。文明所代表的成就被认为具有普遍的意义,世界上所有人类社会必将沿着这条路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与文明话语相伴而行的思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鼓吹弱肉强食的理论,激起当时正在酝酿国家统一的德意志思想界的不满。而“文化”正是德意志浪漫主义运动用来与启蒙运动后产生的英法霸权性的“文明”相对抗的概念。文化强调不同的人类群体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因为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不同的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这是德意志思想家赫尔德的基本观点。

赫尔德是把文化概念引入现代话语的第一人,而他是从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的话语里获得养分。西塞罗在他的演讲里修辞性地用农业种植来比喻人的精神发育,于是,文化在西文里就意味着驯化、培养、教养,是人在精神上进步和完善的建构过程。换言之,对英国人和法国人而言,他们可以在不考虑个人精神内涵的前提下宣称他们是文明的人;然而在德国人的眼里,每个人都必须通过教育和精神发展的过程来进入“文化状态”。因此,在德意志的文化思想里,可以感知的群体生活方式及其形貌实质上是内在精神领域的外化。

 

以“内”、“外”定位文化与文明

关心文化概念的德语背景乃在于提请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人类有许多不同的、富有特色的群体,造成这种不同与差异,并不是人本身的生物性因素,而是文化。有些文化在历史上发展出了城市、国家政权、文字、金属冶炼,社会构成复杂,但也有许多文化没有发展出这些成就。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与人类的生物性本质无关,而是受到地理环境,包括动植物生态等许多条件的影响所致。由于这些限制,使人类得以在一些地理区域较早发展出了动植物驯化,较早从食物拾取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从而带动了整体发展速率。我们可以用文明指涉那些发展出国家政权、城市、文字的社会或者文化,用文化来指具体人类群体或者社会。当用文化指代具体的人类社会时,常常把文化实体化,但它所指的依然是构成社会的人们生活的基本规范、价值及其显现的一切。所以,文明与文化有所重叠,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前后相继的逻辑联系。以内外之分来定位文化与文明无疑是合理的。英国史家汤因比就主张,“文化”所表现的是具体的社会与社区各自有着自己的理念和生活样貌;“文明”则是靠某种外部的强制力纠合起来的。所以,“文化”是有机的,而“文明”是机械的。他因此认为希腊是一种“文化”,而罗马则是一种“文明”。这种说法并非毫无商榷之处,但基本上符合两个术语的语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