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闲散是最坏的一种品质——洛克教育思想中劳动的意义
王楠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12号(第173期)
2011-05-20

   

在通行的观点看来,约翰·洛克要将绅士的孩子培养成劳动者,似乎是一种奇谈怪论。“不劳而获的占有式个体、从事剥削的地主阶级”怎么可能成为劳动者呢?但只要好好读读《教育思议》(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就能看到里面清清楚楚地写道:

闲散的性情,一种无精打采的漠不关心,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关注,甚至对他自己的正事也漫不经心,这是幼童身上最坏的一种品质。

闲散度日、无所用心,是必须根除的恶质。对于绅士阶层中流行的以消遣消磨时间,整日以打牌赌博、饮酒作乐为生活基本内容的习气,洛克更是深恶痛绝。因为这些“成为时尚的普遍的、无益和危险的消遣”只能培养游惰的品质,在他看来:

一种懒散的、无所事事的脾性,每天像做梦般地打发日子,这种习气绝不能在年轻人中间纵容和允许。这正是一个生病和不健康的人的状态。不管年龄如何,地位多高,任何人都不能这样。

 

劳动限制欲望无限扩张

虽然洛克没有将勤劳列入绅士的“四德”,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是人们应当具有的更为基本的品质。在讨论“四德”之前的第123130节中,洛克已经说明要根除懒惰、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在绅士孩子所主要从事的学习之外,洛克还主张他们应当学一两门手艺,以作为脑力劳动之余的休息,避免养成消遣度日的恶习。

在洛克的思想中,劳动具有根本性的地位。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和塑造孩子的习惯和禀性,以克服人的主观抽象性的恶性膨胀。在他看来,劳动同样是遏制人的主观抽象性、培养品质的基本途径。而勤劳就是乐于劳动,因此是人应当具有的最为重要的品质。

《教育思议》中讨论“玩具”的一节,清楚表明了洛克对劳动的理解。洛克认为孩子应该有玩具,但他强调,“这些玩具不可由购买得来”,因为“这可以避免给孩子买得太多,那只会使孩子的心智见异思迁、贪多务得”。如前所述,主观抽象性的特点在于,欲望越容易得到满足,就越容易在心智中不断滋生,从而陷入无规定的抽象状态:“他们的心智总是不安宁,总是想要伸张自己,去追求更多的东西,虽然连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也总是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据此,绅士越是有足够的钱财来满足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就越容易让孩子陷入这种危险当中,所以一定要及早培养孩子克制自身欲望的习惯。但除此之外,对这种疾病的另一种治疗手段就是劳动。“他们的玩具应该自己去造,或至少也该让自己努力试着去造。”通过劳动制造产品来满足欲望,延缓了欲望的满足和膨胀,将人的注意力集中于生产活动,使人摆脱抽象的主观想象。在不断劳动的过程中,心智的禀性也能够得到相应塑造,使人“习惯于用自己的努力,自己去寻求想要的东西;他们由此能够学得欲望适度、专注、勤劳、好思、设计和节俭等诸种品质”。

同时,通过支配他人和财富来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己意志的毛病,也可以通过劳动得到遏制。运用自己的能力作用于外部材料、使之转化为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过程,使孩子明白,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力更生,不能总想着依赖他人。“一味空等,妄想天上掉下馅饼,那就不能让他们得到这些东西。”

 

通过劳动摆脱虚幻

在前面的讨论中,洛克一直强调,人的心智陷入抽象的无规定性,主要表现为欲望和意志的无限扩张。但心智的抽象的无规定性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表现,与膨胀和扩张不同但本质类似的是,思维、欲望和意志飘忽不定,没有稳定的对象来充实,同样是一种主观抽象的恶症。闲散和游惰之人正是如此。洛克认为,与放纵不羁的年轻人相比,这种孩子的情况更为糟糕。前者只是需要培养起好的品质,使他们的力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运用。但后者的力则根本未得到运用,消散于漫无边际的主观想象之中。这样的年轻人整日“无精打采,想入非非”,沉溺于白日梦,毫无生机活力,什么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毫无用处。要克服这种倾向,同样需要借助现实的实践和行动,使人从虚幻的世界中摆脱出来。因此,必须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

对大多数人而言,欲望或兴趣足以激起他们的行动,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但闲散的孩子“缺乏行动的两大动力:期盼和欲望”。与任性和贪婪的孩子相反,闲散的孩子的主观抽象性不是膨胀起来,而是呈弥散状态地散失掉了。他们不是想要太多而是什么都不想要。所以,要对此进行治疗,需要运用对待任性孩子相反的方法,即调动他们的欲望和意志。洛克指出,如果发现孩子有闲散的迹象,就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举动,看是否总有些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趣,然后从这一点入手,设法让他的欲望变得更为广泛和强烈,使他积极行动起来,进而养成勤劳的习惯。洛克直言不讳地指出,“没有欲望就没有勤劳”。对于实在缺乏行动欲望的孩子,有必要像对待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一样,通过强制劳动的方式,让他养成勤劳的习惯。虽然绅士要承担的主要是脑力工作,孩子的主要劳动也是运用心智来学习,但是对于闲散的孩子,需要通过体力劳动来培养他们的勤劳习惯,因为脑力劳动是一种“看不见的注意,没人能说他是否偷懒了”。实际上,在洛克的眼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没有贵贱之分,通过劳动满足身心的各种需要,保存自己,是人类自然的生活方式。

 

劳动缓解欲望的焦虑

洛克对人性持有的基本观点,表明了他对身处此世中的人的看法。进入世界的白板之人,身心两方面都一无所有,他们处于“此世这种不完善的状态中,既然为千万种需要和欲望所侵袭”,所以“充满了各种不安”。起于“现在的不安”的欲望,驱使着人们去行动,“无数的自然的需要和养成的习惯,便不断地供给一些不安,来轮流着决定我们的意志”,人力求获得现实的对象来满足自身,消解不安。因此,人的“心智有如受火烧燎,求取无休却永不满足”,想要通过占有对象、支配他人来克服这种不安是不可能的,因为欲望永无止境。 “从未有任何人能在此生达到自我满足的境地,人只是被打发去追求遥远未来的好事,他气喘吁吁、愈发空虚。”

但是,洛克对人性和此世,绝不是只持有如此悲观阴郁的看法。他并不像霍布斯那样,认为此世的人要获得和平,必须依靠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利维坦。相反,通向安宁的道路,不在于欲望的兴起和满足,而在于每日的劳动和实践。此世之人的处境,正如《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所下的判决那样:

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生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生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没有劳作也没有痛苦的乐园已经失去了,人“在这种有朽的生命中体验到劳作、焦虑和脆弱”。但正是通过这劳动的过程,欲望的焦虑得以缓解,漂泊的心灵得以安定,身心获得了稳定的禀性,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产品。虽然远不及乐园中的永生,在这种有朽的辛劳的生命中,人体会到了存在的幸福:

尽管我们现在有着短暂的生命,其中有着许多脆弱和日常的苦难,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生命很有价值,这足以表明活着比不存在要好。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